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动能充沛,后市延续可期?

市场早盘集体上涨,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1.8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70亿。

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26_306_11.jpg【行情分析解读】2025.8.29

 

市场早盘集体上涨,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1.8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70亿。

这波科技股的涨势确实有点疯长的味道,感觉像是踩着火箭上天,其实想想看,这种行情跟当年互联网+爆发时挺像的,大家都不太看财报和市盈率,就盯着题材热度追涨,现在市场情绪已经起来了,就算明知道有些标的估值偏高,但资金就是愿意给故事溢价。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时候老想着靠基本面分析来卖点筹码,大概率会踏空,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是看K线图觉得涨太高了,结果一卖就跌回去一半。与其反复纠结,不如顺势而为,毕竟现在整个市场都在给科技成长股打高估值。倒是要注意下周中旬前后,如果市场出现明显缩量,或者热点突然切换,可能意味着这波行情要开始震荡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眼下重点还是放在科技主线,特别是那些业绩能跟上股价节奏的细分领域。

·从板块上看电池、新能源车、储蓄板块今日领涨;半导体、职业教育、信创板块今日领跌。

·从资金上看新能源车、电池、碳中和主力净流入华为、中特估、TMT主力净流出。

·从指数上看新能电池、CS电池、CS新能车日涨幅居前中证半导、科创芯片、半导体材料设备日涨幅居后。

 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32_312_11.jpg

【技术面】

我们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

·周线图5周10周、20周均线分别金叉MACD指标金叉,红柱缩短,指标线运行于0轴方运行;KDJ指标金叉向上收敛J值拐头BOLL通道开口扩散,股指在上轨附近运行。

·分析中期看指数已经走出了十字星,来到了多空关键时刻,只要量能保持在2.5万亿以上,就能顶着指数继续向上扩展空间,但是一旦量能下降,技术指标就可能触顶回调,所以目前量能很关键。

·日线图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MACD指标金叉,红柱缩短,指标线在0轴方运行;KDJ指标死叉向下扩散J值探BOLL通道开口扩散,股指在上轨下方运行。

·分析短期看大盘跌破5日均线后,这条均线成为了压力线,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下方的10日均线将成为第一道支撑,指数连续跳空下跌的概率不大,后面的话想低位补仓,还是要看5日均线,没法收复就不能太激进的入场。

 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35_314_11.jpg

【基本面&消息面】

·国内科研团队成功实现脑机接口技术对脑深部肿瘤边界的精准定位,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全新解决方案。(生物医药)

·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NAND Flash存储芯片产业营收环比增长22%,行业库存去化完成,价格止跌回升。(半导体)

·国内三大运营商计划年内推出千元级直连卫星手机,卫星通信终端出货量预计突破5000万台,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爆发。(卫星通信)

·北交所192家披露半年报的公司中,168家实现盈利,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细分领域龙头营收增速中位数达35%。(专精特新)

·上半年国内宠物食品企业营收平均增速达25%,功能性宠物食品、冻干零食等细分品类渗透率提升至38%。(宠物经济)

·国内企业成功研发卫星通信专用SOC芯片,量产成本降至百元级,推动消费电子、物联网终端搭载卫星功能。(消费电子)


【估值面】

·上证指数:市盈率16.61,偏高估值;

·深证成指:市盈率29.43,偏高估值;

·创业板指:市盈率38.84,正常估值;

·科创50:市盈率190.11,偏高估值;

·沪深300:市盈率14.10,偏高估值;

·上证50:市盈率11.93,偏高估值;

·中证500:市盈率33.54,偏高估值。

 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31_311_11.jpg

【板块分析】

·稀土:工信部新规明确要求稀土开采和冶炼必须纳入总量管控,相当于给整个产业链装上了限流器,这种强监管不仅堵住了非法走私的漏洞,还让合法企业的资源话语权变得更重。从市场反应来看,稀土价格8月以来平均涨了10万/吨,说明供需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供应端收紧叠加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下游需求爆发,价格中枢上移是大概率事件。

技术面看,稀土指数的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MACD红柱持续放量,这些信号都在暗示趋势还没走完。虽然KDJ指标已经进入超买区,但布林带开口还在扩大,说明主力资金并没有松手的意思。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短期波动不必过度纠结,关键是要盯住两个核心变量:一是海外稀土管制政策是否会进一步加码,二是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能否突破临界点。如果这两个变量继续向好,稀土板块的盈利弹性还有很大想象空间。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29_309_11稀土.jpg


·机器人:英伟达刚推出的新一代计算平台Jetson Thor,直接瞄准了物理AI和机器人开发领域,这种硬件升级对行业来说是个强信号,意味着机器人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尤其在工业场景中,端侧设备的算力增强后,对云端依赖的降低会直接降低运营成本。政策面也明显在加码,国务院的“人工智能+”文件明确提到要推动智能终端普及,目标到2030年覆盖90%以上领域,而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核心载体,未来在技术、基建、法规等环节都有望获得系统性支持。

从技术面看,机器人指数目前的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短期、中期、长期指标都保持一致的上行方向,说明市场资金认可度高。MACD和布林带指标也显示趋势尚未走完,虽然KDJ指标接近80值,但还没到超买区,短期波动可能加大,但整体方向仍偏多。

策略上如果指数回调到20日或30日均线附近,可以视为机会,持有者无需恐慌,但需注意设置止损线控制风险。长期看,行业处于商业化前夜,政策与技术共振下,后续大概率会有持续性机会,但节奏上需耐心等待调整窗口。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28_308_11机器人.jpg


·通信:工信部明确要加速卫星互联网布局,尤其是低轨卫星通信这块,简单说就是国家要推动卫星网络覆盖全球,解决偏远地区上网难的问题,甚至为6G做准备。国内像“星网星座”“千帆星座”这些大项目已经在快速推进,未来十年要发射上万颗卫星,行业爆发是早晚的事。

从市场角度看,通信板块目前走势挺稳的,均线全线上扬,价格在均线上方徘徊,说明主力资金看好长期前景。技术指标也挺配合,MACD红柱还在扩张,布林带开口持续放大,虽然短期有点超买,但整体趋势没变。现在这个位置,短期震荡消化浮盈是大概率,但回调空间有限,反而可能是加仓机会。

投资方向上,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这些环节最受益,毕竟卫星数量激增,制造端需求会最先体现,而发射成本下降也带来降本空间。另外卫星互联网落地后,地面基站、终端设备的需求也会同步增长。政策和行业双重驱动下,这些方向的中长期逻辑更扎实,短期震荡不妨碍布局。

 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31_310_11通信.jpg

【策略分享】

·今日入手:无。

·今日出手:无。

·准备入手:无。

·准备出手:无。

 微信图片_20250829124034_313_11.jpg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主观交易思路的记录和自我留存,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