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指数跌个股,市场牛味消散?

市场早盘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个股涨跌参半,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972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39亿。

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15.jpg【行情分析解读】2025.7.14

 

市场早盘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个股涨跌参半,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972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39亿。

表面上看,大盘表现的还不错,稳稳站在3500点上方,但是最近几个交易日尾盘其实是跳水的,像是在给短期冲高的市场降温,不过从技术面看,近期市场全天的成交量保持的还行,说明资金在积极操作,但市场整体还没到全面爆发的阶段。现在5000多家上市公司挤在一起,活跃资金只能轮流照顾,板块之间的轮动节奏明显,今天涨科技,明天可能就轮到金融了,操作起来确实需要盯紧节奏。

从支撑位来看,3480点附近是关键位置,如果市场回调到这里,大概率会止跌反弹。短期看,非银金融和科技板块还是值得关注的方向,尤其是政策利好频出的科技赛道,资金关注度一直没降。不过现在市场体量太大,别说牛市,就连像样的普涨都很难实现,更多是结构性的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眼下适合采取“轻仓试错+分批布局”的策略,别一股脑追高,等市场震荡中出现低吸机会时再出手,控制好仓位节奏,避免被短期波动打乱心态。

·从板块上看小家电、地热能、电机板块今日领涨Web3.0、数字传媒、软件开发板块今日领跌。

·从资金上看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电网设备主力净流入华为、计算机、国产软件主力净流出。

·从指数上看机器人、龙头家电、高铁产业日涨幅居前金融科技、动漫游戏、软件指数日涨幅居后。

 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33.jpg

【技术面】

我们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

·周线图5周10周、20周均线分别金叉MACD指标金叉,红柱扩大,指标线运行于0轴方运行;KDJ指标金叉向上扩散,J值探BOLL通道开口收敛,股指在上轨附近运行。

·分析中期看只要量能保持在1.5万亿以上,就能顶着指数继续向上扩展空间,但是一旦量能下降,技术指标就可能触顶回调,所以目前量能很关键。

·日线图5日、10日、20日均线分别金叉MACD指标金叉,红柱缩短,指标线在0轴方运行;KDJ指标死叉向下扩散J值探BOLL通道开口扩散,股指在上轨附近运行。

·分析短期看各项技术指标虽然已经触顶,但是上方空间也在逐渐打开,只要量能保持住1.5万亿以上,上方空间就会继续缓慢打开,否则指数就可能马上回踩5日均线寻找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38.jpg

【基本面&消息面】

·国家医保局启动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创新药)

·财政部下达1.97亿元农业防灾救灾资金,支持7省灾后生产恢复。(农业)

·2025年半导体重大并购案例数创2020年以来新高,参与企业呈现“市值规模高、业绩成长性高、估值低”特征,机构预测15家公司净利润增幅有望超2024年。(半导体)

·今夏用电负荷预计同比增1亿千瓦,国家通过稳定煤炭生产、增加新能源供给、优化电网调节保障供应,南方电网新增变压器容量近300万千伏安。(电力)

·银行业上半年罚单超2700张,罚没金额7.89亿元。(银行)

·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明确,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发布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即纳入,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仍为“50万元资产+2年经验”。(科创板)


【估值面】

·上证指数:市盈率15.33,偏高估值;

·深证成指:市盈率27.27,正常估值;

·创业板指:市盈率33.29,偏低估值;

·科创50:市盈率137.77,偏高估值;

·沪深300:市盈率13.31,偏高估值;

·上证50:市盈率11.39,偏高估值;

·中证500:市盈率29.53,偏高估值。

 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31.jpg

【板块分析】

·汽车: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3.8%,累计半年销量突破1565万辆,增速比前几个月还稳了点,以旧换新政策确实帮了大忙,现在换购用户占私人购车的七成以上,说明消费升级成了主旋律。不过新能源车免购置税优惠下半年可能要退坡,这对市场情绪可能会有短期冲击,但长期看,插混和纯电技术的全球竞争力已经起来了,特别是中国品牌的增程式车型在海外缺充电桩的市场特别有戏。

技术面上,MACD柱状图还在正区间,布林带价格卡在中轨和上轨之间,均线系统短期多头排列,但5日线有下穿10日线的迹象,得盯紧支撑位。KDJ指标里的J值跌到低位,如果出现金叉可能是个短线机会。虽然指数没跌破前低,但箱体震荡格局明显,量能变化是关键信号。

从投资角度看,现在政策红利还在延续,叠加下半年新品密集上市,汽车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值得跟踪,重点可以关注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来的产业链升级,比如智能驾驶硬件、电池技术迭代这些方向。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24汽车.jpg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板块的热度还在攀升,主要得益于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欧盟刚出台的《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虽然增加了合规成本,但也为行业规范化扫清了障碍,尤其对像ChatGPT、Grok这类国际大模型的落地有直接推动作用。马斯克这边也不甘示弱,xAI的Grok 4刚发布就吹嘘是“全球最强AI”,还提到多模态处理能力,这明显是在为未来的应用场景铺路,比如结合机器人或自动驾驶。

从技术面看,板块整体趋势偏强,均线多头排列,MACD金叉状态维持,但KDJ已经进入超买区,短期回调压力不小,这种情况下,盲目追高风险较大,反而更适合在震荡中择机布局。可以关注两个方向:一是算力基础设施,毕竟AI模型迭代离不开硬件升级;二是政策导向明显的垂直领域,比如医疗、金融这类应用落地快的行业。策略上可以分批建仓,控制仓位,等政策红利和技术突破进一步发酵后再考虑加仓,同时留出部分现金应对可能的回调。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20人工智能.jpg


·半导体:从技术面看,半导体指数短期均线已经形成明显的上升趋势,MACD指标的红柱在持续拉长,说明上涨动能还在积累。布林带开口越张越大,股价在中轨和上轨之间来回震荡,虽然没突破,但整体趋势还是偏强的。KDJ指标的K值和D值最近有点靠近,而且出现了金叉的苗头,可能意味着底部支撑开始显现。不过最近K线图上阳线和阴线交替出现,说明多空双方都在试探,博弈感挺强的。

产业层面的积极信号也不少,近期上海的集微半导体大会上,不少国产设备和材料厂商拿下了技术突破的奖项,像安集微电子的高端材料、睿晶的光掩膜版这些,都是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再加上最近并购重组案例明显增多,尤其是围绕着设备、材料这些短板领域,感觉整个行业的整合力度在加大。这种“技术+资本”的双轮驱动,可能会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策略上可以先轻仓跟着趋势走,重点看看AI、新能源这些带动需求的领域,同时留意政策扶持的方向,比如设备国产化或者材料自给率提升的分支。

 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28半导体.jpg

【策略分享】

·今日入手:无。

·今日出手:无。

·准备入手:无。

·准备出手:中证证保、建筑材料、800医药、标普生物、越南市场、黄金概念。

 微信图片_20250714115935.jpg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主观交易思路的记录和自我留存,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