金银突发崩盘!华尔街拉响“流动性危机”警报

隔夜全球贵金属市场遭遇一场猛烈风暴。现货黄金价格一度暴跌6.3%,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现货白银一度下跌8.7%,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钯金和铂金也纷纷跳水,内盘沪金、沪银主力合约日内均大跌超4%。

一场毫无征兆的贵金属暴跌,揭开了市场深层的裂痕与恐惧。

隔夜全球贵金属市场遭遇一场猛烈风暴。现货黄金价格一度暴跌6.3%,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现货白银一度下跌8.7%,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钯金和铂金也纷纷跳水,内盘沪金、沪银主力合约日内均大跌超4%。

这场突如其来的抛售发生在黄金刚刚创下每盎司4380美元历史新高的第二天,让投资者措手不及。截至发稿,金银价格跌幅虽有所收窄,但市场的紧张情绪仍未消散。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场暴跌背后,可能是更深层次流动性危机的第一声预警。

而与贵金属暴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股道指在通用汽车和可口可乐等公司强劲业绩推动下上涨逾200点,标普500指数被推至距离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这种分化格局让不少人联想到2020年3月的市场场景。

多重因素共振下的风暴。

这次金银价格暴跌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技术面上,黄金相对强弱指数(RSI)已深度进入超买区域,市场早已积累了大量获利盘。投机性多头头寸可能已大幅累积,使金银更容易遭遇回调。

基本面上,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预期削弱了贵金属的避险需求。

投资者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可能缓解,这减少了作为安全资产的黄金的吸引力。与此同时,美元走强也使贵金属对大多数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美元指数近期的反弹给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带来了额外压力。

市场结构上,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持仓数据缺失。交易员无法获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每周发布的持仓报告,缺乏这一数据,投机者可能更容易建立异常庞大的单向头寸。

实际上,本周二是数周以来首日没有来自印度的显著现货需求。

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关键买家群体缺席也引人注目。现货需求的缺失,使市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稳定器。

另一个解释,流动性危机。

美国达拉斯联储前经济顾问布斯认为,系统性“流动性危机”已经开始,而黄金抛售则是这一危机的“重大信号”。她警告称,这一事态发展将迫使美联储放弃抗击通胀的努力,不是因为它已经取得了胜利,而是因为金融体系本身正在崩溃。

“看起来金融系统显然正在耗尽足够的流动性。美联储将被迫靠边站。” 布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所指的正是美联储正在实施的“量化紧缩”(QT)政策,该计划通过让每月高达950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从其资产负债表中到期,减少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布斯将当前情况与2020年3月的严重市场混乱相提并论:

“我认为我们正在目睹2020年3月情况的重演。在这样的环境下,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或需要快速筹集现金的投资者往往被迫清算其盈利能力最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布斯警告的核心针对私人信贷市场,该领域已爆炸性增长至逾1.7万亿美元,且与传统银行业相比监管较少。

她认为,在利率接近于零的时代,宽松的承保标准持续存在,这是危机蔓延的重大风险。这一判断与国际监管层的担忧不谋而合。

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周二警告称,美国私人信贷市场近期的动荡事件,令人联想到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根据纽约联储的最新数据,美国家庭债务达到创纪录的18.4万亿美元,信用卡和汽车贷款拖欠率稳步上升。

花旗看空,瑞银乐观。

面对暴跌,华尔街机构观点出现明显分歧。

花旗银行预计,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及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可能推动黄金价格在未来3周内进入震荡整理阶段。花旗已转向短期内看跌黄金价格,设定1-3个月目标价为4000美元/盎司。

瑞银对黄金仍持乐观态度,但也承认盘整阶段可能需要时间才能稳定下来。由于现货和官方需求都缺乏粘性,瑞银认为黄金短期内更加脆弱。

瑞银还发现,黄金期货转现货(EFP)全天承压,表明期货主导抛售。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何抛售如此剧烈——期货市场的杠杆交易往往放大价格波动。

彭博策略师Tatiana Darie表示,目前ETF的黄金持有量绝对值尚未达到过去峰值,涨势往往会持续更长时间。但历史数据显示上涨动能最终会消退,多数情况下买盘会转变为卖盘。

结语。

本次金银暴跌本质上是市场对过度乐观预期的修正,而非基本面恶化。

在美元信用体系重构、全球储备资产多元化的背景下,黄金的配置价值依然显著。保持战略定力,重点关注11月FOMC会议对缩表政策的表述变化。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