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力新能5.04亿港元配股募资正式完成交割。本次配售由承购人以10.98港元/股的价格认购,相较于10月24日交割当日收盘价高出23.37%,交割完成不仅意味着资金到位,更代表专业机构对公司长期价值增长潜力的高度肯定。
这笔资金,70%加速锂离子动力电池新产能建设、20%支持固态电池中试线和前沿技术研发、10%补充运营资金,清晰配比,精准回应了市场对公司发展的核心关切。作为今年新能源电池行业内较快启动再融资的企业之一,其举措凸显了在强劲订单需求推动下的产能加速扩张的迫切性。这既是业务高速增长、订单饱和下的必然选择,更是既为解“近渴”、亦为谋“远略”的战略进击。
一、业务高增长,订单驱动产能建设加速
正力新能的募资扩产,根植于强劲的业务基本面与持续新增的订单需求。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1.72亿元,同比激增71.9%;净利润2.2亿元,净利润率提升至6.9%,毛利率更是提升至17.9%,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均行业排名前列。一般而言,上半年是新能源汽车销售淡季,这意味着正力新能下半年市场表现更加值得期待。
优质业绩表现的核心动力,是客户矩阵的全面升级与订单体量的快速扩大。
公司的动力电池产品凭借航空级标准、车规级应用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其世界级车企客户不断壮大。目前,公司已构建覆盖央国企、合资车企与新势力的客户结构,包括零跑汽车、广汽传祺、广汽丰田、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红旗、上汽智己等,今年还新定点了大众。
公司秉承订单驱动产能建设的谨慎原则。目前,旺盛的订单直接推高产能利用率,根据公开数据,公司月度装机量接近2GWh,这意味着现有25.5GWh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行,新增订单已形成明确产能缺口。
在此背景下,加速常熟新工厂建设成为必然选择。根据规划,一期10GWh产能于2025年四季度投产,其6条产线已获得客户订单完整覆盖;二期15GWh计划加速于2026年三季度完工,以便与二期项目对应的客户产品开发至量产周期时间相匹配。本次配售募集资金即是用于加速二期产能建设,至2026年四季度公司总产能将达50.5GWh,这些柔性化产能,既可做动力也可以做储能电池,还兼容磷酸铁锂和三元,灵活性高。
产能的快速攀升,为公司出货量在近三年实现每年50%的增长奠定了基础。这种“定点先行、产能同步跟进”的模式,客户订单与公司产能释放实现了高度匹配,确保了投入能快速转化为业绩,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增长。
二、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布局未来十年
如果说产能扩张是“兑现当下”,那么技术研发就是“决胜未来”。正力新能一向重视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度研发费占比8%,在前十大电池企业中位于前列。本次将募资10%投向固态电池中试线与10%投向前沿技术研发活动,通过短期和中长期的相搭配的技术布局策略,在动力电池技术迭代期抢占先机,巩固行业前列地位。
(一)持续加码研发,提升技术壁垒
根据公司发布的信息,正力新能聚焦在航空级产品的持续突破和应用,目前已在前沿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独家供应的航空动力电池获民航局适航证并量产交付,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商业化先发者。同时,“车规+航空”的差异化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其行业竞争力,已在市场端展现影响力。
今年10月,由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百公里电耗提出了明确的指标要求:新能源乘用车百公里电耗从2030年的10kWh降低至2035年的9.5kWh,再降低至2040年的9.2kWh。
这对电池技术发展将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继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是持续提高电池的快充能力。
正力新能的研发方向恰恰与之契合,围绕国家规划进行中长期技术布局。目前公司在研产品能量密度最高达400Wh/kg,远超当前主流动力电池水平;公司已完成6C快充三元与磷酸铁锂产品开发;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70Wh/kg,未来有望提升至190Wh/kg,比肩磷酸铁锂性能。多技术路线并行,既保障了当前产品竞争力,更对冲了技术迭代风险。
(二)推进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面向中长期技术发展方向,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形成显著技术积累。其重点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50Ah级以上全固态电池开发,通过超高镍正极表面修饰、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等核心技术,为解决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矛盾提供了独特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募集资金亦重点支持公司百兆瓦时级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并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标志着其向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的建设将助力正力新能积极推进解决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工程问题,加速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进程,围绕关键材料和技术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前市场占位。
考虑到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优异低温性能以及高研发和生产成本,预计未来在高端车型和航空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意味着这些高端场景有望成为正力新能的新增长引擎。
三、结语
由此观之,本次配售能从产能、技术、资金三方面全面增强公司竞争力,既精准解决了当前产能履约需求,也为围绕固态电池研发与新场景布局的短、中长期研发规划筑牢根基,利好公司长期发展,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与此同时,公司连续两年投建新产能,为2025-2027年实现出货量同比增长50%奠定坚实基础,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也不言而喻。未来随着常熟新产能释放与技术成果落地,公司有望在动力电池行业竞争中进一步突围,实现业务价值与市场地位的双重提升。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