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
市场回顾
6月的最后几个交易日,指数的走势让大部分的参与者感到意外,在月末的最后几个交易日,指数走出了突破的趋势,6月份上证指数上涨了2.90%,深证成指上涨4.23%,创业板指数上涨8.02%,沪深300指数上涨2.50%。本月上证综指再创年内新高,并已接近去年10月8日以来的高点,此前市场上一直不乏对于大盘将要调整的担忧,因此可以说行情的强度和持续性超过了大部分参与者的预期。
回顾上半年,有色、银行、军工、传媒和汽车等行业涨幅靠前,而煤炭、食品饮料和房地产等行业跌幅靠前。从市值风格来看,6月微盘风格继续占优,微盘指数持续上涨,显著高于同期万得大盘股指数和中盘股指数。从行业风格来看,6月通信、军工等板块占优。
当然,以美股为代表的全球主要股市也都表现强势,在英伟达等主要的科技股带领下,纳指已经创历史新高。记得在上半年美股的大幅回调的过程中,大家一直讨论是否会存在“东升西落”。但是事实上,对A股投资者而言,最应该关心的是否“东升”,而不要试图去理解是否会“西落”。
下 篇
投资展望
回顾最近的市场行情,在宏观面没有清晰的改善之前,尤其在近期地产链还在持续向下、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再度转负的背景下。市场的表现如此强势,根本原因来自中国资产的重估。
自 DeepSeek 发布以来,我国持续在 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创新药、新消费等各类领域见证“DeepSeek 时刻”,产业亮点不断涌现,不仅带动不少细分板块的赚钱效应明显改善,更成为本轮中国资产重估的清晰主线。因此2025年中国股市估值逻辑在内不在外,根本动力来自中国产业创新的不断涌现。
宏观面,回顾上半年,不确定性多、预期差大,有关税的大扰动,但我国宏观环境整体呈现为“经济强韧性、政策有定力、资产高波动”,在Q2高增长的带动下,上半年GDP高,全年“保5%”难度下降。因此下半年会有新政策、但国家难以出台强刺激政策,更多是一些“托而不举”的政策,但应会更注重抓落实,应该可以期待新一个五年计划的出台。
从各种针对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政策,看到的更多是积极的信号,后续的政策应该会持续朝着有利于市场方向持续改善。因此随着宏观政策托底、产业亮点涌现、增量资金涌入,今年有望持续是风险偏好抬升、多头思维占优的一年。
7月也将进入中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的时间窗口,也是全年最关注业绩的月份,更加关注行业或公司的基本面,我们认为在宏观面偏弱的情况下,从行业的角度而言,军工、半导体等为代表的成长板块,铜、铝等有色资源品,出口链、化工里涨价比较多的品种也会有明确的个股机会。
结合半年报的业绩,在具体行业上,重点关注科技和新消费方向,密切关注周期底部是否临近拐点。
就科技方向,方向已经很清晰了,未来主要的机会集中在机器人、AI、自动驾驶、创新药以及有技术迭代的新能源材料,我们将持续深耕。在这些方向上,优选当前位置相对偏低的AI产业链,具备产业趋势支撑、高弹性的 AI 板块或将是市场的显著共识,情绪仍有较大抬升空间。
结合9月3日的阅兵,军工已经到重点关注的时间窗口,除了事件催化以外,从大逻辑上,对内,当前军工行业正处于“五年计划”交接的关键节点,有望对行业基本面与市场预期形成双重提振;对外,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北约整体军费开始提升至5%,全球军备竞赛拉开帷幕。随着印巴冲突中,我国武器在世界持续展现强大竞争力,中国在国际军贸中的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目前还有一个大的逻辑正在演绎,也是未来重点寻找机会的方向。上一轮贸易战,改变了中国的科技,科技实现了自主可控。这一轮贸易战,个人认为将会改变中国的消费,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轮最大的机会在这里。
公司声明
本材料为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和聚投资”)发放,材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登载产品的历史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保证,北京和聚投资不对使用本材料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关注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版权归北京和聚投资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转载或给第三方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