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在产品销售及业绩大增的背景下,近期风电装备企业大金重工向联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得益于欧洲风电装机量持续上升,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营业收入创成立以来历史新高。得益于汇兑收入为公司带来的巨额利润,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50%。
为了进一步拓展欧洲业务,此次IPO大金重工计划募资在欧洲建设欧洲总装基地,若能成功上市募资,大金重工在欧洲收入或将进一步提升。
1、风电大爆发,汇兑收益增厚公司利润
招股书显示,大金重工成立于2003年,成立之初公司便将业务聚焦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2007年大金重工成功交付了第一个风电陆塔项目,经过多年发展大金重工2010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风电塔桩上市公司。
2020年,大金重工在德国设立子公司,正式开启全球化。此后在“双碳”政策及地缘政治影响下,全球风电装机逐年攀升。
弗若斯特沙利文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从95.3GW增长至117.0GW,年复合增长率为5.3%。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将达到196.7GW,年复合增长率达9%。
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4年至2030年,大金重工重点发力的海上风电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28.9%。
从收入来看,大金重工主要收入来源于风电装备产品。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电装备产品收入为26.86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94.54%。
据悉,大金重工风电装备产品主要包含单桩、塔筒、导管架等各类产品。在行业快速增长带动下,公司单桩、塔筒等订单量快速上升。半年报显示,目前大金重工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总金额超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
在订单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大金重工业绩也在增长。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实现营业收入28.41亿元,同比增长109.48%,实现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增长214.32%。同期,大金重工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
大金重工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产品毛利率上升,另一方面得益于汇兑收入大幅上升。
相较于国内,海外产品毛利率更高。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为78.95%,2024年同期则为55.92%。得益于海外收入的持续上升,大金重工产品毛利率也在上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电装备产品毛利率为25.53%,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近3%。
此外汇兑收益也是公司利润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大金重工海外业务主要以欧洲市场为主。2025年至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持续上行,公司结算的欧元兑人民币带来的收益也持续上升。
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仅汇兑损益带来的利润便达1.3亿元,此外公司利息收入较2024年同期有所上涨。
在此带动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为其带来1.54亿元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超1.7亿元。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大金重工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汇兑收益近1.3亿元,但汇率波动性较大,鉴于公司海外业务占比极高,在日常业务开展中,公司如何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截至发稿,未获得大金重工回应。
2、浮盈超7300万元,总经理持股浮盈超数十年工资
由于业绩表现较为出色,大金重工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2021年7月大金重工股价只有不到8元/股,到2021年11月,公司股价涨至50元/股以上。
此后几年,由于投资者偏好的转变,公司股价一度跌至17元/股左右,但得益于公司业绩爆发,2025年公司股价再度大涨,截至10月21日,公司股价报收46.80元/股。
作为公司实控人,公司董事长金鑫也充分受益。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鑫直接持有774.6万股,此外金鑫还通过其100%控股的阜新金胤能源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胤能源”)持有大金重工2.483亿股。按公司现有股价计算,金鑫持股市值近120亿元。
除金鑫外,大金重工不少高管也挣得盆满钵满,以公司总经理孙晓乐为例,截至2025年6月30日,孙晓乐持有大金重工136万股,按公司股价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超6000万元。
孙晓乐持有的股权主要来源于增持和股权激励,Wind数据显示,2016年其耗资1088.64万元增持公司141.75万股。
此外,2017年大金重工以2.45元/股价格向37名员工授予1320万股,作为公司总经理孙晓乐获得100万股,由于三期解锁条件全部达成,孙晓乐的100万股全部拿到。2019年,孙晓乐持股数上升至241.73万股。
2021年公司股价大涨后,总经理孙晓乐开始着手减持。Wind数据显示,2021年孙晓乐累计减持金额约为798万元,2023年其再度减持套现2063.87万元。算上现在持有的股权价值,其投入的1300多万元,累计浮盈超75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2024年孙晓乐工资达到151.21万元,其余年份其薪酬仅为数十万元。2017年以前,其年薪甚至只有30万元。
这也意味着,孙晓乐在股权上获取的利润是其2024年薪的数十倍,更是其2017年年薪的230倍。
公司其他高管也是如此,2017年低价获得股权激励的高管在2021年均在减持。如公司原董事、财务总监赵月强、原董事蒋伟、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陈睿三人在2021年至2023年累计减持套现数千万元。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大金重工了解,在公司仍在高速发展的背景下,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一众高管均在大规模减持,减持原因为何?是否认为公司股权有所高估?未来,公司是否还会进行股权激励?截至发稿,未获得大金重工回应。
3、在建工程仍需超90亿元,公司借款拓展业务
由于盈利能力极为理想,大金重工经营性现金流较为强劲。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经营性现金流流入金额分别为1.12亿元、8.09亿元、10.83亿元、2.38亿元。
大金重工取得的经营性现金,除部分用于投资扩产及偿还债务外,大部分资金都通过货币资金的形式留存。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多达33.41亿元。
大金重工货币资金大部分是以美元、欧元等外币存款为主。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美元及欧元存款分别为1.62亿美元、1.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分别为11.62亿元人民币、10.36亿元人民币。
得益于较多的现金储备,过去几年大金重工有息负债并不多。如2020年、2021年及2023年公司没有任何长期负债,仅有数亿元短期负债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
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开始加大对外借款力度。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增长期借款超10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各项有息负债超13亿元,而2024年同期公司有息负债还不到1亿元。
直观来看,大金重工大规模对外借款或与公司大规模对外扩张有很大关系。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金重工正在建设的项目多达14个,预计投入资金达102.48亿元。
截至目前,除部分投入资金较少的项目完成度较高外,其余项目仍在建设初期。如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的大金重工曹妃甸风电母港项目一期,目前累计投入金额仅2.35亿元,占公司预算比例仅为9.4%。
此外,投资10.35亿元建设的唐山丰南25万千瓦风电项目目前仅投资200多万元,投资进度仅0.23%。截至目前,不考虑新增项目的情形下,公司仍需超90亿元才能完成所有的项目建设。
从大金重工正在建设的工程来看,除风电装备外,公司还计划拓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此外公司还计划进入造船行业。
8月27日,大金重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与韩国某航运公司签署了价值3亿元的造船合同,该船舶将于2027年完成交付,该船主要用于海上风电运输。
新能源发电方面,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新能源发电已经为其带来了1.25亿元收入。随着后续公司风电项目逐步建设完成,公司新能源发电收入大概率进一步增长。
但不管是船舶制造也好,还是新能源发电也罢,都是重资产且低毛利率行业。国内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中国船舶扣非后利润长期亏损。
新能源发电行业也是如此,建设1GW光伏发电及陆上风力发电所需资金巨大,普遍都在20亿元以上,且建成后扣除融资成本普遍投资回报率约为3%左右。
因此,同时进入造船、新能源光伏两大重资产行业,初期所需要投资的资金无疑巨大,从大金重工在建工程的投资预算来看也是如此。
为了完成项目建设,可以预见的是,后期大金重工将会频繁对外融资,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公司资产负债率或将进一步上升。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大金重工了解,从业务布局来看,公司正在同时进入造船及新能源发电领域,该两行业投资金额大、回报率低,公司为何会进入造船及新能源发电行业?
从在建工程预算投入来看,若想完成全部14个在建项目,仍要投入超90亿元,公司该如何筹措该部分资金?若目前在建项目全部完工,将为公司新增多少营业收入及利润?截至发稿,未获得大金重工回应。
对于大金重工而言,得益于海上风电装机量快速上升,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大爆发。在此背景下,公司计划投资超100亿元拓展造船及新能源发电项目,但筹措该笔资金将是大金重工管理层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如此大手笔布局新能源产业链,能否让大金重工进一步发展壮大,「创业最前线」将持续保持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大金重工官网,其余未署名图片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