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观赏鱼,游出400亿大市场

在广州,观赏鱼不仅是水族箱里灵动的精灵,更成为了一个年产值近400亿元的庞大产业支柱。

在广州,观赏鱼不仅是水族箱里灵动的精灵,更成为了一个年产值近400亿元的庞大产业支柱。从家庭的鱼缸到办公室的桌面,观赏鱼正以独特的魅力,悄然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掀起一股水族热。

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广东水族业年产值接近400亿元,带动近30万人就业,养殖面积达10多万亩,年产观赏鱼数百亿尾,相关水族器材厂家两千余家。这一蓬勃发展的产业,背后是数百年的养殖历史沉淀与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融合。

早在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广州便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养殖观赏鱼——“珍珠鳞”金鱼。到清朝末年,芳村地区的花农开挖池塘养殖金鱼,开启了广州系统性养殖观赏鱼的历史。历经岁月变迁,观赏鱼产业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规模不断壮大。

观赏鱼:小众爱好“浮出水面”,游出百亿大市场

在年轻人的工位咖啡杯里,孔雀鱼摇曳游弋;在家庭客厅的水族箱中,锦鲤与灯光共舞;在东南亚的贸易港口,中国培育的稀有鱼种正被装箱发往全球……观赏鱼,这一曾被视为“小众爱好”的产业,如今已成为中国休闲渔业中增速最快的赛道。2023年,中国观赏鱼产值突破118.99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千亿。

2023年全国休闲渔业总产值达931.47亿元,其中观赏鱼占比12.77%,增速位居五大业态之首。全球市场同步扩张,预计2030年全球观赏鱼市场规模将达97.96亿美元,中国出口量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0%。消费升级驱动增长 ,观赏鱼饲养场景也走向多元化,从传统家庭水族箱到办公桌“微景观”,甚至延伸至酒店、商场、主题公园。

当下,3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达42%,他们人均年消费1000-3000元,为观赏鱼市场注入新活力。高端品种如名贵龙鱼、锦鲤拍卖价更是突破百万元,成为收藏热门。

在技术创新上,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荧光斑马鱼、抗病锦鲤等新品种,种苗成本降低30%,让更多人能享受养鱼乐趣。AI水质监测系统普及率超60%,疾病预警准确率达90%,养殖存活率提升至85%,为鱼儿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形成两大产业带,东南沿海的广东、山东聚焦海水观赏鱼,北方的北京、天津主攻金鱼、锦鲤。线上渠道爆发,抖音、拼多多等平台交易额占比超45%,直播带货更是带动小众品种销量增长300%。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下,上海“Gogogym”等宠物运动空间引入观赏鱼疗愈项目,单次体验客单价达500元,让人们沉浸式感受鱼儿的魅力。深圳大鹏新区占据全国82.9%海水观赏鱼市场,建成亚洲最大珊瑚礁生态养殖基地。

观赏鱼直播间:小众爱好的破圈密码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观赏鱼饲养逐渐成为不少人放松身心的选择。曾经局限于小众圈子的观赏鱼,借助直播间实现高效“破圈”,在广阔市场中掀起新热潮。

走进广东一家观赏鱼养殖基地的直播间,主播正对着镜头,细致展示各类观赏鱼。从灵动的孔雀鱼,到华丽的龙鱼,不同品种、色彩斑斓的鱼儿在水族箱里自在游动,吸引众多网友驻足。

直播不仅直观展示鱼的品相,还能分享饲养知识。主播会讲解不同观赏鱼的习性,如热带鱼对水温的要求、金鱼的喂食要点等,让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这种互动拉近商家与消费者距离,增强信任。

直播间里,新奇玩法不断。有商家推出“盲盒式”卖鱼,将不同品种、规格的观赏鱼组合,以盲盒形式售卖,满足消费者好奇心,增加购买乐趣。还有商家在直播间设置互动环节,如提问抽奖、限时抢购等,调动观众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直播电商为观赏鱼市场注入强大动力。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观赏鱼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不少商家直播收入占总营收的30%以上。观赏鱼的受众范围也大大拓宽,不仅是资深爱好者,许多年轻人也被吸引,成为新消费力量。

一位年轻消费者表示:“以前对观赏鱼了解不多,偶然刷到直播间,被漂亮的鱼和有趣讲解吸引,从此入了坑。现在我在工位上养了几条小鱼,工作累了看看它们,感觉特别治愈。”

在行业发展的同时,直播间也推动观赏鱼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保证鱼的品质,商家严格把控养殖环境、检疫流程。一些头部商家还建立自己的质量标准,从源头保障鱼的健康和品相,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业内人士认为,观赏鱼在直播间的爆火,是兴趣经济与直播电商的完美结合。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观赏鱼直播有望持续创新,开发出更多玩法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从小众爱好到大众关注,观赏鱼直播间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它不仅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为传统养殖业转型提供新思路,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