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态势显著,结构性水牛暂歇!

市场早盘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下跌,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994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479亿。

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146_507.jpg【行情分析解读】2025.8.1

 

市场早盘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下跌,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2900只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994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479亿。

眼下大盘的短线支撑位已经下移到3550点左右,这里算是个安全垫,如果大盘能稳住,大概率会先反弹一波,不过得盯着成交量,如果放不出量,指数可能在3600点上方玩跳水,形成双顶结构,那就得提前设好止损线了。要是市场情绪突然回暖,放量突破3600点,那接下来的行情可能会像开了挂,但这种情况概率偏低。

板块轮动这块,非银金融和科技依然是主线。金融股是托底指数的“工具人”,券商、保险这些方向可以逢低布局,但别追高;科技板块的风口还没散,AI算力产业链已经涨得差不多了,高位股风险加大,不妨看看还在低位的国产芯片、半导体和机器人这些细分领域,补涨空间更明确。另外政策驱动的基建、资源类资产也值得留意,尤其是那些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行业,短期波动中藏着性价比。策略上建议保持灵活,轻仓试水热点,别把身家全押在单一方向,留好机动资金应对突发变盘。

·从板块上看物流、光伏设备、中药板块今日领涨;体育、地面兵装、石油石化板块今日领跌。

·从资金上看光伏设备、电力设备、中药主力净流入华为、高端制造、TMT主力净流出。

·从指数上看中证中药、光伏设备、汽车指数日涨幅居前5G通信、通信技术、动漫游戏日涨幅居后。

 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214_252.jpg

【技术面】

我们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

·周线图5周10周、20周均线分别金叉MACD指标金叉,红柱扩大,指标线运行于0轴方运行;KDJ指标金叉向上收敛J值探顶拐头BOLL通道开口扩散,股指在上轨附近运行。

·分析中期看只要量能保持在1.5万亿以上,就能顶着指数继续向上扩展空间,但是一旦量能下降,技术指标就可能触顶回调,所以目前量能很关键。

·日线图5日、10日、20日均线分别金叉MACD指标金叉,红柱缩缩短,指标线在0轴方运行;KDJ指标死叉向下扩散J值探BOLL通道开口扩散,股指在上轨下方运行。

·分析短期看指数跌破了10日均线,那么将向着20日均线下探去,估计指数会在20日均线处被接住,然后再寻求超跌反弹。

 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217_007.jpg

【基本面&消息面】

·《军事设施建设条例》施行,推动相关设施建设需求。(军工)

·国常会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速AI与传统产业融合。(人工智能)

·多部门协同制订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改造政策,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效率。(新能源汽车)

·英伟达回应称无“后门”,但国产替代预期升温,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商获资金关注。(芯片)

·光伏十大企业减产30%,多晶硅价格月涨30%+,发改委修订《价格法》打击低价倾销,行业盈利底部或已过去。(光伏)

·国轩高科中试线落地,锂价反弹20%,江西锂矿新政淘汰中小产能,锂电板块迎技术驱动修复。(固态电池)


【估值面】

·上证指数:市盈率15.51,偏高估值;

·深证成指:市盈率27.48,偏高估值;

·创业板指:市盈率35.36,正常估值;

·科创50:市盈率144.55,偏高估值;

·沪深300:市盈率13.19,偏高估值;

·上证50:市盈率11.36,偏高估值;

·中证500:市盈率30.42,偏高估值。

 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209_057.jpg

【板块分析】

·影视院线:从市场表现来看,暑期档票房数据亮眼,截至7月底已经突破55亿,尤其是《南京照相馆》上映不到一周票房就破7亿,直接冲进年度前五,这种观影需求的快速回暖,背后既有政策端的持续支持,也有消费复苏的自然驱动,行业供给端正在逐步恢复,头部公司业绩修复明显,这说明整个产业链的修复节奏在加快。

不过短期技术面存在调整压力,目前板块价格在布林带中轨附近震荡,均线系统密集粘合,说明市场暂时找不到明确方向,MACD柱状体持续缩量,快慢线开口收窄,意味着短期上涨动能可能不足,KDJ指标在高位聚拢,J值略低于K/D线,这种超买信号往往预示着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结合K线图的箱体震荡形态,板块短期内大概率会进入消化获利盘的阶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现在更需要耐心观察,如果市场能维持在中轨上方震荡,时间换空间的蓄势过程可能带来新的机会;但一旦跌破中轨支撑,不排除出现新一轮调整。建议关注政策动向和行业数据变化,比如后续重点影片的排片情况、观影人次的持续性,以及上下游企业的业绩修复节奏。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154_636影视院线.jpg


·游戏:游戏行业的政策端和市场端都传来不少利好消息,先看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游戏收入1680亿,用户规模突破6.79亿,双双创历史新高。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版号发放节奏明显提速,7月一口气批了134款游戏,国产版号数量同比涨了19%,供给端压力缓解直接给行业注入了新活力;二是暑期档成了厂商发力的重点窗口,不少新作集中上线,像RPG、社交类游戏在剧情设计和社交体验上更接地气,用户粘性明显提升;三是出海这块持续亮眼,海外收入同比增11%,特别是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本地化做得好的产品开始显现长线价值。

从投资角度看,目前游戏板块的估值相对合理,尤其是头部公司相比海外同行还有溢价空间。短期来看,政策红利和技术升级会继续支撑行业增长。不过要注意,市场情绪有点过热,技术指标显示短期追高风险在累积,建议关注中报业绩兑现能力较强的标的,同时留意后续政策动向。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200_353游戏.jpg


·体育:近期体育产业的热度持续攀升,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让这个赛道值得关注,随着各地赛事活动密集落地,比如湖南即将启动的“湘超联赛”和成都的世界运动会,体育与教育、旅游的深度融合正在释放新活力,这类赛事不仅能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还能带动周边消费,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未来几个月相关产业链的活跃度可能进一步提升。

从消费端看,健康意识的普及让运动需求从“偶尔锻炼”转向“日常习惯”,尤其是功能性鞋服和智能装备的需求增长明显,政策端对体育消费的扶持力度加大,叠加冰雪运动、户外运动等细分领域的景气度上升,终端市场韧性较强。投资者可关注布局多元场景的国潮品牌,尤其是能结合科技元素的企业,这类产品既有差异化竞争力,又能适应消费升级趋势。

技术层面,体育板块的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MACD红柱持续扩张,说明资金参与意愿较强,虽然短期指标出现超买迹象,但若成交量能有效放大,突破前高后有望开启中期行情。当前回调可能是机会,建议优先选择受益于赛事经济、体教融合及科技赋能的细分领域,静待市场释放更多增长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204_731体育.jpg

【策略分享】

·今日入手:无。

·今日出手:无。

·准备入手:基本面50。

·准备出手:无。

 微信图片_2025-08-01_125211_710.jpg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主观交易思路的记录和自我留存,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