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三重红利”赋能 中期分红172亿元,估值兼具弹性与安全边际

中国平安的“渠道改革、产品和服务、科技研发”三重红利持续释放,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并以高额中期分红的形式回馈投资者。良好预期下,不仅市场资金在积极增配,且券商研究机构也给出了“增持”和“买入”评级。

中国平安的“渠道改革、产品和服务、科技研发”三重红利持续释放,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并以高额中期分红的形式回馈投资者。良好预期下,不仅市场资金在积极增配,且券商研究机构也给出了“增持”和“买入”评级。

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

8月26日晚,中国平安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总营收5001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

在8月27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中国平安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付欣表示,上半年受并表平安好医生、一次性会计处理-34亿元,在港股市场发行可转债、股价上涨导致可转债估值短期下降,以及投资端配置股票的“资本利得”不计入当期利润的综合影响,上半年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有所下降。

付欣表示,“无需过度关注因投资波动导致的短期利润变动,建议更多关注营运利润”,她指出,无论是发行可转债、还是并表平安好医生等工作,均会推动平安中长期的稳健发展。

平安集团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在上半年保持稳健经营,持续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达到223亿元,同比增长39.8%,在过往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速进一步提升;个人客户数达到2.47亿人,同比增长1.8%。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同比增长0.6%;产险综合成本率达95.2%,优化幅度为2.6个百分点;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3.1%(非年化),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近十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1%。

付欣指出,“在整个保险行业中,这个投资水平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渠道、业务、科技”三重红利赋能

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平安集团持之以恒的业务和渠道转型、对科技研发的重金投入。中国平安副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平安的渠道改革红利、产品和服务红利、科技赋能红利是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渠道端,过往传统寿险行业主要依赖人力渠道的粗放扩张。中国平安多年前就提出“渠道多元化”战略,在深度优化调整代理人团队的同时,重点开拓银保渠道、社区网格金融渠道,并正在结出硕果。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3.9%,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

产品端,中国平安以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为目标,打造了“到线、到店、到家、到企”的“四到”医疗养老服务与“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服务,差异化优势持续赋能保险主业。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平安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的100%合作全覆盖,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的比例接近七成。

科技端,中国平安以自身在金融垂直行业的深厚禀赋,自研大模型总数达到67个,今年新增14个,有效赋能一线销售队伍。仅辅助销售一项,上半年AI智能体辅助销售661.57亿元,对需求分析、个性化推荐、话术支持等各项业务需求提供有效支持。

立足当下,在深度老龄化的大趋势下,郭晓涛指出,“银发经济将成为非常有潜力的广阔赛道,寿险行业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平安半年报也显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的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中国平安多年前就布局“保险+医疗/养老/健康”的差异化增值服务模式,契合客户的财富配置、医疗养老需求,将继续驱动业务和业绩的高速增长。

估值提升空间明确  机构积极看多

稳健的业绩、优秀的资产,为提升投资者回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平安有着悠久的高分红传统,年度分红规模连续13年保持增长。今年中期,中国平安现金分红总额达172亿元,每股派发股息0.95元,同比2024年中期分红金额增长2.2%,股东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正如付欣所说,“我们平安的管理层始终秉持这样一个信念——‘始终做好股东的打工者’”。

投资者特别是各类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纷纷增配中国平安。以公募基金为例,Wind显示,公募基金持有的平安A股占流通盘的比例从一季度末的10.46%提升至二季度末的11.51%,成为推动中国平安股价走高的重要力量。自4月8日市场再次上涨以来,中国平安A股涨幅达24.35%(复权),股价上升空间已经打开,复权价有望冲击2020年末的历史高点。

多家券商机构在最新研报中也积极看好平安未来发展,给予了“增持”或“买入”评级。譬如申万宏源在研报中表示,中期视角下建议重视中国平安低配、高股息、负债端高成长及风险出清的战略定位。考虑到近期权益市场的亮眼表现,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65.48亿元/1505.76亿元/1736.70 亿元。

交银国际则表示,公司FVOCI投资资产占比达58%,在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资产会计分类原因使股票公允值变动在盈利中未充分体现。上调新业务价值增速预测,预计公司综合投资收益仍受益于股票市场向好态势,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73港元。

Wind显示,中国平安A股当前PB(LF)为1.1322,远低于2018-2020年2倍PB(LF)以上的估值,当前估值的弹性与安全边际兼备,堪称“进可攻退可守”。

付欣充满信心的表示:“平安当前估值还是非常非常低的,估值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附图  中国平安A股2018年以来PB(LF)走势

数据来源:wi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