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胃癌治疗,已经走在了全球最前沿。”一位知名临床研究者告诉E药经理人。而在当前创新疗法中,HER2双抗KN026,二线治疗胃癌的国内上市申请,在近期已经获NMPA受理。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1款HER2双抗上市,适应症为胆道癌。康宁杰瑞的KN026上市进度为国内自研领先,一旦获批,将成为首个国产HER2双抗药物,并给中国胃癌治疗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除了KN026,康宁杰瑞今年还打出了另一手“王牌”——双抗ADC。
纵览国产双抗ADC第一研发矩阵,康宁杰瑞已成为“双子星”格局中的核心企业之一。HER2双抗ADC——JSKN003,已进行到临床III期。该产品对标DS-8201,直击当前ADC存在的安全性“弱点”、以及DS-8201在肿瘤低表达人群中的治疗局限性。国内外多项不同阶段临床数据已显示了JSKN003良好的安全性,并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全球范围内唯一一款HER3/TROP2双抗ADC——JSKN016,聚焦乳腺癌和肺癌两大瘤种,处于临床Ⅱ期。当前,TROP2 ADC单药竞争格局良好,同时暂无HER3 ADC获批。而HER3与TROP2的组合,具有协同作用的优势,但在MNC研发矩阵还是战略空白,JSKN016具备潜在BD预期。
历史上新药研发的重大突破,均源于疾病治疗理念的革新与精准生物标志物的创新。康宁杰瑞的三大产品正致力于此类探索,而且已突破市场传统认知,研发进展呈现三大特点:速度领先行业;双抗ADC(双靶点+双表位)与双载荷ADC双线推进;聚焦大适应症;实现国际同步开发,部分产品更是率先获得海外监管认可。
在新的创新药估值体系下,康宁杰瑞开始被重估。截至9月12日,康宁杰瑞的估值已重回百亿,近1年其股价涨幅超430%,且上涨动能持续增强。市场信心的强化,既离不开其前沿管线避开了红海竞争,依托双抗/ADC技术平台形成了非对称优势,也与上半年盈利能力的突破进展和BD战略的阶段性兑现,紧密关联。
01 冉冉升起的双抗ADC“新星”
HER2双抗KN026,是康宁杰瑞双抗技术的重要成果,其在两个大适应症——胃癌与乳腺癌上表现出色,即将迎来获批的关键窗口。此外,该产品还为公司的HER2双抗ADC药物JSKN003奠定了核心技术基础。
今年4月,KN026联合化疗二线及以上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Ⅱ/Ⅲ期临床研究完成首次期中分析,达到预先设定的PFS的主要终点,并具有总生存期(OS)获益趋势,这一结果将以LBA形式在10月ESMO大会期间发布。
目前,KN026治疗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对比全球已获批药物,目前仅一款同类产品获批,且适应症为胆道癌(有条件批准),而KN026针对的是胃癌这一更大患者群体,竞争格局相对有利。
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中,KN026也已显示出积极的临床疗效信号,并且正同步推进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围手术期、一线晚期HER2阳性胃癌等适应症的多项临床研究,极致拓展其在HER2阳性实体瘤领域的应用价值。
基于KN026,康宁杰瑞自主研发了其首款HER2双抗ADC——JSKN003。
JSKN003,是HER2双抗ADC赛道首个进入临床Ⅲ期的产品,其亮眼的竞争优势体现于两点:安全性,不限HER2表达。
该产品采用糖基定点偶联技术,确保了药物抗体比(DAR)的高度均一性,从而提升了血清稳定性并降低了毒性,这种结构上的创新使得药物在保持疗效的同时显著改善了治疗窗。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进行的多项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显示了JSKN003良好的安全性。在接受过多线抗肿瘤治疗的多种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尤其是在铂耐药卵巢癌、HER2表达的乳腺癌以及HER2高表达的其他实体瘤患者中疗效明显。
临床策略上,JSKN003展示了康宁杰瑞的攻守之道。
“攻”的速度很快。2月,JSKN003同步启动针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对比T-DM1)与铂耐药卵巢癌(对比化疗)的关键试验,首例患者当月给药,体现高效执行力;3月获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不限HER2表达的卵巢癌),6月ASCO年会发布三项汇总数据,覆盖卵巢癌、乳腺癌及胃肠道肿瘤,验证其广谱潜力。7月再获FDA孤儿药资格(胃癌)并批准美国Ⅱ期临床,国际化布局提速,其铂耐药卵巢癌及结直肠癌数据又获ESMO大会收录,进一步赢得国际学界认可。
在“守”的维度,JSKN003正通过联合疗法拓展适应症边界,如联合KN026、IO及化疗的胃癌Ⅱ期研究,以及探索性Ⅱ期临床并行推进,构建了多层次研发护城河。
此外,JSKN016,作为康宁杰瑞靶向HER3与TROP2的双抗ADC药物,凭借其糖基定点偶联平台和双靶点协同作用展现出“独家性”。通过结合这两个肿瘤抗原,引起内吞和旁观者效应杀伤肿瘤细胞,比TROP2/HER3单抗ADC有更强的疗效,更能够克服肿瘤异质性导致的耐药。
研发策略上,康宁杰瑞同样采用了单药与联合疗法并行的路径,快速推进HER2非高表达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研究,并针对EGFR突变型及野生型NSCLC设计差异化联合方案,如联合化疗/免疫或TKI治疗,以应对肿瘤异质性。
通过技术创新与精准临床设计,JSKN016有望成为康宁杰瑞在实体瘤上的又一重磅产品。
对于很多创新药企来说,2025年都是一个重大拐点。行业也悄然在这一时候开启下一征程:从拼盈利节点,到中长期价值空间的角逐,以更精准的靶向策略专注于“蓝海”品种开发——这恰是缔造价值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拓宽ADC治疗窗口,挖掘下一代ADC疗法,正成为行业研发新焦点。
当前,ADC仍面临靶点选择、偶联物稳定性和剂量限制性毒性等挑战,超8成获批ADC附有黑框警告,包括DS-8201。研发双抗ADC的目的,即希望克服肿瘤抗原异质性,通过双表位协同机制规避单靶点耐药,提升肿瘤细胞选择性,增强内吞效率等。
公开数据显示,新型ADC关注度大大提升,其在研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达187.3%,其中,双抗ADC和双载荷ADC成为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两大新型ADC产品,正重新定义肿瘤治疗的技术边界。这类创新,旨在通过双靶点协同或机制互补提升疗效,同时在解决耐药性问题上展现出突破潜力。
对此,全球正引领潮流、并且已率先实现多维突破的企业不多。康宁杰瑞,是其中既带动双抗、双抗ADC、双载荷ADC潮流,追求HER2表达全覆盖,又“先人一步”探索“ADC+IO+化疗”联合用药的关键破壁者,契合行业未来蓝海。
而从整体来看,康宁杰瑞当前的临床开发策略呈现“立体式、一体化”的特点:从后线到一线,从单药到联合,以及覆盖多个大适应症,既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立足于全球化布局,还能降低研发成本、提升效率,同时与康宁杰瑞重塑内部战略的主线相契合。
02 新阶段,全力出击
蓄力冲刺,爆发积蓄势能——这是康宁杰瑞在完成战略重构后呈现的新姿态,其正以更聚焦的管线组合与更高效的研发体系,向下一阶段目标全力进击。
从财报里能看到,其一,康宁杰瑞的盈利质量和现金流得到明显改善,内部控费取得明显成果,已正式战略跃迁至新一代双抗与ADC创新攻坚阶段,且关键研发节点提前兑现了市场预期。
中报数据显示,康宁杰瑞上半年同比扭亏为盈,现金储备为16.45亿元,相对充沛、稳健。而同期,公司研发开支同比增长了30个百分点。
其二,在研核心管线推进效率高。曾受质疑的临床试验能力,如今通过差异化立项,以及国内与国际临床的较高效率推进所重新证明。这亦是这家公司在视野、执行能力上的主动改变与升级。
其三,国际化临床策略和一步步里程碑的推进,正强化其国际认可度,对康宁杰瑞估值体系和创新价值起了提振作用。而康宁杰瑞现有的产品矩阵表现出了三大特色:
- 锚定双抗、双抗ADC“最前沿”和全球竞争力。除了备受市场关注的三张“王牌”,EGFR/HER3双抗双载荷ADC药物JSKN021临床前也显示出了优异的稳定性,其肿瘤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单载荷ADC;
- 打破限制,临床设计新颖独特——如即将进入临床的PD-L1/ITGB6双抗ADC药物JSKN022,集成IO和ADC功能,临床前效果显著优于单靶点ADC,临床设计差异化聚焦未满足需求;
- 布局全球化,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中国方案”对国际多中心试验有贡献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与历经低谷、踩热点转型的药企不一样,自成立来,康宁杰瑞的技术研发主线,实际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双抗,ADC,双抗ADC,双载荷ADC到新一代肿瘤免疫联用疗法,这家公司未有方向上的偏移和“断臂”。而事实终于验证,3-5年前、5-10年前,康宁杰瑞选择的方向,代表了未来主流“星辰大海”。
坚定的战略主线下,康宁杰瑞团队不断冲破对肿瘤生物学的现有认识局限,通过解析抗原表达模式的深层规律,迭代出更具靶向性的分子设计策略。
而在“不断看清、看准、看远”的视野里,整个团队又对自家糖基定点偶联、连接子载荷、双载荷偶联、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平台,进行了持续进化。从糖基定点偶联的精度控制,到连接子载荷的稳定性优化,再到双载荷偶联与双特异性抗体的协同创新,每个环节都体现着严谨性与系统性,以此立住了牢靠的底层逻辑。
尤其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糖基定点偶联技术平台,康宁杰瑞已将该核心技术深度应用于在研双抗ADC产品管线中。
该平台采用一酶两步法工艺,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能生成DAR高度均一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在提升血清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副作用,进一步进化为双载荷ADC开发平台,结合多功能抗体和其他偶联技术,拓展了ADC药物的应用场景。
这也是为何康宁杰瑞如今能抢先布局双载荷ADC、ADC+IO以及ADC+化免等多种联合用药的原因。平台即底气,技术实力很大程度决定了管线迭代效率,和长期的成长空间。
市场,最终是为可持续兑现的价值定价。如今的康宁杰瑞,同样呈现出“近岸清晰、远期可期”的战略格局——短期财务指标逐渐扎实,与石药等国内外企业的BD交易增厚了现金流;中程,加速推进差异化疗法的大适应症上市进程,同时部分管线的BD预期明显;远期,依托成熟的技术平台,夯实创新储备,且前瞻性的特点显著。这种短中长周期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既彰显了康宁杰瑞当前经营质量的提升,又为其未来价值释放,埋下了深刻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