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科技板块,那是火得不要不要的。
尤其是人工智能、科创、芯片等前沿科技方向。
不少买到的朋友,体验非常棒!
也有错过的朋友,也在纠结要不要上车。
在近期市场大涨过后,我们的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
不空仓,不满仓,跌了就加加仓。
尤其是像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等这些前景较好,弹性较大的方向。或是加仓较好的选择。
喜欢在场外配置的朋友,亦可以选择近期发售的的联接基金:华夏上证科创板AI联接基金(A类:024411;C类:024412)。
一、人工智能,仍是星辰大海
在人工智能板块的投资,不少人选择了跟踪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简称:科创AI指数)的相关产品。
科创AI指数聚焦市值较大的30家人工智能企业,涵盖了半导体、IT服务、软件开发等人工智能产业的上下流产业链。其中半导体产业的占比高达54.1%,呈现出:以硬科技为主,对人工智能全面覆盖的特征。可以较好地分享芯片产业国有化替代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红利。
科创AI指数行业构成: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31,申万二级行业。
前10大重仓股包括寒武纪(AI芯片)、金山办公(算法/应用)、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晶晨股份(SoC芯片)等,覆盖算力、算法、应用等关键环节。既抓住了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壁垒(芯片与算法),又兼顾了应用层的商业化潜力,在“基础-技术-应用”等关键环节均有较好的覆盖。
科创AI指数前10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31,非个股推荐。
寒武纪: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客户覆盖阿里、腾讯等大厂,2025年2季度盈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金山办公:智能办公软件龙头,推出“WPS AI”功能,渗透率明显提升,付费用户持续增长,海外收入大幅增长。
中科曙光:算力基础设施龙头,液冷技术领先(PUE低至1.09),参与国家算力网络建设,订单超200亿元。
这些龙头公司在技术和市场占有率的双重优势之下,能够较好的享受人工智能产业增长的红利。
从同类标的历史业绩对比来看,科创AI指数长期优于中证人工智能指数:
截至2025-8-31日,科创AI指数自基日(2022-12-30)以来,累计涨幅达144.76%,明显高于中证人工智能指数的111.61%的涨幅。
科创AI与中证人工智能:
数据来源:wind,2022-12-30至2025-8-31。
从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仍然是“方兴未艾”,仍处于较好的投资机遇期。
二、利好不断,科创人工智能迎戴维斯双击机会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链利好不断。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持续“超预期”。或正处于业绩与股价齐升的“戴维斯双击”阶段。亦是我们较好的投资阶段。
政策与国产替代红利:人工智能被列入战略性产业。近期,《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系统规划了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实施路径,并设定了“三阶段”目标。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人工智能产业或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技术迭代驱动长期成长:AI芯片、大模型等技术持续突破。近期,AI芯片技术突破及国产替代的加速以及DeepSeek 3.1的发布,直接引爆了芯片产业以及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行情。这些突破不仅填补了国产大模型与本土高端芯片的协同空白,更标志着我国AI产业从 “单一环节替代” 向 “芯片 - 大模型 - 应用” 全生态闭环跨越。从技术适配到生态协同的进阶,显著提振了全产业链推进国产替代的信心,为后续AI技术自主可控与规模化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应用场景加速落地: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消费领域(AI+智能硬件、AI+消费服务)、产业领域(AI+制造、AI+医疗)均实现规模化应用。例如,某大型工厂利用AI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某大型集团通过AI深度应用大幅缩短产品生产周期;AI+医疗显著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人工智能产业是当前科技革命的核心赛道,具备技术迭代快、应用场景广、政策支持强的长期成长逻辑。
对于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虽然是看准了机会,但在具体投资中,由于科技行业较高的技术认知门槛,往往容易出现“看对方向,选错个股”的问题。选择相应的指数基金,对咱们大部分人来说,或是更好的选择。
咱们比较省时省力、不容易出错的方式,或许就是通过配置华夏上证科创板AI联接基金(A类:024411;C类:024412)来跟踪科创AI指数,一键覆盖AI全产业链(基础支撑、软件算法、行业应用)。
三、高收益高波动,珍惜加仓机会
最近,人工智能板块的较好表现,也让不少的人认识到了人工智能产业的配置价值。
对于已经配置的朋友,可以选择“继续持有”。
对于还没有配置的朋友,或可采取“先半仓,再回调加仓”的配置思路。既不错过行情,又能从容应对市场短期的波动。
我们知道,科技板块,具有“高收益高波动”的特点,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方向,人工智能产业亦是如此。在看到较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其短期“高波动”的特点做到“心里有数”,在配置时,可以适当与其他风格搭配配置,同时考虑控制好相应的仓位。
当然,若遇到市场回调,或是较好的加仓的机会,可以重点进行关注。
作为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指数基金的领头羊,在人工智能板块,有着较为全面的布局。
比如说:咱们前面谈到的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及相应的联接基金华夏上证科创板AI联接基金(A类:024411;C类:024412)是跟踪科创AI指数的,聚集纯AI硬科技龙头,成分股均为科创板中AI业务占比高、技术壁垒强的企业,代表AI“硬科技”的核心资产。比较看重“硬科技”的朋友,可作为重点配置。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则侧重“硬件+应用”环节,代表AI“产业化”的落地。若更看重AI产业应用落地的朋友,可以重点进行配置。
人工智能AIETF(场内:515070;场内A类:008585;场外C类:008586),则是涵盖AI从“芯片”到“应用”的全链条,代表AI产业的“整体趋势”,喜欢“更全面、更均衡”的朋友可以重点配置。
当然,这三种不同风格的“人工智能”产品,亦可以搭配进行配置。
$华夏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OTCFUND|58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