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市即将出台的《2025年绍兴市提振消费政策》相关情况。《政策》共15条,其中在餐饮消费上,绍兴将对在酒店举办各类宴席并达到一定桌数和金额的消费者,给予分档补贴。根据《政策》,绍兴将对在酒店举办宴席,桌数5桌及以上且消费满10000元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按照酒店销售发票含税金额分档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除了上述专门举措,绍兴还将在多个方面发力,进一步刺激餐饮消费。
以下为原文: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而重要的拉动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按照绍兴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增强内需动力,切实发挥消费对惠民生、扩内需、稳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快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我市系统谋划并制定了《2025年绍兴市提振消费政策》,为便于广大企业、市民和游客全面深入了解政策内容,今天,绍兴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和解读相关政策举措。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金毅介绍本次提振消费政策基本情况: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及提振扩大消费工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是国家、省、市各级高度重视和合力推进的重中之重工作,既是稳经济增长之要,也是应广大群众美好生活所需。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的总体部署和全力打好“消费巩固战”的工作安排,我市研究制定了《2025年绍兴市提振消费政策》,已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近日即将印发。《政策》共15项,新增政策资金1.78亿元,进一步多领域、全方位激活产城人文相融合的传统和新型消费场景,致力打造“名城绍兴 乐享之旅”的城市消费品牌。
15项政策分为3个方面:
一是“文商旅融合”促消费方面:提出发展演艺经济,吸引“研学游”“大团游”“入境游”,扩展离境退税,支持休假和疗休养,统一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介等5项举措。对在我市举办演唱会、音乐会的,按累计售票人数给予举办单位分档奖励;支持书场、小剧场等演艺场所和景区、文旅街区内举办各类演出活动,根据演出情况,分档给予相应补助。大力吸引各类“研学游”“大团游”“入境游”来绍;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鼓励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网点拓展和服务提升;推行中小学“春秋假”;鼓励市内外均可开展疗休养活动,重点向优秀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企业一线职工倾斜。
二是“新场景拓展”促消费方面:提出支持餐饮消费、繁荣夜间经济、举办乡村“共富市集”、开发乡村“农趣乐玩”、培育低空消费等6项举措。在浙BA城市争霸赛期间,鼓励餐饮、住宿、商超、文旅企业等参与票根优惠活动;对在酒店举办各类宴席,达到一定桌数和消费金额达到1万元以上的消费者,给予分档补贴;对村庄专业运营单位、强村公司打造村庄消费场景给予奖补;培育低空消费新业态,对空中观光、载人航线和滑翔伞等低空体育运动按每人次票价的50%给予补贴。
三是“消费券发放”促消费方面:提出鼓励大学生来绍留绍、鼓励汽车消费、促进住房消费,以及统筹发放总额近1亿元的9大类消费券等4项举措。对来绍旅游、求职、实习的高校大学生,给予每人最高500元的消费补贴,可用于抵扣在绍餐饮、住宿、商超的消费;发放健康服务、居家护理、托育服务、养老服务、结婚有礼等专项消费券,持续激发和扩大“以人为本”的服务消费。
总体上,本次《政策》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普惠普及。政策对象方面,覆盖全体市民、全年龄段人群,人人可享可参与;政策联动方面,全方位拓展消费时空维度,将消费场景从城市辐射至乡村,从商家联动至景区,从线下拓展至线上,从地面互动至空中,从白天延长至夜间,推动构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生态消费圈。
二是聚力聚焦。时间集中,各项政策将在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实施,特别是9大类消费券,将在9月底前发放完毕。导向聚焦,政策内容聚焦上级要求和我市消费特点,重点突出扩大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和餐饮、商超等重点领域,全面激发量大面广的消费。
三是创新焕新。创新消费场景,充分发挥绍兴独特的资源禀赋,构建多元文商旅融合消费场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前瞻布局和体验培育,鼓励低空消费等新业态,推动养老、托育、健康等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来客对品质服务消费的需求,合力打造具有“吸引力、潮活力、亲和力、持久力”的放心消费之城。
接下来,将由各领域政策牵头部门通过各类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推介,热情欢迎社会各方、各界人士来绍旅游、兴业,深度体验“名城绍兴 乐享之旅”。同时,我们也诚挚地希望和恳请,广大媒体朋友们对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和提振扩大消费工作继续一如既往给予关注帮助和宣传推介。
答记者问
问:
请问此次提振消费政策,商务部门立足职能优势,具体牵头出台了哪些政策?
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单子岚:
为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助推经济稳增长,市商务局围绕做大“票根”经济、支持餐饮消费、繁荣夜间经济、鼓励汽车消费和统筹发放消费券五方面,落实落细“组合式”政策激励措施,充分激发消费潜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赛事引流+热点聚焦,培育消费新业态。一方面,借力“浙BA”热度,推动“赛事+消费”模式开花结果,线下开展“篮球之夜·越里共享浙BA”市集,线上配套发放“越里共享浙BA”消费券,带动场馆周边消费业态升级;做强“票根经济”激励,明确“凭浙BA票根,在赛事当天及前后各2天(共5天)可在绍兴餐饮名店和特色商圈享受专属折扣”(活动商户可关注“绍兴商务”公众号获取),实现“观赛-消费-返利”良性循环,打造赛事引流消费闭环。另一方面,聚焦“夜间经济”热点,把握“夏日消费黄金期”的良好势头,通过支持商业综合体、街区、购物中心(商场)发展延时经济,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持续释放夜间消费势能。为此,明确“对营业时间延迟的店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运营主体,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同时,为鼓励商家不断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对新开设24小时便利店、社区超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同一企业主体年度累计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
2.“权重”发力+精准施策,加速惠企利民生。汽车是仅次于住房的最大消费品,为进一步挖掘汽车消费市场潜力,我们将持续实施“老旧车辆报废更新”和“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同时,计划发放4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对不享受以旧换新政策的消费者按照新车发票含税金额分档给予补贴,最高可享受6000元。餐饮业是吸纳就业的核心产业,为进一步支持餐饮消费,我们将对在酒店举办宴席,桌数5桌及以上且消费满10000元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按照酒店销售发票含税金额分档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元。
3.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拓展消费新场景。主动适应消费新趋势,发挥好“消费券+”的撬动作用,推出政企联动双重优惠“大礼包”,充分激发市民群众参与积极性、提升获得感,让实惠便利更好惠及最广大消费者。政府层面,全市计划安排超1亿元资金用于商务领域政策条款,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激活消费市场活力,大力推进消费券精准投放,重点向汽车、商超、餐饮等领域发放,向夜间经济等新消费场景聚焦。企业层面,鼓励商贸企业参与各项促消费活动,多场景、多维度进行企业额外让利,配套开展金秋购物节、古城过大年等活动。
问:
提振消费政策提到将专门为高校大学生发放消费券,请问把大学生群体纳入消费券发放对象是出于怎么样的考虑?这项消费券将如何发放?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方邵旭辉:
大学生是全社会最富朝气、最富活力的群体之一,也是绍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就在8月20日,市委专门召开大学生座谈会,提出要搭建一系列平台载体,为大学生在绍学习、生活、创业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大舞台。当前,正值高校开学季,接下来又将迎来“十一”黄金周,为欢迎返绍来绍的广大青年学子,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我们将面向大学生推出专属消费券,为同学们逐梦前行提供实实在在的优享服务。
一是聚焦需求推出专享礼遇。目前,全市有近14万名在校大学生,每年还有约15万名新增就业大学生来绍发展,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旺盛。我们将以这次提振消费活动为契机,全方位聚焦同学们求学、求职、旅游、实习等关键需求,全领域推出鼓励支持大学生食宿、商超及其他高频消费所需的消费券,让同学们多维度感受绍兴的城市温度与青春活力,真正喜欢这座城、融入这座城。
二是真金白银提供优惠补贴。为确保政策实效,全市共安排760万元专项资金,以消费券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补贴,每人最高可享500元优惠,直接用于抵扣部分在绍餐饮、住宿、商超等消费开支。在实施层面,市教育局将统筹做好政策落实指导工作,各区、县(市)和滨海新区将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细则,组织好申报、审核和发放工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消费保障服务到位。
三是凝心聚力优化服务保障。为了向大学生提供更精准、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近期,市教育局已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建立大学生消费服务保障联动机制,在宣传推广、商户发动、服务保障等重点方面细化责任分工。接下来,我们还将依托各类平台、载体,面向大学生精准、集成推送消费服务政策,让同学们 “一眼看懂、一键申领”。我们希望以这次消费券发放为起点,一体优化大学生在绍发展的教育、就业、居住、生活环境,真正实现大学生成长与绍兴发展的“双向奔赴”。
最后,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朋友们关注绍兴、来到绍兴、留在绍兴!
问:
发展低空经济,绍兴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这次的低空经济促消费政策又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郭仲芳: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聚焦低空新基建、产业创新、场景应用、发展生态等四大关键领域,结合绍兴产业基础与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成了20项具有标志性的首创性成果,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绍兴经验”。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应用场景”作为核心驱动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低空+文旅、交通、体育、教育培训等领域,全力拓展多元应用场景。目前,全市已累计开通通航航线30条、无人机航线302条。持续擦亮“浙东空中唐诗之路”金名片,引进全国首批AS700载人飞艇;开通长三角首条城际低空公交航线、全省首条长距离跨多省航线,落地全省首条常态化运营城市低空物流航线;打造专业滑翔伞航空飞行营地;打造浙江省无人机培训基地,累计开展培训约3000批次;新昌万丰航空小镇入选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消费规模,我们在全省率先推出低空促消费专项政策,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覆盖领域广。政策涵盖空中观光、载人航线、低空体育运动、消费级无人机、无人机培训和低空研学游六大类别,基本涵盖当前群众关注度高、参与度强的低空消费领域。
二是参与门槛低。面向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低空经济企业开放申请,惠及对象包括所有在绍兴市域范围内的低空消费者,最大限度扩大政策受益面。
三是补贴措施实。我们按不同消费类型精准设置补贴标准:空中观光、载人航线和低空体育运动按每人次票价的50%补贴;购买千元以上消费级无人机,按10%–15%比例补贴,每台不超过450元;无人机培训按500元/人次补贴;低空研学游累计超200人的,按每人次50元补贴,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6万元。
未来,我们将立足“五个重大”——推进重大改革、出台重大政策、建设重大平台、招引重大项目、打造重大场景,系统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低空应用场景孵化的政策支持,高标准开展市级示范场景评选,支持影响力突出、带动性强、可复制推广的场景示范;建立并动态更新全市低空经济“能力清单”和“需求清单”,推动供需高效匹配与资源精准对接。同时,鼓励各区、县(市)差异化发展,形成“一地一场景、一区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应用的“试验场”和商旅文体融合创新的“精品区”,为绍兴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问:
这次出台的演艺经济政策有哪些突破和亮点?
市文广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夏永江:
从万人合唱、激情涌动的演唱会、音乐节,到笑声不断、段子频出的脱口秀、相声专场,再到情感共鸣、虚实交错的沉浸式演艺,火热的演艺经济正成为展示绍兴城市形象的窗口和激活文商旅消费的澎湃动力。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18场,较去年同期增长50%,引流20余万人,拉动消费2.2亿元。可见绍兴演艺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演艺经济在赋能产业发展和文商旅消费方面的作用,我们经过深入调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发展演艺经济的相关扶持政策,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全面掀起“跟着演艺游绍兴”热潮。
一是积极引进演唱会、音乐节。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市,如今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潮流。本次出台的举措明确对主办单位在绍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给予奖补政策。其中演唱会按累计售票总人数分档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音乐节按累计售票总人数分档给予最高150万元奖励。
二是积极鼓励其他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除演唱会、音乐节外,对于其他累计场次售票人数达到7000人及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如相声专场、音乐剧等),我们也将分档给予主办单位最高100万元奖励。
三是积极培育旅游演艺项目。近年来,我市“沈园之夜”“山海经奇英雄之路”等旅游演艺精品项目,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我们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在景区、文旅街区内开展常态化接待游客的演艺活动,每年达到一定演出场次和时间的,将一次性给予10万元补助。
四是积极扶持演艺场所。众所周知,绍兴是有名的戏曲之乡、曲艺之乡,拥有越剧、绍剧、新昌调腔、诸暨西路乱弹、绍兴目连戏五大剧种,及平湖调、词调、莲花落、摊簧、宣卷五大曲种。为了进一步做好“戏曲+文旅”文章,对于达到一定演出场次和时间的书场、小剧场等演艺场所,我们也将每月给予2万元补助,让这些场所真正“热起来”和“活起来”。
我们期待以这次政策出台为契机,鼓励支持更多演出经纪机构、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等文旅企事业单位来绍发展圆梦,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流量、高声量的演艺产品,共绘演艺经济发展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