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来了。
2025年7月8日,上纬新材公告称,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与要约收购方式,拟至少收购其63.62%的股份,交易总价约21亿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
2025年5月28日,宇树科技完成股改,更名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登陆科创板铺路。公司已完成C轮融资,投前估值超过100亿元。
这两项事件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推动了科技资产价值的再度重估。
2025年被公认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智元机器人2025年1月已累计量产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年产能规划数千台,产品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宇树科技则凭借G1、H1等产品,快速切入市场,2025年上半年订单火爆,营收突破10亿元。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中国市场销量或达7300台,市场规模超45亿元人民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来量产与商业化的窗口期。
机器人量产,也将利好产业链供应商。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本体制造、核心零部件(电机、减速器、轴承、模组等)、系统集成与应用等环节。
智元机器人在本体制造领域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70%以上的整机组装订单由博众精工承接,均普智能2025年预计代工4000台,订单规模达6亿元。
宇树科技则在动力系统、运动控制等方面具备深厚积累,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场景和高校科研,推动了国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提升。
预计2025-2026年,随着智元、宇树等头部企业科创板上市,产业链将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期,类似2024年末至2025年初的国产链行情有望再现。
我们梳理了与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相关的产业链核心供应商,供大家参考。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投资建议,仅为基于公开信息的梳理和分析。
智元机器人产业链
冠盛股份:涉及机器人电池供应。
恒工精密:提供谐波球墨铸铁及结构件。
斯菱股份:提供谐波模组。
众辰科技:提供行星模组。
中大力德:同样提供行星模组。
蓝思科技:承担部分代工生产任务。
龙溪股份:提供轴承及连杆等关键部件。
宇树科技产业链
长盛轴承:提供轴承产品。
华锐精密:提供机器人生产所需的精密刀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