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AI应用公司LiblibAI宣布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CMC资本及一战略投资方联合领投,多位老股东超额增持,创下国内AI应用赛道年度最大融资纪录。
本轮融资由也标志着资本市场对AI应用层企业的投资转入另一个方向。而上一次类似规模的融资还要追溯到4月AI公司Manus的8000万美元融资。

这笔融资背后透露出AI行业和资本市场哪些变化,当下AI应用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又有哪些价值被重视,LiblibAI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如何继续都值得一探究竟。
资本风向转变:
从技术崇拜到应用为王的市场新逻辑
LiblibAI(哩布哩布AI)是成立于2023年3月的AI图像生成平台,其成立之初将平台定位为AI时代的创意生产力工具,从专业生产端切入,专注于AI绘画原创模型的创作与分享,提供在线生成、版权保护及社区交流功能,日均生成图像达500万次。
截至2025年10月,平台总用户2500万,累计生成图片超5亿张,服务客户包括金山办公、清华大学等。基于阿里云全栈AI能力,其全球访问量突破1亿。
与此同时,LiblibAI的融资进程也十分迅速。2023年9月,公司以1500万美金估值完成了35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来自金沙江、高榕、源码。2024年7月宣布由明势资本等多个头部机构投资,完成三轮数亿元融资,创下国内AI图像赛道最大融资纪录。2025年2月,LiblibAI完成第四轮数亿元融资,渶策资本、顺为资本领投,累计融资速度刷新行业纪录。
回顾过去两年的AI投资热潮,资本市场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在经历了大模型军备竞赛的狂热期后,投资者的目光开始从底层技术转向应用落地,从参数规模转向用户价值,从技术壁垒转向商业闭环。
在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全球掀起了大模型研发热潮,动辄数亿美元的资金涌入基础模型研发领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投资者逐渐意识到,单纯的技术比拼难以转化为可持续化的商业模式。
经过2023年的大模型元年,2024年的AI应用爆发期。2025年,投资者开始更加关注能够在垂直领域深耕、拥有明确用户群体、具备规模化潜力的应用层企业。他们不再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是更看重技术与场景的适配度、产品的用户体验、以及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LiblibAI的成功融资,正是这种投资逻辑转变的最佳例证,折射出AI行业发展的重要转向——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落地,从模型竞赛转向用户价值。

LiblibAI作为一家专注AI创意内容生成和模型分享的平台型企业,没有选择加入烧钱的大模型竞赛,而是聚焦如何让AI技术更好地服务创作者和普通用户。这种务实的定位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笔融资更反映出整个AI产业链的价值重心正在下移。
这种转变也体现在投资金额和估值体系上。过去,AI企业的估值主要依据团队成员背景、专利数量、模型性能等技术指标。现在,月活用户数、付费转化率、用户留存率等运营数据成为更重要的估值依据。
从LiblibAI能够获得持续大规模的融资可以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亮眼的运营数据和清晰的盈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还吸引了多家产业资本的参与,这表明传统产业对AI应用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这些产业投资者不仅带来资金,更带来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助于LiblibAI快速拓展B端市场。这样“资本+资源”的组合,正成为AI应用企业融资的新趋势。
应用价值凸显:
AI创意平台的多维度商业价值解析
据LiblibAI官网介绍,平台支持文生图、图生图、LoRA训练、工作流搭建等专业功能,其“开源模型生态+模块化工具流”的核心架构覆盖AI内容创作全流程。
平台也构建起了“创作-分享-版权-售卖”的完整生态链,汇聚超10万原创AI模型,生成图片超2.3亿张,提供超50万种原创风格模型。并推出订阅制会员服务,为电商、建筑设计、游戏等B端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步开启国际化布局。
到2024年末,其平台用户已突破1000万,在日均新增用户有80%是自然流量。
例如其基于阿里云的全球技术架构,已实现海外用户访问量超1亿,未来或成为全球多模态内容创作的重要平台。由此可窥见,资本市场更加关注那些能够将AI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拥有清晰商业模式的企业,支持企业正通过技术输出和本地化服务,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将技术转化为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从今年国内AI应用的整体融资情况来看,资本正从底层模型投资转向应用层。
资本意识到,AI应用的价值在于建立长期多元的产业生态,而非单一技术突破,平台构建的创作者生态越发重要。
在LiblibAI中就可以发现,其拥有一个完整开放的“模型-场景-创作者”共创生态。其平台通过搭建开放的AI创作生态,链接模型开发者、创作者和使用者,实现技术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这也成其受到资本青睐的关键。

面对用户需求,LiblibAI解决了AI创作领域的核心痛点——门槛高和成本高。
传统的AI图像生成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包括环境配置、模型部署、参数调试等,这对普通创作者来说是巨大的障碍。
LiblibAI通过提供云端一键生成服务,将多模态能力融于创作、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将复杂的技术流程转化为简单的操作界面。平台汇聚了海量的预训练模型和LoRA模型,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创作效率,还能激发创意灵感,降低创作门槛,让任何人都能轻松使用AI进行创作。
据统计,平台上已经汇聚了超过5万个各类AI模型,日均生成图像超过100万张,社区活跃度持续提升。AI应用能大幅缩短创作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对比此前资本集中于大模型研发,如今他们更关注能将多模态技术落地到实际场景的平台。
如LiblibAI通过“工具+社区”模式,将AI技术应用于创意产业,满足用户从灵感生成到作品输出的全流程需求,并实现个性化表达,促进知识共享和协作,契合市场对AI应用落地的期待。
另一方面,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LiblibAI获得认可的重要因素。平台采用了"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freemium模式,既保证了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又实现了收入的稳定增长。
对于注册用户,平台免费提供200点算力额度,大约能够生成300张基础图片。个人会员服务则有创作会员和训练会员,同时分为基础版VIP和专业版VIP两档。基础版VIP每月可获取15000点算力,能生成15000张图片。专业版VIP每月35000点算力可生成35000张图片。
就在上个月,LiblibAI发布了2.0版本,强化视频生成能力,支持多模型生成与专业级特效模板,该平台也从AI模型社区正式转型为一站式AI创作工作室。
而在技术创新方面,LiblibAI也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平台不仅集成了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主流模型,还自主研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模型压缩加速、分布式推理、智能提示词优化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构建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特别是在模型微调和个性化定制上,LiblibAI开发的一键训练功能,让用户可以用自己的图片快速训练专属模型,这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
更重要的是,LiblibAI抓住了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时代的核心机遇。
LiblibAI的创作者社区推动了风格化模型的创新,利用 “开源模型生态+模块化工具”架构,支持创作者自主训练如古风、角色定制等多样风格,覆盖插画、电商、IP等专业场景。

由此平台拓展了创意边界,活跃了社区生态,利用数据反哺模型进行优化,形成创作者、企业用户、模型开发者多方共赢的格局。平台还积极开展AI创作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传统创作者转型升级,适应AI时代的创作方式。这样的闭环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而现今,AI应用的运营模式、用户增长潜力以及在垂直场景的深度应用能力,正是当下资本最为看重的AI应用价值体现,实现了技术价值、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有机统一。
发展前景展望:
从国内领先到全球竞争的战略布局
站在1.3亿美元融资的新起点上,LiblibAI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对面OpenAI发布的Sora 2,坚定了LiblibAI继续融资的决心。
当前,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头部企业集中。为应对挑战,LiblibAI LiblibAI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矩阵和业务体系。
随着AI技术门槛不断降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有业内人士分析,LiblibAI有望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平台效应,在全球AI创意工具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连接AI技术与大众创作的关键桥梁。
在产品层面,LiblibAI深化“平台+工具+社区”的产品策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通过社区运营增强用户粘性。
在商业模式上,LiblibAI探索出更多元化的变现方式,包括企业服务、内容交易、创作者经济等。
在生态建设上,将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同,包括芯片厂商、云服务商、内容平台等,构建更加开放和繁荣的生态系统。
据公开数据显示,LiblibAI注册用户已突破300万,月活跃用户超过80万,付费用户占比达到15%。
更重要的是,用户增长呈现加速趋势,特别是在专业创作者和企业用户群体中,LiblibAI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平台的内容生态也日益繁荣,每天有数万创作者在平台上分享作品,形成了活跃的创作社区。
在技术储备方面,LiblibAI拥有一支由AI算法专家、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组成的复合型团队。团队成员来自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域有深厚积累。
目前,LiblibAI已申请多项AI相关专利,在模型优化、推理加速、内容理解等方面形成了技术优势。这些技术储备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LiblibAI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其在技术研发,包括自研大模型、优化算法性能、提升生成质量等的投入,平台将持续投入底层技术研发,打造出全球最大的AI创意基础设施,推动生成式AI技术向视频创作、3D建模等更广阔领域延伸。
而平台在已经搭建好的完整链条上,进一步扩大创作者激励、完善开发者工具、丰富内容品类。并继续推动建立AI内容合规管理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创作全流程溯源,并与国家版权保护中心共建数字水印标准。
同时在市场拓展方面,尤其是国际化布局,LiblibAI产品已支持多语言界面。
目前,AIGC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图像生成延伸到视频、音频、3D等多模态内容创作。5G、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AI应用的普及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些都为LiblibAI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同时,LiblibAI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国内外巨头纷纷布局AIGC领域,包括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推出了相关产品。国外的Midjourney、Stability AI等也在加速全球扩张。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是LiblibAI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其次是合规风险,AI生成内容涉及版权、隐私、伦理等复杂问题,监管政策仍在完善中,企业需要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一系列问题亟待LiblibAI解决。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