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储能/动力电池订单增长带动上游材料需求,黄磷、磷酸铁价格底部回暖。
产业链:磷矿石→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
一. 上游磷矿
磷矿石是含磷矿物的总称,按地质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1)沉积岩型磷块岩:占我国磷矿储量70%,但多为中低品位,需选矿富集。
(2)变质岩型磷灰岩:占我国磷矿储量23%,风化程度较高,易擦洗脱泥,生产成本较低。
(3)岩浆岩型磷灰石:占我国磷矿储量7%,品位较低,但常伴生钒、钛、铁、钴等元素,具有较高的综合回收价值。
在环保整治下,国内磷矿供应格局呈现出资源集中和产业整合特点:
头部磷化工企业积极向上游延伸,通过获取采矿权或加大勘探,打造矿化一体产业,以保障稳定且成本可控的原料供应。
磷矿石开采后,可制成黄磷、热法/湿法磷酸、磷酸一铵/二铵等中间体,下游应用广泛。

二. 磷酸铁概览
磷酸铁(FePO₄)是一种灰白色结晶性粉末,作为正极材料磷酸铁锂(LiFePO₄)的前驱体,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系统。
2.1 制备工艺
(1)铵法(占比60%):磷酸一铵+硫酸亚铁→磷酸铁,工艺成熟,成本最低,副产硫酸铵可做化肥外售。
(2)钠法(占比30%):磷酸+硫酸亚铁+双氧水→磷酸铁,产品压实密度更高,成本相对较高。
(3)铁法(新兴):磷酸+铁粉→磷酸铁,环保优势显著(副产氢气)、原料纯度高,但综合成本高。
2.2 供应格局
磷酸铁成本中磷源(黄磷/磷酸一铵/磷酸)占比40%-50%,故一体化磷化工企业原材料成本显著低于外购企业。
自有磷源企业中,磷酸铁产能排名:云天化(20万吨)、湖北宜化(20万吨)、兴发集团(15万吨)、川恒股份(10万吨)。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