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智嘉(2590.HK)具身智能新作重构全球仓储逻辑,AI+机器人引领仓储无人化

极智嘉凭借其全球领先的商业化能力、AI+机器人技术壁垒及跨行业头部客户资源,已为具身智能在仓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创造了成熟基础

1028日,全球仓储履约机器人龙头极智嘉(2590.HK)在2025 CeMAT亚洲物流展上全球发布具身智能新品——无人拣选工作站及业内首个全流程无人拣选机器人方案 标志着仓储自动化正式迈入全流程无人化新阶段

无独有偶,亚马逊近期也推出了革命性机器人工作站“蓝鸟”(Blue Jay),这与极智嘉在推动无人仓上不谋而合,双方共同印证了仓储无人化已成为行业技术演进的明确方向。

此次发布的无人拣选工作站由极智嘉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Brain驱动,赋能通用机械臂成功攻克无人仓建设中技术难度最高、人力依赖最强的拣选环节,实现多品类、多场景、多行业的真无人拣选

这一突破使极智嘉跻身全球极少数可交付一站式全流程无人拣选方案的企业,成为推动智能仓储从“局部自动化”迈向“全流程智能化”的关键力量,也进一步夯实其在"人工智能+仓储"赛道的引领地位

全球首发无人拣选工作站,打通全流程无人化

此次发布的无人拣选工作站具备卓越的适应性与部署效率,即插即用, 无需后训练,可智能识别精准抓取全品类SKU48小时即可快速部署,极大简化上线流程。此外,还可动态适配新品与包装变化,覆盖数万级商品,弹性扩容, 快速响应仓储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这一高效无人化作业能力,来自极智嘉通用仓储机器人的超级大脑”——Geek+ Brain 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Brain采用“感知-策略”两段式分层架构,通过感知模型精准识别物体与环境信息,策略模型实时生成最优抓取方案与运动轨迹,形成从识别、决策到执行的全链路智能拣选。

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基于千万级数据预训练,并结合仿真与行业真实数据持续优化,形成完整的数据闭环,为仓储无人化提供高性能、可复用的抓取与决策能力

随着无人拣选工作站的落地,极智嘉成功补齐全流程真无人拣选的最后一环。该工作站可与极智嘉全系列自主移动机器人无缝协同,轻松融入现有物流流程,实现从上架到拣货的全流程无人化。

据悉,极智嘉已将下一步目标聚焦于仓库打包环节,机械手打包技术的研发与测试工作正稳步推进,公司将彻底实现‘全流程无人仓’的战略目标,引领无人仓时代。

从长期发展来看,凭借在具身智能的先发优势与持续的技术和场景积累,极智嘉持续完善具身智能生态体系,其技术商业化落地进程将加速推进,公司有望加速释放增长潜能,迎来价值兑现的Alpha周期。

政策产业双轮驱动,具身智能开启新增长

从智能仓储行业来看,极智嘉与亚马逊的技术布局展现出高度共识,极智嘉的无人拣选工作站与亚马逊的Blue Jay均采用机械臂作为核心执行单元与AI算法融合实现精准高效的自动化拣选,从而降低对人工的依赖,为客户带来可预测、更优的履约成本。

政策层面同样释放出积极信号,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将具身智能”纳入前瞻布局产业之一,定位为“十五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该顶层设计与人工智能+”战略形成政策闭环,为具身智能产业提供长期增长锚点

极智嘉作为行业先行者,早已提前卡位这一趋势。继今年7月成立具身智能子公司之后,8月推出自主研发的 Geek+ Brain 具身智能基座模型及通用机械臂操作方案,此次全球首发的无人拣选工作站,率先打造全流程无人化智能仓储。 这一战略布局精准契合产业与政策共振周期,为公司打开了长期增长通道。

资本市场一致热捧,估值重构在即

资本市场已敏锐捕捉这一趋势并达成共识,摩根士丹利、大和证券、兴业证券及民生证券等众多知名机构集中发布研报,均给予极智嘉“增持”或“买入”评级,一致认为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前瞻布局正进入兑现期,规模效应有望加速业绩释放。

股价表现亦印证市场信心,极智嘉近期股价走势持续优于大市。截至10月28日收市,公司股价近三个月来累计上涨60.68%,远超同期香港恒生指数涨幅,展现突出的Alpha属性。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截至2025年10月28日

这轮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其“人工智能+仓储”商业化前景的积极定价,但从估值角度看,极智嘉仍具明显上行潜力——公司当前市销率仅13.04倍,显著低于优必选科技与地平线机器人的42.87倍和39.54倍。按摩根士丹利目标价37港元测算,极智嘉当前股价仍存在超31%的修复空间,估值洼地特性愈发凸显,为长期资金提供了绝佳的入场契机。

极智嘉凭借其全球领先的商业化能力、AI+机器人技术壁垒及跨行业头部客户资源,已为具身智能在仓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创造了成熟基础。在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与新一轮高质量增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