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之天工股份:钛合金材料“小巨人”,苹果新品带动业绩腾飞

新股上市之天工股份:钛合金材料“小巨人”,苹果新品带动业绩腾飞

犀牛之星讯,天工股份(920068)将于5月13日登陆北交所。资料显示,天工股发行价格为3.94元/股,此前IPO打新结果显示,公司本轮IPO打新冻资4856.10亿元,获配比例0.04%。

犀牛之星APP显示,天工股份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将原材料海绵钛与其他金属元素通过配比、熔炼、锻造及各种精加工工序,制作成能最大程度发挥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性能的产品。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经江苏省工信厅、科技厅等部门认定,天工股份技术中心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的江苏省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江苏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51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

公司主要产品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一、业绩增速较快

从营收来看,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3.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01亿元,CAGR为15.54%。归母净利润方面,2019-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5331.55万元增长至17241.98万元,CAGR达26.46%。

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6.99%、12.45%、25.69和30.4%,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性。2022年毛利率增幅较大,主要因2022年公司调整了战略布局,主要产品由纯钛产品向钛合金产品转型,产品从粗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消费电子用钛合金线材的产量和销量大幅增加。2023年毛利率较2022年度增长0.60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消费电子用钛合金线材的产量和销量持续增加,线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90%。2024年,原材料海绵钛的采购价格下降,以及消费电子用线材采用短流程工艺及生产工艺持续优化,线材生产成本下降,毛利率有所提高,使得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3年度有所增长。

大客户方面,公司2021年收入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新增前五大客户宝钛集团,销售额7516.48万元,收入占比26.60%,2021年后退出前五大客户;2022年、2023年收入增长几乎全部来自新增消费电子行业客户常州索罗曼。2022年,天工股份向消费电子行业客户常州索罗曼销售收入为1.0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7.88%,其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23年,公司与常州索罗曼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向其销售收入8.64亿元,占比达83.45%。2024年,公司向常州索罗曼及其关联公司销售收入57,464.63万元,占比71.72%,比例有所下降,但对其仍然存在较大一定程度的依赖。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犀牛之星(ipo3.com)通过公开资料及多方渠道获悉,公司第一大客户常州索罗曼是一家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为主的企业,而常州索罗曼的终端客户,便是在Iphone 15开始采用钛合金边框的苹果公司。据悉,常州索罗曼实控人与苹果公司有着多年的合作经历,常州索罗曼也于2022年被纳入苹果供应链。

天工股份还表示,鉴于高端钛材在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生物医疗以及休闲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天工股份正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在消费电子和3D打印等前沿领域,推广钛及钛合金产品的使用。另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基于消费电子用钛材的技术积淀,积极布局航空航天、医疗等其他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具体来看:①航空航天领域,公司独立主要在研项目包括“商用航天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开发项目”以及“航空用钛合金锻件研发项目”;其中“商用航天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开发项目”已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②医疗领域,公司在研项目则包括“高精度医疗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棒材研制项目”,目前该项目处于工艺路线设计与优化实验阶段。

二、钛合金下游市场应用稳定增长概况

钛及钛合金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如高强度、低密度、优异的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早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和机身结构中,以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日臻成熟,钛及钛合金的成本逐渐降低,使得这些材料得以逐步拓展到民用市场。

如今,从钛及钛合金板材、管材到线材等多种形式的加工材料,以及与其它金属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已经在化工行业、消费电子、医疗设备、体育用品领域等多个日用消费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高端智能手机的框架,还是医疗器械中的植入物,亦或是高性能运动器材的关键部件,钛及钛合金都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而占有一席之地。

如在化工行业,钛合金因其抗腐蚀特性,在反应釜、换热器等设备中得到大量采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了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续航里程,钛合金逐渐被被用于电池组件和车身结构件中;在医疗领域的植入物制造上,如人工关节和牙科修复体等,钛合金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成为首选材料;与此同时,在消费电子领域,钛合金因其轻薄且坚固的特点,在高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外壳设计中越来越受欢迎。

根据QY Research的最新调研报告,全球钛合金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23年全球钛合金市场规模大约为7132.57百万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全球钛合金市场将以6.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预计将达到10311.36百万美元。

三、消费电子行业引领钛合金应用新浪潮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钒分会的统计,2023年度,我国钛材化工领域需求占比51.23%,其次是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占比19.79%。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钛及钛合金材料逐渐进入民用市场。

近年来,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创新,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设计有了更高的期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材料已经难以满足高端市场的所有需求,而钛合金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了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宠儿,开启了该材料应用的一个新增长点。

2023年9月苹果公司发布的iPhone 15Pro系列首次采用了钛金属中框、取代了传统的不锈钢材质,成为该系列产品的一大亮点;至此,消费电子用钛材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荣耀、小米、三星等主流3C厂商发布的新机中也均开始不同程度的导入钛合金材料,将钛金属运用于机身边框等等,钛材料的使用已成为行业潮流。

钛合金不仅具有优异的抗腐蚀能力和高比强度,还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制造高端消费电子产品的理想选择。例如,在智能手表和健康追踪器等可穿戴设备中,钛合金表壳不仅能提供更舒适的佩戴体验,还能有效保护内部精密组件免受日常磨损的影响。而在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设计中,钛合金框架可以显著增强设备的结构稳定性,同时减轻整体重量,使得产品更加轻薄时尚,符合现代审美趋势。

此外,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效应的显现,钛合金的成本正在逐渐下降,这也促进了它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探索钛合金在耳机、相机部件以及其他小型化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四、同行业对比

同行业上市公司方面,选取西部材料(002149)、西部超导(688122)、宝钛股份(600456)、金天钛业(688750)为可比公司。

IPO募投方面,本次拟募集资金3.60亿元用于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实现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的能力。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