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金股策略:布局创新与转型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泰海通策略方奕,作者:方奕、苏徽

中国市场重估是广泛的,科技与非科技都有机会,从杠铃策略转向质量策略。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消费看转型,继续看好金融股。

中国“转型牛”的升势远未结束,放大牛市思维股市还有新高。2025年起,中国股市迎来大发展周期,资本市场改革与经济结构转型交相辉映是“转型牛”的典型特征,上证指数十年再次站上4000点是“转型牛”的重要一步,也不会止步于此。中国股市底层逻辑转换,过去导致市场估值折价的三大核心因素-担忧中美冲突/经济能见度下降/资产负债收缩正瓦解和重塑:1)对外自信,中国应对中美风险挑战更体系和成熟;2)对内稳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定位回归,反内卷构成经济治理思路重大转折,宏观尾部风险降低;3)人民币升值、股市向好、地产止跌在途,人民币资产收缩周期走向结束。底层逻辑的转换,中国股市进入估值修复与扩张周期。

城镇化拉动增长已是过去,改革和转型是最大的风口。“转型牛”三大动力:1)无风险收益下沉。两类“刚兑”打破,第一,城镇化高速度增长过去,传统资产预期回报难复往昔;第二,高收益无风险的金融资产消减,社会资本“找资产”与资产管理需求出现历史性拐点,增量入市远未结束;2)资本市场改革。改革改变的是社会对待中国资产/市场的价值观念。以“新国九条”为起点的基础制度改革有力提振中国市场的可投资性;引入中长期资本和构建稳市机制,极大改变中国市场应对风险和波动的能力;3)中国转型发展的确定性提高。传统经济增长从“L型”一竖走向一横;新技术/新产业涌现,资本开支扩张;中国制造业进入全球化发展的周期,由此经济预期和资产回报率有望触底回升。我们认为,目前A/H股指不会有大幅调整,调整是增持中国的良机。2026年市场高度有望超出共识,挑战十年前高。

中国市场重估是广泛的,科技与非科技都有机会,从杠铃策略转向质量策略。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消费看转型,继续看好金融股。推荐:1)科技成长:中美竞争不仅是贸易竞争,更是科技与生产力的竞争。推荐:港股互联网/机器人/芯片半导体/传媒/计算机/通信;2)制造出海与全球扩张: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化浪潮,成为打开市场空间和提升股东回报的重要路径。推荐:电力设备/消费电子/机械/汽车与零部件/创新药;3)周期消费看转型:累年下行后周期消费股价底部正在形成,周期看好反内卷与新材料,推荐:有色/化工/钢铁/建材;消费机会重点在服务和即时消费,投资更重个股化、个性化;4) 继续看好金融股,经济企稳与资产管理需求井喷,推荐:券商/保险/银行。

主题推荐:做多中国创新势能。1)科技新势能: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航天/先进材料;2)内需新机遇:服务消费/反内卷;3)能源新战略:新型储能/氢能与核聚变能;4)出海与区域经济新格局:创新药出海/西部基建。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布局创新与转型|国泰海通策略11月金股》,报告分析师:方奕、苏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