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ETF规模变化对信用债市场有何影响?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业谈债市 作者:杨业伟 张明明

规模再创新高

主要观点

2025年上半年,债券ETF继续蓬勃发展,规模再创新高。2025年也是信用债ETF的大年,信用债类ETF成为全市场规模增加最多的债券ETF品种,合计增加1660亿元,11只信用债ETF中有10只信用债ETF净流入均突破百亿(含募集)。信用债ETF中,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20251月发行以来,半年内规模均破百亿,除此之外,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也流入196.5亿元,创历史新高。

信用债ETF规模变化对信用债市场有何影响?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自1月成功发行,五月中旬后,信用债ETF规模增长显著加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6月6日,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功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范围,工具属性更完善,对机构投资者(如银行、保险、基金等)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对其成份券以及信用债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国盛证券主要关注两个特殊阶段,一个是建仓期,一个是规模快速增长期。1)建仓期: 8只基准做市ETF信用债募集到上市的时间内,利率整体是在上行期,但样本券整体的上行幅度低于同等级同期限交易所公司债曲线及银行间中短票曲线,具体来看,隐含评级AAA、AAA-、AA+的成份券分别跑赢同等级同期限交易所公司债曲线0.73bp、1.18bp、0.64bp;跑赢同等级同期限银行间中短票曲线0.94bp、1.48bp、2.40bp。且交易所公司债曲线长久期表现优于银行间中短票曲线。

2)规模快速增长期:信用债ETF规模的增长对信用债价格的正面影响在规模快速增长期表现更为明显,国盛证券观察2025年5月20日-2025年6月30日,样本券与交易所公司债曲线及银行间中短票曲线的表现,样本券各个等级期限均跑赢市场。具体来看,隐含评级AAA、AAA-、AA+、AA、AA-的成份券分别跑赢同等级同期限交易所公司债曲线1.68bp、5.96bp、6.73bp、6.74bp、13.5bp;跑赢同等级同期限银行间中短票曲线3.03bp、5.43bp、6.63bp、7.33bp、13.5bp。这个阶段交易所公司债曲线表现明显优于银行间中短票曲线。

科创债ETF带来新的投资机会。6月,证监会明确表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10只科创债ETF于2025年6月18日申报,2025年7月2日下午,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于7月7日进行同步发行并“一日售罄”。根据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历史经验,10只科创债ETF的成份券在其建仓期也有望迎来“超额”收益,目前市场已有行情提前反映。

但也需要关注利率调整期,ETF规模收缩带来的加速风险。在利率的明显上行期,短融ETF规模就曾随之下降。如2022年底的赎回潮阶段、2024年9月底、今年年初的利率上行期,短融ETF规模均出现下降。因此,也要注意利率上行期,债券ETF规模下降导致对样本券的挤兑。

科创债ETF发展及影响展望。展望后市,政策继续鼓励科创债的发行,科创债ETF规模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扩容,可关注建仓期及扩容期,其成份券的超额收益机会。另外,也需要关注在债市发生调整时,成份券超跌的风险。目前10只科创债ETF分别跟踪3个指数,即中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个指数成分券剔除重复,合计828只,规模21058.15亿元。其中3只科创债ETF跟踪指数和两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跟踪指数有231只成份券重合,规模约为8678.7亿元,是成份券的重要买入力量。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测算假设可能产生的风险

正文


一、2025年信用债ETF的发展


2025年上半年,债券ETF继续蓬勃发展,规模再创新高。随着利率处于低位,债券ETF凭借其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以及透明度强等显著优势,成为众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关键选择。截至2025年6月30日,29只债券ETF规模达到3840亿元,相较2024年底,增加2100亿元。

2025年也是信用债ETF的大年,信用债类ETF成为全市场规模增加最多的债券ETF品种,合计增加1660亿元,11只信用债ETF中有10只信用债ETF净流入均突破百亿(含募集)。信用债ETF中,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自2025年1月发行以来,半年内规模均破百亿,除此之外,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也流入196.5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其中,政策端也为信用债ETF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3月21日,中国结算发布《关于信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试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为信用债ETF纳入债券通用回购质押库划定了明确标准。6月6日,首批9只信用债ETF成功进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名单。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信用债ETF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二、信用债ETF规模变化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


2.1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上升期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自1月成功发行,1月至3月,利率波动上行,各只产品的规模波动较小,整体呈现平稳态势;四月初开始,利率下行,各信用债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部分基金的规模开始逐步上升,但增速相对温和;五月中旬后,信用债ETF规模增长显著加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6月6日,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功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范围,工具属性更完善,对机构投资者(如银行、保险、基金等)的吸引力显著增强,规模增长再提速。

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对其成份券以及信用债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国盛证券主要关注两个特殊阶段,一个是建仓期,一个是规模快速增长期。

国盛证券假设以基金的募集起始日到上市日为“建仓期”来观察的话,由于8只基准做市ETF信用债募集到上市的时间内,利率整体是在上行期,但样本券整体的上行幅度是低于同等级同期限交易所公司债曲线及银行间中短票曲线的,具体来看,隐含评级AAA、AAA-、AA+的成份券分别跑赢同等级同期限交易所公司债曲线0.73bp、1.18bp、0.64bp;跑赢同等级同期限银行间中短票曲线0.94bp、1.48bp、2.40bp。且交易所公司债曲线长久期表现优于银行间中短票曲线。

信用债ETF规模的增长对信用债价格的正面影响在规模快速增长期表现更为明显,国盛证券观察2025年5月20日-2025年6月30日,样本券与交易所公司债曲线及银行间中短票曲线的表现,样本券各个等级期限均跑赢市场。

具体来看,隐含评级AAA、AAA-、AA+、AA、AA-的成份券分别跑赢同等级同期限交易所公司债曲线1.68bp、5.96bp、6.73bp、6.74bp、13.5bp;跑赢同等级同期限银行间中短票曲线3.03bp、5.43bp、6.63bp、7.33bp、13.5bp。这个阶段交易所公司债曲线表现明显优于银行间中短票曲线。

2.2利率上行期,ETF规模下降

由于目前市场上除了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外,仅存续3只信用债ETF,分别为公司债ETF、城投债ETF和短融ETF,他们的发行时间更早,可观察期更长。

其中短融ETF的规模变化更明显,国盛证券观察短融ETF规模与10Y国债收益率、3YAAA中短票收益率走势,发现两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在利率的明显上行期,短融ETF规模也会随之下降,如2022年底的赎回潮阶段、20249月底、今年年初的利率上行期,短融ETF规模均出现下降。因此,也要注意利率上行期,债券ETF规模下降导致对样本券的挤兑。


三、科创债ETF发展及影响展望


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前期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准备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这三类市场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

6月,证监会明确表示“加快推出科创债ETF”。10只科创债ETF于2025年6月18日申报,2025年7月2日下午,首批10只科创债ETF正式获批,于7月7日进行同步发行并“一日售罄”。

根据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历史经验,10只科创债ETF的成份券在其建仓期也有望迎来“超额”收益,目前市场已有行情提前反映。

展望后市,政策继续鼓励科创债的发行,科创债ETF规模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扩容,可关注建仓期及扩容期,其成份券的超额收益机会。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后。随后,沪深北三家交易所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同时,央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等待政策的进一步落地。

从样本券期限分布来看,长久期科创债占比或将提升。此前科创债发行期限以中短期为主,此次《公告》中提到,发行人可灵活设置债券条款,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

同时今年5月,沪深交易所降低了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的门槛,有利于继续提高科创债的流动性。5月,交易所放宽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券的门槛,发行规模≥15亿元,同时基准做市券的发行人范围扩大至主体评级为AAA级的所有发行人,证券公司科创债也纳入基准做市。

目前,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规模占其成份券的比重较高,因此其规模变化对成份券影响较为明显,截至2025年6月30日,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规模为1281.92亿元,成份券合计余额13945.89亿元,占比9.19%。

可关注建仓期及扩容期,其成份券的超额收益机会。另外,也需要关注在债市发生调整时,成份券超跌的风险。

目前10只科创债ETF分别跟踪3个指数,即中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 AAA 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个指数成分券剔除重复,合计828只,规模21058.15亿元。这其中部分成份券与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主要跟踪的两只指数,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或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的样本券重合。目前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或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共有成份券440只,合计规模13945.89亿元。其中3只科创债ETF跟踪指数和两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跟踪指数有231只成份券重合,余额约为8678.7亿元。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赎回负反馈超预期、测算假设可能产生的风险。


注: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7月10日发布的研报《市场的加速器——信用债ETF的影响》,分析师:杨业伟 S0680520050001 ;张明明 S0680523080006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