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海经信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上海市元宇宙新赛道优秀创新产品征集遴选工作的通知。
征集范围围绕工业、教育、医疗、文旅等行业领域需求,征集遴选一批技术先进、应用效果良好、具备行业特点和推广价值的优秀元宇宙创新产品。
其中,创新产品包括2022年7月及以后发布的用于元宇宙场景建设的XR眼镜、体感设备、力反馈设备、3D引擎、数字人生成工具、XR内容平台、云渲染行业平台、元宇宙社交平台等软硬件产品。各单位创新产品最多申报2个。
在支持推广方面,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优秀成果集加强宣传,在相关行业应用中予以重点推广,并通过场景开放、投融资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等形式对符合条件的有关项目予以支持。
近年来,上海坚定不移地聚焦元宇宙这一新兴赛道,坚持虚实融合、以虚拟技术推动实体发展、以虚拟技术强化实体经济效能的发展思路,不断培育并壮大新的发展动能。
目前,上海在元宇宙产业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在硬件制造方面,已汇聚了20余家XR终端制造企业;在核心元器件生产上,光学模组、空间计算芯片等产能占据全国40%以上的份额;在基础工具领域,引育了全球顶尖的3D引擎、数字孪生平台等企业;在应用层面,于工业元宇宙、数字人交互等领域培育出多个独角兽企业。同时,上海通过“场景驱动”和“成果遴选”的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800余家企业开展协同创新。
为推动元宇宙领域的标准化建设,5月17日,上海市元宇宙技术与应用评定委员会正式成立,来自五个领域的65位专家入库。8月21日,该评定委员会在浦东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专家会议,与会专家审议通过了元评委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合作模式,并就《元宇宙成果分类及价值潜力评价规范》标准草案展开讨论。
在体育与文旅领域, “前滩东体元宇宙-元上东体”项目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出沉浸式的体育空间,用户能够化身数字分身探索场馆,参与虚拟健身活动积累积分,进而兑换商圈消费折扣。该项目联合八大商圈,带动了近万张消费券的核销,成为“体育 + 元宇宙”的典范应用。东方明珠“∞无限境”VR过山车则运用UWB空间定位等技术实现虚实同步,改造后年营收同比增长43%,游客人数增幅达72.4%,为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此外,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截至2025年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394家,产业营收达1180亿元,同比增长29%,人才总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企业数量、产业规模、人才体量“三个倍增”的良好格局。截至8月28日,上海市累计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达92款。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