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光伏股继续保持强势大涨走势。
截至发稿,锦浪科技涨超17%,阳光电源大涨超12%,通润装备涨停,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德业股份等纷纷上涨。
此番板块强势上扬,主要得益于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叠加产业链价格回升形成的双重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9日年内低点以来,光伏设备板块累计涨幅已超过44%。
反内卷持续深化
自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持续深化。
昨日,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要破除光伏等领域的“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提出,要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在近期“反内卷”政策引导下,光伏行业已出现积极变化,产业链价格自7月起明显回升。
硅片价格修复尤为显著。据硅业分会9月4日数据,本周硅片价格延续涨势: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达1.28元/片,周环比上涨2.40%;N型G12R单晶硅片均价1.38元/片,环比上涨0.73%;N型G12单晶硅片均价1.60元/片,环比上涨1.91%。
另外据SMM,8月份,在需求以及供应双向的支撑下,光伏玻璃集团挺价拉涨,效果明显。2.0mm单层镀膜玻璃9月新单价格较8月初上调2元/平方米,有望促进光伏玻璃龙头盈利修复。
机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除了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反内卷”之外,A股光伏上市企业的中期财报也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八月底,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业绩报告,从整体表现来看,行业虽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但已呈现出边际改善的积极趋势。
其中,行业龙头盈利韧性凸显。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97%;毛利率提升至34.36%,同比增长1.94个百分点。对于业绩增长,阳光电源表示,主要得益于市场开拓的持续推进与销售规模的稳步扩大。
部分企业则通过主动调整实现了显著减亏。隆基绿能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50.88%,亏损收窄至25.69亿元。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内部运营管理,实现组件销量增长,单位成本及多项费用快速下降。
不过,行业内仍有部分企业面临较大盈利压力,上半年净利润亏损依然严重。天合光能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0.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72%;归母净利润表现承压,亏损29.1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654.47%。
展望后市,在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行业产能持续优化的双重推动下,光伏行业未来有望逐步迎来修复行情。
中原证券指出,从已经披露的中报来看,光伏行业二季度业绩呈现边际改善的特征。下半年,围绕反内卷的产品销售价格措施、企业间并购整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将会相继落地。光伏行业落后产能将逐步退出,行业竞争格局和产业链生态有望优化。光伏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在反内卷背景下,行业估值存在修复契机。
开源证券也认为,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中金研报指出,市场普遍预期9月将是光伏反内卷方案实施的重要节点,观察整体光伏板块的表现,7月“反内卷”引发热烈讨论以来,光伏指数并未相较于沪深有显著超额收益,因此若后续政策落地,板块标的仍有较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