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概念股领涨,指数低开高走!七部门新政瞄准新技术突破

关注+点赞+评论=你的支持

【盘面分析】

全球金融市场仍然是共振的行情,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说:“外围市场不断创出历史新高,A股市场哪怕是做双头,一定会去突破去年10月8日的最高点!”这也是为什么7月初牛哥就一直在说去年高点突破前,市场再难做也不要离场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机构资金产生分歧,大资金中的“看客”越来越多,而普通投资者开始“加杠杆”上融资盘,现在的两融杠杆已经赶超2015年大牛市了,然而现在是不是大牛市呢?现阶段依然谨慎看多,在分歧转一致后可能会迎来新的行情!

 

骑牛看熊发现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出未来5 年的建设目标,为脑机接口产业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总体目标到2027 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 至3 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近两年,国内脑机接口政策频出,地方性鼓励政策和医保接入政策等都在鼓励脑机接口产业的商业化落地,建议可以积极关注脑机接口产业链相关公司。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两市开盘红盘个股千余只,题材板块方面人脑工程、风电设备、航海设备等板块表现较强,云服务、智谱AI、Sora等板块表现较差。脑机接口概念股开盘走强,创新医疗4天3板,际华集团、倍益康等多股涨超5%,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商业航天概念延续强势,上海港湾2连板,飞沃科技、航天智装等多股涨超10%,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日官宣,北京时间 2025 年 8 月 6 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反复活跃,英维克涨停创历史新高,强瑞技术涨超10%,硕贝德、思泉新材等多股涨超5%,英伟达GPU,及云厂商自研ASIC芯片共同驱动液冷市场快速增长,2025-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大约分别为354/716/1082亿元,2027年有望突破千亿市场空间。

 

数字货币概念股震荡反弹,雄帝科技涨超10%,楚天龙、东港股份等多股涨超5%,RWA注册登记平台7日正式在香港上线,同日Web3.0三项标准立项,包括《RWA代币化业务指南》《RWA代币化技术规范》。医疗器械概念股再度拉升,利德曼、麦澜德等多股涨超10%,尚荣医疗涨停,乐普医疗、美好医疗等多股涨超5%,近来高层多次明确提出“反内卷”、“集采优化不再唯低价论”等原则,支持创新药械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拐点信号明确,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和业绩有望迎来修复。

 

 

大盘:

1.png

创业板:

 2.png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五在5日线之上继续盘整,成交量依然是缩量态势,这也预示着调整依然没有结束。从7月份A股开户数同比大增71%可以看出,外围资金对于当前市场的赚钱效应较为认可,场内融资余额逼近2万亿,市场呈现“场外资金跑步入场,场内资金加杠杆”的苗头,赚钱效应已经成为指数的主要主导力量。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64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五水下震荡为主,反弹力度较差,仍然是受制于5日线与10日线,市场热点规律性越来越差,这也导致了做盘难度不断提升。观察监管层对于市场上行的节奏的态度,目前位置建议多单继续持有,场外投资者可继续关注调整之后的买入机会。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350点之上稳住。

 

 3.png

【淘金计划】    

大盘震荡向上并站上3600点关口,市场情绪随之回暖。前期调整更多是连续上涨后的阶段性休整,而非趋势逆转。政策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各路资金加速流入资本市场,AI、机器人与创新药等领域新动能不断积聚,科技成长主线的中期逻辑仍被看好。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建议,利用震荡窗口布局低估值成长领域,重点关注军工、AI应用、风电等泛科技方向,把握“高切低”的配置机会。

 

题材板块中的人脑工程、风电设备、医疗器械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云服务、工业软件、智谱AI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 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1)创新脑信号传感元件,从材料和工艺等层面提高脑信号感知能力。2)突破关键脑机芯片,主打高性能、低功耗的采集、处理、通信芯片。3)夯实软件工具底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解码过程和多模态数据集成上。完善脑信号编解码软件,开发专用控制交互软件,并构建专用操作系统和通用软件平台,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脑机接口下游应用市场潜力大。脑机接口(BCI)是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实现信息交互的新型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预警、诊断、治疗和功能增强等医疗领域及消费、工业等非医疗领域。麦肯锡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 年达到400 亿美元,2040 年达到1450 亿美元。

 

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为主的市场规模2030 年预计为150 亿,2040 年为850 亿;以情绪评估与干预为主的医疗消费市场规模2030 年预计为250 亿,2040 年为600 亿。其次脑机接口有望取代传统应用带来市场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当前全球神经药物类市场规模达上千亿美元,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药物替代方面具有潜力。此外脑机接口技术还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市场具有较大潜力。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 公司已于2023 年获得FDA 批准启动基于人体的脑机接口试验,目前已有7 名患者完成植入手术并恢复良好。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实力显著提升,强脑科技已有多款非侵入式产品上市,2025 年6 月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多地加码政策支持,脑机接口医保定价落地有望加速商业化2025 年以来多地密集发布政策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北京发布《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 年)》,目标2030 年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上海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 年)》,目标2030 年前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广东省提出加快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类器官等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四川印发《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 年)》,目标2030 年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开展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3000 例/年。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8月8日收评&复盘#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