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代煤的“山东困境”:煤电越减越多,光伏装机多、发电少

山东样本折射出中国能源转型之难。

山东是传统用能、用电大省,也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新能源大省,仅风光新能源装机目前就已接近1.3亿千瓦。

pic_01.jpg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走在中国能源转型前列的排头兵,近年来却深陷在煤电装机越减越多、过度依赖煤电、新能源装机量大发电量不足的困境之中。

2020年底,山东有约1.1亿千瓦的煤电装机。到了2024年底,山东的煤电装机仍高达1.15亿千瓦左右。

另一方面,1.15亿千瓦的煤电装机,仅占山东总装机的约50%,但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却高达83%。这一比例远高于64%的全国水平。

山东的能源转型困境,为全国的能源转型敲响了警钟。伴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大规模增长,煤电依赖症却迟迟得不到有效治疗。这或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以及双碳进程的主要阻碍,个中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越减越多的煤电

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火电装机为11470.5万千瓦,对外公布的煤电装机约1.09亿千瓦。事实上,彼时,山东气电装机连火电零头的400万千瓦都不到。

也正是在2020年底,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了“3060双碳目标。双碳的实现路径,在电力领域主要是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新能源逐步代替煤电。

双碳目标对外宣布后,全国各地、各部门纷纷响应,并提出具体措施。比如,国资委向电力央企下达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的目标。截至目前,电力央企们都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

山东是全国的煤电装机第一大省,电力行业碳排放占全省碳排放的44%以上,转型压力较大。山东省也在十四五规划中设定了能源转型目标——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底,山东要将煤电装机降到1亿千瓦左右。也就是说,5年砍掉近1000万千瓦的煤电装机。

山东省削减煤电计划采用的路径,是大批关停燃煤自备电厂,特别是30万千瓦以下的煤电机组,并要求供电煤耗降至295克标准煤/千瓦时左右。到2030年前,山东省计划淘汰约60%的中小煤电机组。

pic_02.jpg

515日,山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

那么,5年期限将至,山东省削减煤电装机的目标,实现得怎么样了呢?

据山东省统计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山东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1559.7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48.3%。那么,据此推算,山东省火电装机为12373.4万千瓦。

火电由煤电、气电两部分构成。根据山东省2022年印发的《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等八个行动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山东在运燃气机组规模将达到800万千瓦。照此推算,截至2024年底,山东气电尚不足800万千瓦。据此计算,截至2024年底,山东煤电装机在1.15亿千瓦左右。

对比2020年底山东对外宣布的1.09亿千瓦煤电装机,山东的煤电装机是越减越多了。

难治的煤电依赖症

山东煤电装机为何会越减越多?

原因之一是中小燃煤机组削减乏力。山东省中小燃煤机组虽然装机容量仅占总量的20%,却承担了全省80%的供热需求。如何在削减煤电的同时保障民生供热,是一个需要精细考量、稳妥推进的问题。

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山东对煤电发电的依赖度很高。这从煤电与新能源电力的对比中可以看到。

事实上,山东是为数不多的新能源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省份。在新能源装机方面,东部省份中,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只有西北的新疆、内蒙,新能源体量可比肩山东。截至2024年底,山东风光新能源装机突破了1亿千瓦。

另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截至20256月底,山东省风光新能源装机总量已达1.23亿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9.63%。其中,光伏装机9118.36万千瓦、风电2740.85万千瓦,两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山东的新能源装机增长如此之快,但其利用效率却堪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山东总发电量为6055.9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5056.8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占比约为83%。风电发电量为541.1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212.9亿千瓦时,两者合计754亿千瓦时,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为12.4%

pic_03.jpg

2024年各省发电量及其构成(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山东的煤电发电量占比过高,电力保供的压力使得政府决策部门根本无法过于激进地削减煤电。

山东的煤电依赖症,也凸显出新能源装机多、电量少的问题。如果山东的新能源发电量能与装机规模相匹配实现高速增长,那么山东大刀阔斧削减煤电就不存在任何障碍了。

结语: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道阻且长

山东绿电代煤面临的困境,折射出的是全国能源转型的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对煤电的过度依赖,必须先解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除了装机数量的增长,提升发展质量更加重要。

202251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制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了7方面21项具体政策举措。

在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上,《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在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

这些措施的提出,为全面、系统的提升新能源发展质量开出了药方,贯彻执行的力度决定着新能源产业的未来。

新能源电源装机一路高歌猛进,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深层次矛盾暴露无遗,这需要更高层面、更大力度的化解。让新能源的装机量转化为发电量,让煤电符合规律、自然而然地退出历史舞台,能源转型才算走上阳关大道。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