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上市银行半年度业绩快报亮相,中信证券:一季度或是年内业绩低点

当前来看,连续上涨的银行股估值水平如何?即将到来的中报季如何展望?

银行板块再度上扬,厦门银行涨超3%,齐鲁银行、杭州银行涨超2%,银行AH优选ETF(517900)涨0.55%,盘中持续溢价。

图片.png

消息面上,上市银行首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出炉。公告显示,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

当前来看,连续上涨的银行股估值水平如何?即将到来的中报季如何展望?

【横向对比其他传统行业,银行股估值水平如何?】

作为优质城商行的代表,杭州银行市场化程度高,2021年以来,ROE在始终保持在10%以上,领先优势明显。

图片.png

根据长江证券测算,目前2024年度银行业平均ROE为9.3%,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优质城商行预计未来三年ROE保持15%左右,行业整体估值仅为0.7倍PB。

长江证券认为,优质城商行以高ROE为核心优势。参考煤炭、家电、交运、公用事业等稳定型行业,ROE在10%左右,平均估值在2倍左右,对比之下银行业明显低估。对此,1xPB不构成估值约束,只是“心理门槛”。

图片.png

对国有大行而言,股息率和国债利差是核心定价因子。如果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将推动国有大行估值进一步抬升、股息率下行;如果国债收益率没有下行空间,那么需进一步确认盈利的稳定性。

对此,中信证券认为,贷款重定价的季节性因素叠加债市波动的阶段性影响下,预计一季度银行业绩增速为年内低点。随着息差趋稳、稳债市波动下降,结合银行策略调整到位,后续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逐步修复。

一季度或为银行业绩增速年内低点:

图片.png

【纵向对比历史,银行股估值在什么水平?】

从长期来看,银行股估值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2010年-2014年初,估值下行期;

2014年初-至2021年初,估值平稳期;

2021年初以来进入估值见底修复期。

图片.png

以银行AH指数为例,最新市净率为0.76倍PB,相比2021年7月的1倍PB,估值仍然收缩24%。

图片.png

当前银行股配置逻辑持续强化,其分红收益率性价比显著——

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310bps;

高于一年期理财产品收益192bps;

高于保险预定利率155bps。

图片.png

方正证券最新观点指出,在持续低利率环境中,当前银行板块行情某种意义上出现了“股息率>利率”(d>r)的持续推动力,即只要银行板块股息率高于无风险利率,则行情就可能继续延续。虽然也有对银行板块高股息率可持续性的担忧,但考虑到中国银行信用风险低、近年来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不断提高,前述“股息率>利率”的事实特征预计未来仍会延续。

目前A股上市银行目前平均股息率3.7%,银行AH指数的发布方股息率仍在5%左右,显著高于1.65%左右的十年期国债利率。


【月度AH价格优选策略——助力捕捉银行业阿尔法】

市场唯一横跨AH市场的银行AH优选ETF(517900)受资金高度关注,今年来资金净流入7.7亿元,份额增幅589%,增速在银行类ETF中位居第一。

资料显示,银行AH指数由中证银行指数及其中同时有AH上市的香港市场证券组成,采用AH价格优选月度证券类别转换策略,目前共有42只成份券。截至最新,港股银行股14只,权重40%,A股银行股28只,权重60%。简而言之,银行AH在中证银行指数基础上,在AH市场中优选“更便宜”的标的。

自2017年12月6日指数发布以来至2025年7月11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101.7%,相对中证银行指数超额收益26%

图片.png

统计区间:2017.12.6-2025.7.4。

银行AH优选ETF(517900)已正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这意味着ETF本身质地较优。此外,纳入两融后,ETF玩法进一步升级——上涨阶段,投资者可以融资买入银行AH优选ETF放大收益;下跌阶段,融券并卖出该ETF,赚取做空收益。

图片.png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价值重估!稀土板块暴力上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