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投资要点:十月市场蓄势待发,上证指数十年以来再度突破4000点,特朗普如期“TACO”,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并达成初步共识,静待月底APEC会议上中美领导人是否会晤,同时美国或将开启财政货币双宽松模式。从资金面来看,偏股型新发份额回升,两融、南向资金均持续净流入,表明近期市场仍维持较高活跃度。后续一方面关注中美领导人若顺利会晤后,经贸关系是否进一步缓和,另一方面也需关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摘要
微观流动性整体:偏股型公募新发份额回升,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本期资金供给合计301亿元,资金需求605亿元,整体对于市场净流入-304亿元。1)偏股型公募新发份额回升;2)两融资金持续净流入;3)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偏股型公募新发:发行规模较上期回升。
本期偏股型公募新发份额为220.92亿份,相较于上期66.21亿份变化+233.66%,本期新发份额大幅上升主因上期受国庆假期影响,整体新发份额基数较小。其中最近一周新发规模为135.44亿份,位于过去三年的84.00%分位。就2022年以来周度分位数来看,最近两周分别处于63%和84%分位。
北向资金:成交活跃度下滑。
截至25年10月26日,北向当周成交额占全A周成交总额比例为13.85%,较上一期的15.17%减少1.31pcts,北向资金活跃度较上期有所下降。同时本周北向资金成交额较上期、上周分别增加60.84%、减少24.91%。
两融资金:两融资金持续净流入。
截至2025年10月26日,市场融资余额为24322.97亿,持续位于2万亿上方,融券余额为173.72亿,整体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为2.54%,两融交易额占全A成交额比例为11.28%。本期两融表现为净流入126.77亿元,较上期的净流入183.83亿相比减少31.04%。当前两融净流入规模收窄,表明市场投资情绪较上期有所缓和,但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处于阶段性高位,反映当前两融资金参与度依然较高。
存量股票型ETF:申购净流入转为净流出。
本期存量股票型ETF净申购额为-46.78亿元,相比于上期的879.64亿元净申购额,股票型ETF近期由申购净流入额转为净流出。
股权融资:融资规模上升。
以发行日统计,本期股权融资规模222.86亿元,上期IPO+再融资整体募资规模62.45亿元,本期较上期整体募资规模大幅上升,环比增加257%。
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走阔。
本期产业资本表现为净减持191.02亿元(增持40.78亿元,减持231.80亿元),上期净减持82.35亿元(增持38.08亿元,减持120.43亿元),本期大股东持续净减持。
限售解禁:本期解禁规模回升。
本期限售解禁市值为1234.00亿元,相比于上期844.05亿元增加46.20%,A股解禁规模近期有所上升。未来两周预计解禁761.19亿元,其中以医药生物行业未来两周解禁压力最大,预计解禁201.18亿元。
南向资金:近期持续净流入。
本期南向资金净流入572.77亿元,相比于上期净流入421.67亿元变化+279.07%,整体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近期南向资金活跃度虽有所下降,但整体仍然呈现持续净流入的状态,表明市场持续看好港股市场,今年以来净流入规模也超过去年整年,一方面,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再度举行经贸会谈,并达成基本共识,市场情绪再度转为积极偏乐观;另一方面美国或将开启财政货币双宽松模式,美联储最早或于月底宣布结束缩表,同时本年度或将再继续降息两次,利好相关权益类资产。
风险提示:宏观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收紧,股市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客观数据对股价变动解释能力有限,数据测算误差。
注:本文来自天风证券于2025年10月30日发布的《天风策略吴开达:上证突破4000的众生相》,分析师:吴开达S1110524030001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