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基金三季报的七大看点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兴证策略张启尧,作者:张启尧、程鲁尧、耿安川

大幅加仓科技成长,减仓消费、金融地产


一、主动权益定价权企稳,存量赎回压力加速出清


2025年三季度,在市场快速上涨行情驱动下,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迅速反弹,与此同时,主动权益基金的定价权也迎来底部企稳。我们以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衡量主动权益基金的市场定价权。从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持股比例降幅放缓,而今年三季度主动权益持股占自由流动市值比自2023年以来首次增长,主动权益基金的定价权呈现底部企稳的特征。

三季度存量基金赎回压力加速释放出清,负债端赎回已不构成主动创造超额的制约。2025Q3,三类主动偏股基金存量产品被净赎回2200亿份,共计净赎回2900亿元,其中2020-2021年高点发行、持营的产品净值回水是驱动基金持有人赎回交易的主要驱动原因。尽管三季度存量主动净赎回2900亿元为近年单季度最大赎回金额,但三季度主动偏股较沪深300指数实现接近10个点的超额收益,反映主动负债端的赎回已经不构成其创造超额收益的制约。

从仓位角度看,2025Q3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进一步提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5Q3主动偏股基金仓位提升1.46pct87.43%,其中普通股票型上升0.93pct91.04%,偏股混合型上升1.33pct89.79%,灵活配置型上升1.87pct79.41%


二、配置上,大幅加仓科技成长,减仓消费、金融地产


(一)板块层面,创业板、科创板仓位上升,主板仓位下降

12025年三季度,科创板的配置比例为17.45%,较2025Q2上升2.12个百分点,科创板超配比例小幅上行,超配比例由7.69%提升至7.72%

22025年三季度,创业板的配置比例为23.73%,较2025Q2上升4.70个百分点,创业板超配比例明显上升,超配比例由5.38%上升至8.77%

32025年三季度,主板的配置比例为58.51%,较2025Q2下降6.71个百分点,低配比例进一步加大,低配比例由-12.67%变化至-16.06%

42025年三季度,北交所的配置比例为0.31%,较2025Q2下降 0.11个百分点。

(二)风格层面,加仓科技成长、金融地产、医药

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基金大幅加仓科技成长,相对应的,主动偏股基金在消费、金融地产、周期、医药上的仓位下降。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对科技成长、金融地产、消费、医药和周期的配置比例分别为55.27%、 3.86%、 14.75%、 9.72%、 16.30%,较上一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12.53pct、 -3.46pct、 -6.32pct、 -1.16pct、 -1.56pct

(三)行业配置层面,加仓电子、通信、电力设备

从一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2025Q3主动偏股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电子、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传媒,加仓比例分别为6.77pct3.96 pct2.42 pct1.13 pct0.56 pct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行业是银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汽车、国防军工,减仓比例分别为-3.05pct-1.81pct-1.62pct-1.45pct-1.18pct

剔除主题/行业基金后,公募大幅加仓电子、医药生物、通信、电力设备。将新能源/医药/消费/TMT主题或行业基金剔除后,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电子、医药生物、通信、电力设备,加仓比例分别为4.91pct3.91 pct3.57 pct2.62 pct,减仓较多的行业是银行、国防军工、家用电器、食品饮料,减仓比例分别为-3.74pct-1.64 pct-1.54 pct-1.41 pct。对比全口径来看,剔除行业/主题基金后,公募对医药生物板块反而显著加仓,反映均衡配置型主动基金在增配科技成长板块的过程中,同样调整增配了一定仓位的医药生物板块。

从二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二级行业是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半导体、电池、元件,加仓比例分别为4.45pct3.09 pct2.34 pct1.97 pct1.69 pct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二级行业是白色家电、城商行Ⅱ、白酒、股份制银行、化学制药,减仓比例分别为-1.67 pct-1.45 pct-1.02 pct-0.96 pct-0.93 pct

从一级行业绝对仓位来看,电子仓位突破25%大关,是过去十五年单一行业最高配置比例,而食品饮料退出主动前五大重仓行业。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通信、有色金属,配置比例分别为25.52%12.37%9.72%9.26%5.72%。仓位后五的行业分别是综合、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美容护理、环保,配置比例分别为0.09%0.15%0.21%0.24%0.26%。从持仓历史分位数来看,电子、通信、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汽车仓位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而银行、房地产、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的仓位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从一级行业超配比例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超配电子、电力设备、通信、医药生物、有色金属。2025Q3主动股票型基金的重仓股超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电子、电力设备、通信、医药生物、有色金属,超配比例分别为13.30%5.36%4.40%3.29%1.92%。超配比例后五的行业分别是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公用事业、计算机,低配比例分别是-10.38%、 -5.04%、 -3.10%、 -2.76%、 -1.73%。从分位数来看,电子、通信、有色金属、电力设备、传媒等的超配比例的历史分位数较高,公用事业、计算机、社会服务、基础化工、轻工制造等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从二级行业绝对仓位来看,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池的仓位居前。具体来看,主动股票型基金仓位前5的二级行业有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池、消费电子、元件,配置比例分别为12.84%9.02%8.07%6.21%5.35%

从二级行业超配比例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超配通信设备、半导体、电池、元件、消费电子。具体来看,2025Q3主动股票型基金超配前5的二级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半导体、电池、元件、消费电子,超配比例分别为7.03%6.81%4.89%3.94%3.18%


三、三个维度看科技成长板块配置创历史新高


科技成长内部细分板块上看,上游算力与PCB等高景气领域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增配,同时北美算力加仓更为显著。从上游算力内部结构来看,三季度主动偏股基金同时增配北美算力与国产算力,但持仓仍以北美算力为主,国产算力持仓占算力持仓整体比例下降6.2pct28.8%,与24年中水平接近。

剔除掉涨跌幅影响来看,三季度公募实际重仓净流入科技成长板块310亿元,并且主要流向消费电子板块,而通信设备、半导体、元件配置增长主要由上涨贡献。主动权益重仓行业配置及变化反映的是,立足当前视角下的主动基金筹码分布与变动情况,但若回顾过去一个阶段公募的买入卖出交易操作,需要剔除涨跌幅影响以计算净流入。三季度,公募基金净买入科技成长板块310亿元,相较于科技成长板块配置比例提升12.53pct而言明显较小,反映三季度尽管公募有所加仓科技成长板块,但更多由股价上涨带动市值膨胀而被动提升,相反主动趋势加仓科技成长板块并不算多。

根据电子板块当前重仓配置比例来看,已经突破过去几轮主动基金对于单一行业配置比例20%的历史经验上限。从过去例次公募基金对于单一行业配置达峰后,往往面临行业超额收益收敛、跑赢宽基指数的胜率降低的困境。但历史并非没有主动对于单一行业配置超过20%的情况,在2006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主动对于银行板块配置长期处于20%以上,并且期间银行板块相较全A指数实现小幅超额。

2006-2010年银行类似,经济重要性行业可能不单单以产业逻辑理解,随着科技成长领域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逐步提升,电子板块的配置比例短期并不一定要向20%回归。回顾过去7次主动权益抱团单一行业有较多的相同点,例如具有大行业、资金容量大的特点,并且处于快速增长的成长期、具有强行业逻辑,也因此将单一行业仓位推升至20%的高位。但仅有2006-2010年银行板块配置比例突破并长期维持在20%以上,不同的一点在于银行不单单有行业产业逻辑,在当时银行板块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共振的,是投资拉动经济的基础。反过来看,当前科技成长领域也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主动公募在电子板块的配置短期并不一定要向20%回归。


四、红利板块配置比例大幅下降


红利低波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配置比例均大幅下降,中证红利配置比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偏股基金重仓股中持有红利低波指数下降2.61pct2.61%,持有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仓位上升3.09pct2.90%


五、工业富联、寒武纪等新晋公募前二十大重仓


2025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比例前5的个股分别是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易盛、寒武纪、立讯精密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分别增加2.17pct2.03 pct1.92 pct0.91 pct0.63 pct;减仓比例前5的个股为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分别减少0.98pct0.67 pct0.61pct0.53pct0.50pct

截至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宁德时代、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立讯精密、紫金矿业、贵州茅台、寒武纪、沪电股份、恒瑞医药持仓规模占全部重仓股持股市值的比例分别为4.50%3.38%3.36%2.20%2.20%1.91%1.67%1.58%1.34%1.26%

与上一季度相比,具体有如下变化:

工业富联、寒武纪、亿纬锂能、阳光电源、东山精密、深南电路、天孚通信新晋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的前20名。

招商银行、五粮液、山西汾酒、海大集团、顺丰控股、格力电器、分众传媒退出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的前20名。


六、个股与行业集中度同步上升


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个股与行业集中度上升。5/10/30/50/100的重仓股集中度均明显上升,较一季度分别上升4.19pct5.75pct7.74pct7.01pct6.34pct。行业视角下,主动偏股基金前3/5/10大重仓行业集中度均上升,较一季度分别上升8.02pct10.02 pct6.29pct


七、港股仓位小幅下降,结构上增配医疗保健、原材料


2025Q3,主动偏股基金的港股仓位小幅下降。截至三季度,主动型基金持有港股重仓股规模为3873.8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654.8亿元,港股仓位由19.85%小幅下降至19.09%

行业方面,公募持有港股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仓位环比上升,电讯业、金融业仓位回落。重仓股口径下,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加仓比例分别为3.16pct1.51pct20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减仓较多的行业是电讯业、金融业,减仓比例分别为-2.60pct-0.98pct

重仓股层面,腾讯连续维持公募的港股第一大重仓地位。截至2025年三季度,港股前5大重仓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信达生物、泡泡玛特,持股市值分别为678亿元、488亿元、286亿元、140亿元、106亿元,与2025Q2相比,港股前20大重仓中,新增华虹半导体、紫金矿业、药明合联、药明生物、石药集团、招金矿业,同时,美团-W、中国联通、建设银行、金蝶国际、老铺黄金、百胜中国-S退出港股前20大重仓。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注:本文来自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0月29日发布的《基金三季报的七大看点》,报告分析师:张启尧 S0190521080005,程鲁尧 S0190521120004,耿安川 S0190525050002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