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建设10个以上高质量数据集,加强元宇宙产业培育,支持研发区块链核心技术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7年底,数据企业规模和数量双提升,建成10个以上行业数据服务平台,建设10个以上高质量数据集,打造10个具有国家、市级影响力“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初步建成京西数据要素高地。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等部门印发《石景山区数据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94a6967132901a382137e0d70141d74b.png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7年底,数据企业规模和数量双提升,建成10个以上行业数据服务平台,建设10个以上高质量数据集,打造10个具有国家、市级影响力“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初步建成京西数据要素高地。

  • 加快推动超智算项目和智能算力中心建设,打造石景山区算力调度服务中心。推进双智专网建设,依托超高速无线专网,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的数据传输。围绕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特色产业,聚焦现代金融、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居民消费、交通出行等领域,鼓励企业建设运营行业数据汇聚基础设施。
  • 建设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围绕科幻、元宇宙、游戏、电竞、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加强新赛道孵化培育,推进相关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建设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石景山片区),以首钢园北区为核心,拓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和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初步建成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聚焦独角兽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扶持一批典型数据要素企业。
  • 支持研发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核心技术,鼓励发展数据标注、资产评估等专业化服务,推动场景创新,促进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企业开展技术共享和项目对接。引导企业参加“数据要素×”大赛以及“数据要素×”示范场景评比,推动成果落地,形成“技术研发-数据流通-应用创新”生态体系。

据悉,去年12月,国家数据局正式批复同意北京创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今年6月,北京市印发《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夯实“数据基础制度”与“数据基础设施”这两大根基,打通数据从“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到“保安全”这四大价值释放环节,同时着力培育数据技术创新、数据要素服务以及数据产业发展这三大体系。

7262214cda3cd75f1a3b47b3ed399a2d.jpg

在政策的有力扶持下,石景山区将目光聚焦于数据、算法、算力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要素,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建设应用场景、持续优化发展生态,成功吸引了一批重点企业入驻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其中,首钢园作为石景山“两区”建设的核心区域,五年来始终秉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活力重塑”的发展理念。在这里,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落地生根,吸引了138家科幻元宇宙企业汇聚于此,逐步形成了以科幻产业为主导,人工智能、互联网3.0、航空航天等新质生产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正朝着千亿级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的目标加速迈进。

cae9ea754d94d95193bbb81b56a3f3b8.jpg

与此同时,一系列创新举措在石景山区相继落地。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正式揭牌成立;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投入使用;市级重点工程“超智算项目”启动,一期规划建设规模达3000P的算力中心;京西游戏创意产业联盟设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重点实验室以及光场成像等共性技术平台投入运行,为元宇宙技术的研发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文旅领域,石景山区同样亮点纷呈。沉浸式VR大空间科普体验项目——《祖国疆域·深空》在首钢园料仓精彩亮相。该项目借助前沿的5G + VR技术,打造出超高清沉浸式航天体验场景。展览以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为主线,通过逼真的太空场景模拟、互动式航天任务体验,让观众仿佛“亲临”火箭发射、太空漫步、空间站探索等震撼瞬间,直观领略中国航天的硬核实力。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