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冲突持续加剧,军工与战略性资源的新周期

地缘冲突持续加剧,军工与战略性资源的新周期

2025年5月7日,印度突然切断印度河上游水源导致印巴军事冲突急剧升级,这场因水资源争夺引发的现代战争打了3天后宣布暂停,但A股中对于军工板块的炒作热度,却并没有因为印巴歇火而暂停。

冲突爆发后,全球资本市场迅速反应,A股军工板块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中证军工指数5月1日至5月12日累计涨幅超10%,航天军工指数涨幅达13%,多只个股触及涨停。

俄乌未停 印巴又起

事实上,根据相关媒体报导,自4月24日开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陆军就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控制线两侧小规模交火,且在此后的两周里冲突不断升级,两国都发动了空中远程打击,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有核国家,似乎就要走向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后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本次A股的军工行情的主要刺激点就是在印巴冲突,特别是冲突中巴方使用枭龙Block3战机、PL-15导弹等装备击落印度“阵风”战机的画面,让市场意识到中国军工产品的实战价值。

《环球军事》分析,枭龙Block3装备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170公里,配合PL-15E导弹形成超过200公里的杀伤链,更值得关注的是红旗-9BE防空系统在拦截"布拉莫斯"导弹时的100%成功率,实战数据彻底点燃了军工板块的情绪,也重构着军工股的估值。

而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显示,2019-2023年中国对巴军贸出口占全球总额的60%,涵盖战斗机、无人机等高附加值装备

短期来看,需要密切关注印巴矛盾冲突是否持续激化,巴基斯坦停火后,其军贸合作可能成为后续订单增长的重要支点。

目前,尽管印巴已在明面上宣布停火,华安证券等机构认为停火对军工板块的短期支撑有限,但市场对“印巴冲突-军贸订单-业绩兑现”的传导链条存在较强预期。加上冲突前线仍出现零星交火,市场对地缘局势的长期稳定性存疑,军工这次炒作叙事持续性上仍有不少资金持续下注。

中长期来看,在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打响、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全球军费开支增长(尤其欧美、中东国家)和军贸需求的持续性可能超过短期停火的影响,军工在内外需共振下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冲突后,市场预期巴方将加速采购中国装备,直接利好以下公司:

回顾历史,2019年印巴空战后的军工行情,中证军工指数在冲突爆发后60个交易日跑赢沪深300指数29个百分点;更具参考价值的是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平均涨幅达41%,显著高于同期上证指数表现。

本轮的军工行情更多有基本面的驱动,目前埃及、沙特等国已对歼-10CE和红旗-16防空系统表达采购意向,预计未来3年军贸订单增量或达200亿美元,直接利好中国军工企业。

当下的中证军工指数PE虽然已经接近45倍,高于沪深300的18倍PE,但根据券商研报测算,军工行业ROE改善2025Q1毛利率提升5%,仍能支撑长期逻辑。

经济下行,地缘摩擦加大背景下战略性资源迎来新机遇

对军工板块而言,这次冲突验证了中国装备的实战性能已达世界一流水平,同时也使得军工企业的业绩弹性正在从周期属性转向成长属性。

但对市场而言,继俄乌冲突、印巴摩擦后,更频繁紧张的地缘冲突,或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共识。甚至更早就开始的所谓“贸易战”,其实只是更深层次争端的表象。

多数发达经济体都依赖尖端技术的应用及出口,贸易战的实际,就是对技术的控制权以及开发和维护这些技术所需的战略资源的争杀。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愈发复杂,关键矿产资源已成为各国博弈的新“战场”。近期的印巴冲突若升级为大规模军事对抗或长期紧张局势,可能通过能源、粮食、供应链、金融市场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多个渠道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战略矿产因为在当前国际政治背景下具备极强的战略属性,加强打击走私出口亦将加强供给刚性,稀土、钨和锑等战略金属价格有望持续上涨,战略金属板块或迎来价值重估。

中国是全球镓(94%)、锗(68%)、锑(55%)、钨(82%)等战略金属的核心生产国,在镓、锗、锑等金属的全球供应上掌握了绝对主导权。

以稀土为例,我国占全球总产量约60%,出口管制直接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加剧。钨资源方面,中国供应量占据全球85%以上份额,出口限制使欧洲冶炼企业面临原料短缺压力。

近年来,中国质的飞跃引发美国的战略反制。如美国副总统万斯所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未预料到中国的崛起,对美国而言,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进一步使用威胁和暴力,将很难维持经济霸权。

21世纪初的美国,犹如20世纪初的英国:一个衰败的帝国,一只受惊的野兽。

2024年12月2日,美国发布了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进一步加严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物相的对华出口管制,随后在美国及其盟友多次出台政策打压中国的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后,中国也展开了反击。

商务部最终对几种关键矿产资源的对美停止出口。2024年12月起禁止镓、锑等对美军事用途出口;到今年2月新增钨、碲等25种物项管制;4月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5月专项行动强化稀土、钨走私监管,这是对美国此前半导体出口管制的回应,也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出口管制背景下,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战略矿产资源的出口管制将进一步强化,稀土、钨和锑等战略金属的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在通过出口配额调节全球价格,扩大相关金属的国际供应缺口后,2025年稀土出口量缩减15%推升国际价格20%

中国战略矿产出口管制政策正成为重塑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推手。未来随着管控措施持续深化,相关金属价格波动与供应链调整将持续影响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全球竞争格局,倒逼各国重新审视战略资源储备与技术创新路径的平衡问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