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汽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继嘀嗒出行、如祺出行、曹操出行后又一冲击资本市场的网约车企业。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交易总额(GTV)计算,享道出行在国内网约车平台中位列第五,跻身头部梯队。
然而,这份看似光鲜的“成绩单”背后,却藏着难以忽视的隐忧——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超19亿元,合规问题导致行政处罚多达149条。在资本市场大门前,这家网约车新贵需要回答两个关键问题:如何证明持续盈利能力?如何破解行业通病的合规困局?
三年半累亏19.1亿元
现金流转正能否撑起"微利"未来
招股书揭示的财务数据,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网约车行业的残酷生存法则。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分别亏损7.81亿元、6.04亿元、4.07亿元和1.15亿元,累计亏损达19.07亿元。
这组数字背后,是营收增长与成本控制的艰难博弈——营收从2022年的47.29亿元增至2024年的63.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3%,却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2.8%的同比下降,暴露出核心业务增长的乏力。
核心矛盾在于对第三方聚合平台的极端依赖。2025年上半年,享道出行总订单量1.04亿单中,聚合平台贡献的订单占比高达98.1%,自有渠道(如享道出行APP)仅占1.9%。借船出海的模式虽然快速放大了订单规模,却也导致企业必须向聚合平台支付高额佣金。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聚合平台订单量从1.35亿单激增至2.17亿单,占比从91.8%飙升至97.3%,销售成本中的佣金支出持续侵蚀利润空间。
但希望的曙光正在显现。通过精细化运营,享道出行毛利率从2022年的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1.3%,网约车服务毛利率更是从-5.4%扭亏为盈至12.2%。更关键的是,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净流入8330万元,结束了连续三年净流出的局面。这种转变源于成本结构的优化——每单平均佣金率下降,司机补贴效率提升,车辆租赁业务毛利率持续改善。
然而,“微利”状态仍建立在脆弱平衡之上。2025年上半年营收微降2.8%,核心网约车服务收入同比减少5.4%,暴露出订单量下滑的风险。更值得警惕的是,98.1%的订单依赖聚合平台,意味着任何平台政策调整或抽成比例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为应对这一挑战,享道出行在上市前完成了一次重大财务调整——2025年7月,股东将注册资本从41.06亿元削减至3.5亿元,减资幅度91.48%,专项用于弥补累计亏损,试图向资本市场传递“轻装上阵”的信号。
从行业视角看,这种盈利模式的转变具有普遍意义。网约车行业正从烧钱换规模转向质量换效益,享道出行的案例证明,通过提高订单匹配效率、优化司机管理、降低空驶率,即便是重度依赖聚合平台的平台也能实现毛利率提升。但资本市场更关注的是可持续性——当聚合平台抽成比例进一步上升,或自有渠道无法有效增长时,“微利”是否还能持续?这需要企业拿出更有说服力的增长策略。
合规顽疾,三证齐全何时实现
如果说亏损是网约车行业的共性问题,那么合规风险则是享道出行特有的“硬伤”。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台注册司机达106.22万名,但部分车辆及司机尚未取得必要的运输证或驾驶员证,导致报告期内累计收到149条行政处罚,总金额384.3万元。这些处罚集中在“车证”和“人证”缺失,暴露出网约车行业在零工经济模式下的管理困境。
按照国家规定,网约车合规运营需“三证齐全”:平台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司机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但在实际操作中,司机和车辆的合规化面临多重障碍。首先,不同城市的准入标准差异大,部分城市对车辆轴距、排量、车龄有严格限制;其次,司机考证需要参加专项培训并通过考试,流程繁琐;最后,平台需要为每辆车办理运输证,涉及车辆性质变更、保险调整等复杂手续。
享道出行的特殊挑战在于其混合模式——既对接聚合平台流量,又管理自有运力。在聚合模式下,平台对司机的准入审核和日常管理难度更大。当98.1%的订单来自第三方平台时,享道出行需要同时协调聚合平台的审核标准与自有渠道的合规要求,这无疑增加了管理成本。招股书虽强调“订单合规率将不断提高“,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有部分司机和车辆未完成合规化,成为上市审核的潜在障碍。
从行业角度看,合规问题是网约车行业的“老大难“。曹操出行、如祺出行等已上市企业均面临类似挑战。监管机构关注的核心是:平台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能否量化合规风险对业务的影响?享道出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司机培训、优化车辆准入流程、与地方政府合作简化办证手续等。但真正考验在于,如何在规模扩张与合规管理之间找到平衡——当司机数量突破百万级时,如何确保每单业务都符合地方性法规?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零工经济模式本身。网约车司机作为灵活就业群体,其社保、福利、工作时间等问题尚未有完善的法律框架。享道出行在招股书中强调“合规风险无重大不利影响”,但资本市场更关注长期可持续性。当合规成本上升时,平台是否愿意牺牲部分利润来保障合规?或者通过技术创新(如自动办证系统)降低合规成本?这些问题需要企业给出清晰答案。
站在上市关口,对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评估一家企业的财务健康度,更是观察整个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窗口。当享道出行递出招股书时,它递出的其实是一份关于网约车行业未来的答卷——这份答卷能否及格,将由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共同评判。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