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A股市场以震荡走势完成8月收官,三大指数集体创下阶段性新高。沪指站上3800点,创近10年新高,月涨幅近8%;深证成指累计涨超15%,创业板指飙升24%,科创50指数大涨28%,北证50指数涨超10%。全月超4000只个股收涨,14只非次新、非ST股涨幅超100%,市场呈现“指数稳、结构活”的鲜明特征。
今日盘中,创业板指在宁德时代等权重股带动下一度大涨近4%,尽管随后震荡回落,但全月24%的涨幅仍领跑市场。宁德时代凭借33.33%的半年报净利润增速,股价单日涨超10%,带动锂电池板块掀起涨停潮。杭可科技、德瑞锂电、中科电气等20余只个股涨停,国轩高科、璞泰来等实现10%涨停。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超50%,叠加“金九银十”销售旺季预期,行业景气度攀升;固态电池量产进程明确,2026年试产、2027年量产的规划提振市场信心;“反内卷”政策遏制锂资源领域无序竞争,推动技术升级与差异化创新。
8月A股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杠杆牛市后新高。机构力量成为主导,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主动权益公募基金平均业绩跑赢沪深300指数,电子、医药、电力设备等板块获超配。
北向资金本月累计净流入185亿元,重点布局科技、制造与消费板块。半导体、智能制造行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5%,消费类板块(食品饮料、医药、家电)成交环比小幅上升,显示资金对核心资产的长期信心。
8月A股市场以指数创新高、个股结构性分化完成收官,彰显出我国资本市场在深化改革与产业升级背景下的韧性。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机构资金主导地位巩固,市场有望延续“科技+资源”双轮驱动格局,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配置机遇。
科创50月内飙涨28%领跑A股
今日,A股市场以震荡分化完成8月收官,但科创50指数以28%的月涨幅独占鳌头,远超同期沪指(8%)、深证成指(15%)和创业板指(24%),成为市场结构性行情的“领航者”。全月科创板个股涨幅中位数达35%,寒武纪、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股价翻倍,硬科技赛道以“高成长、强韧性”特征,重新定义资本市场核心资产逻辑。
8月科创50指数累计上涨28%,不仅刷新单月涨幅纪录,更突破1500点关口,创下指数发布以来的历史新高。其强势表现背后,是半导体与人工智能(AI)两大硬科技赛道的全面爆发。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晶圆代工企业订单激增,受益于美国对进口芯片加征100%关税倒逼国产替代加速,以及国内新能源汽车、AI算力需求爆发。中芯国际8月股价大涨120%,市值突破万亿,成为科创板首只“万亿科技股”。
寒武纪凭借思元系列AI芯片量产,股价单月飙涨210%,取代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其市盈率虽超300倍,但机构仍看好其在全球AI竞赛中的卡位优势。此外,海光信息、龙芯中科等芯片设计企业月涨幅均超50%。
8月中旬,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明确支持科创板企业并购重组、再融资,并优化股权激励制度。这一“科创板2.0”政策礼包,进一步点燃资金对硬科技板块的配置热情。
科创50的爆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我国产业升级与全球科技竞争的缩影。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持续升级,倒逼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加速突破。科创板企业已覆盖光刻机、EDA软件、先进封装等“卡脖子”环节,成为自主可控的核心载体。
全球人工智能竞赛进入“算力军备赛”阶段,科创板企业凭借在AI芯片、服务器、算法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表示:“AI算力需求每3-4个月翻倍,这为国产芯片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政策与资本双重赋能:科创板设立五年来,已汇聚600余家硬科技企业,总市值超8万亿元。其“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优先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等制度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资本平台。
科创50的独占鳌头,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硬科技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科创板有望诞生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芯”“中国脑”,为投资者分享时代红利提供历史性机遇。
A股半年度整体业绩亮眼
随着2025年半年报披露进入尾声,A股市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已有3969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2381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60%,净利润总额突破2.8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的公司达2381家,占比60%;增幅超过100%的公司有210家,超过500%的有66家,甚至出现净利润同比暴增超20倍的极端案例。
极米科技车载投影业务放量,净利润同比增2062.34%。公司多款车型搭载的车内后排投影产品交付,推动业绩爆发。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高速扩张,净利润同比增50358.8%,以8.7亿元净利润成为“增长王”。牧原股份生猪养殖成本下降,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增952.92%,展现农业龙头的韧性。
从净利润规模看,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电信、中国石化等公司位列前五,其中中国移动以842亿元净利润居首,彰显蓝筹股的稳定价值。
行业分化显著,硬科技领涨,消费复苏助力。半导体行业尽管面临高研发投入压力,但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和AI算力需求激增,部分企业业绩逆势增长。寒武纪AI芯片量产,股价逼近贵州茅台,市值突破5000亿元,成为科创板“新王”。中微公司:净利润同比增48%,第二季度环比增120%,刻蚀设备订单饱满。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温,黄金价格攀升,推动相关公司业绩大增。紫金矿业净利润232.92亿元,同比增54.41%,铜、金产量创新高。山东黄金净利润28.08亿元,同比增102.98%,受益于金价上涨与资源整合。
大消费类股票在市场波动中展现韧性,农林牧渔行业则因成本下降与需求回暖,业绩显著改善。牧原股份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2.1元/kg,净利润同比增952.92%。贵州茅台营业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9.1%,基酒产量稳中有升。
在已披露半年报的公司中,1624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占比超四成。钢铁行业包钢股份通过优化采购与生产效率,降本8.2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39.99%。煤炭行业宝泰隆新材料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显著降低传统业务成本。
2025年A股半年报以“六成公司净利增长、头部企业业绩爆发、长期资金加速入场”为特征,展现了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下的韧性。随着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的深度改革,A股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硬科技与消费蓝筹的共舞,或将开启新一轮长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