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观察 减肥药不如“减费药”。
一家亏损中的企业想要扭亏,通行的路径往往是开源节流,如果开源无法实现,此时节流便成为了唯一答案,连一些创新型企业,最后都不得不选择了这样的思路。
8月22日晚间,常山药业就交出了一份充满矛盾的半年报。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4.92亿元,同比下降13.4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至2908.9万元,同比上升37.98%。营收下降亏损收窄,这正是来源于企业相对极端的费用控制。
图源:公司公告
分季度看,第二季度业绩表现更为糟糕。公司单季度营业总收入2.33亿元,同比下降14.83%;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287.16万元,同比下降322.67%。这种大幅下滑表明公司经营状况可能在恶化。
从业务构成来看,水针制剂收入为2.33亿元,占总收入的47.47%,毛利率为29.87%;肝素原料药收入为1.93亿元,占总收入的39.24%,但毛利率为-8.66%,处于亏损状态。
常山药业亏损收窄的背后,是公司对三项费用的极端压缩。
最显著的是销售费用的削减。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仅1043.82万元,同比暴跌65.43%。公司在财报中解释,这源于集采导致营销策略改变。
管理费用也同比下降14.43%至5198.69万元,公司称原因是招待费及水电费降低。财务费用减少9.51%,主要则得益于汇兑收益增加。
整体来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04亿元,三费占营收比21.19%,同比减少12.23%。这种费用压降虽然短期内改善了利润表现,但可能对公司的长期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作为市场关注的减肥药概念股,常山药业的研发投入情况令人担忧。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768.83万元,同比下降30.13%。
公司解释,研发投入减少是因为“研发项目直接投入减少”。具体来说,是“部分项目进入临床后期直接投入减少”。研发费用率仍维持在7.67%的较高水平。
常山药业的核心创新药产品艾本那肽是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025年6月,艾本那肽用于减重的临床试验获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少数同时覆盖糖尿病与减重领域的GLP-1药物。
然而,艾本那肽的上市进程并不顺利。艾本那肽注册上市许可申请于2024年4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目前处于专业审评阶段。该药品当前的评审停留在暂停状态,当然根据公司所言,创新药专业审评阶段出现暂停,属于正常现象。
如此大幅度的减费策略,部分原因来自常山药业的债务压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流动比率仅为0.79,显示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公司的有息负债高达24.61亿元,同比上升2.95%,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53.42%,债务压力较大。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仅为10.07%,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仅为1.43%。
与此同时,常山药业的传统肝素业务正面临持续挑战。
2024年,公司主力品种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销量持续下降,其他低分子肝素制剂销量尚未达到较大销售规模。受肝素集采政策影响,毛利大幅下降,加之计提存货减值导致公司仍然有一定亏损。2025年上半年,这种困境仍在延续。肝素原料药收入的毛利率为-8.66%,处于明显亏损状态。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应对国内困境。肝素钠注射液等制剂获坦桑尼亚、白俄罗斯等国注册证,推动制剂出口收入同比增21%至4482.93万元,占营收9.1%。
当前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已经通过欧盟GMP认证,为进入欧美市场奠基。但国际市场竞争同样激烈,这些举措短期内难以扭转业绩下滑趋势。
不可否认,常山药业创新药与传统业务双轮驱动的战略相当美好,但在执行层面,公司仍面临诸多挑战。
艾本那肽上市时间与上市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表现的不可控性,都阻挠了公司彻底转型的脚步。传统业务被动在下滑中收缩成本的处境,也让企业的操作空间不大。
投资者也在关注公司能否真正实现扭亏为盈。有机构问道:“公司在1月份公告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请介绍一下2024年的肝素业务经营情况,以及2025年的业务发展?”
公司回应称:“2025年,公司将把推进制剂海外注册工作作为重点工作,2024年公司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已获得欧盟GMP认证,公司正在推进一些欧盟国家的注册,未来希望能够逐步增加制剂出口销售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