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三大应用环节及国内厂商梳理

量子科技:三大应用环节及国内厂商梳理

前言:10月23日,谷歌宣布在Willow芯片上首次实现了可验证的量子算法,论文已登上《自然》期刊;该算法名为量子回声,运行速度比全球最好的超级计算机快1.3万倍。

一. 量子科技概览

量子科技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前沿学科,通过操控微观粒子的量子特性(如叠加、纠缠、隧穿),实现信息处理、通信和测量。

其冲破了传统经典物理局限,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全新路径,应用领域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

image.png

二. 量子计算

(1)原理: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实现并行计算。

(2)优势:与二进制比特(非0即1)不同,量子比特可同时处于0和1叠加态,n个量子比特可同时处理2ⁿ种状态,实现算力的指数级飞跃。

(3)技术路线:超导(IBM、谷歌)、离子阱(IonQ、Honeywell)、光量子(中国科大)。

(4)产业进展:未来应用领域包括密码破译、药物研发、金融建模、机器学习、材料优化、气象预报等。

(5)海外头部:IBM、谷歌、D-Wave、PsiQuantum。

(6)国内头部:中国科大(祖冲之三号/九章三号)、本源量子(本源悟空)、启科量子(光量子芯片)。

三. 量子通信

(1)原理:基于量子纠缠及不可克隆定理,利用量子态(如光子偏振、电子自旋)作为载体,实现信息加密与传输。

(2)优势:可实现理论绝对安全通信(任何窃听行为都会破坏量子态,从而被通信方检测到)。

(3)产业进展:技术相对成熟,包括量子密钥分发(QKD)、抗量子密码(PQC),用于国防、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

(4)海外厂商:IonQ、ID Quantique、NICT、MagiQ。

(5)国内厂商:中国科大、国盾量子(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及量子计算)、神州量子、吉大正元(量子密钥产品)、格尔软件(后量子密码产品)、神州信息(量子通信干线建设)。

四. 量子测量

(1)原理:利用量子态对外部环境的极端敏感性,实现对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如时间、磁场、重力、加速度)。

(2)分类:量子传感、量子计量、量子成像。

(3)产业进展:应用包括医疗检测(早期诊断)、资源勘探、电网监测。

(4)海外厂商:AOSense、SandboxAQ、东芝。

(5)国内厂商:国仪量子(科大国创参股)、国测量子。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