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196篇原创文章
之前新能源正前方追踪捷佳伟创的时候一直强调它被严重低估了,逻辑也不复杂,作为topcon电池设备龙头,最受益于topcon的大放量,而且已经在业绩上得到确确实实的兑现。但此前市场就是对此视而不见,给它的估值严重低于迈为股份,这明显不合理。同样作为光伏电池设备龙头,要不就是捷佳伟创被低估了,要不就是迈为股份高估了。
从现在看,很明显逻辑被验证了,而且主要是捷佳伟创被低估的逻辑。那么为什么此前市场对捷佳伟创视而不见,直到最近才开始反应过来,它的市值也终于反超了迈为股份?
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此前市场担心光伏产能过剩,尤其是topcon伴随着过去几年大扩产也开始出现过剩状态了,捷佳伟创无可避免会受影响。另外,去年BC技术一度声量巨大,市场担心topcon的市占率接下来可能会持续下滑。种种因素综合下来就是担心捷佳微创的业绩不可能持续。
不过通过过去几个季度持续超预期的业绩表现,市场的此类担心逐步解除,加上牛市氛围的加持,市场终于做出反应了。
01 中报再次打脸机构
其实今年光伏行业依然很惨淡。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数据,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59.6 万吨,同比下降43.8%;硅片产量316GW,同比下降21.4%;下游电池片产量334GW,同比增长 7.7%;组件产量310GW,同比增长14.4%。价格端方面,各环节产品价格出现持续小幅波动并创历史新低,全产业链各环节均陷入大面积亏损状态,现金流危机加剧,企业生存面临挑战。
这种惨淡的基本面决定了大多数光伏企业的业绩都不会很好看,事实也是如此,除了迎来拐点的储能或者有储能业务助力的光伏企业,很多中报都还是亏损的,无非就是亏损幅度是否有所收窄的问题。
但在普遍惨兮兮的背景下,捷佳伟创又交出了一份超级亮眼的中报。
上半年公司录得营收83.72亿元,同比增长26.41%;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9.26%;扣非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42.41% 。具体到Q2单季度,实现营收42.73亿元,同比增长5.6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22亿元,同比增长73.22%;扣非净利润10.43亿元,同比增长66.04% 。
营收表现,尤其是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在一众光伏企业的2025年中报中绝对属于鹤立鸡群的一类,关键这个增长幅度还是在去年同期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属于真实的增长。
捷佳的这个业绩也是大超机构预期的,要知道此前机构对它2025年全年的净利润平均预测值是21.49亿元,大幅度超过机构的平均预期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能也正是因为过去两年每次都超出机构预期,它们才不得不最终纠正了对捷佳的偏见。
超预期的表现得益于公司订单的持续验证。分产品看,工艺设备、自动化设备收入占比分别为83%、12%,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一致,预计以TOPCon设备为主;分区域看,国内、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6%、24%,公司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海外收入占比同比提升了近16个百分点,增速相当不错。另外,Q2的增速环比还有小幅度提升,主要受国内抢装潮影响。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一份中报再一次超预期,狠狠打脸了各大机构,但仔细看来也存在一些可能的隐忧。
02 中报里的隐忧
此前市场包括新能源正前方对它诟病比较多的是资产减值问题,依然在中报里有所体现,上半年计提了近2亿的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截至上半年,它还有接近150亿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和票据,后续是否会继续减值,这是需要打问号的。尤其目前公司的存货中近90%都是发出商品,就当下的光伏行业,下游客户能否如期验证打款确实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另外,中报里并没有公布上半年的订单获取情况,但上半年的存货和合同负债合计减少了81亿,跟营收差不多,难道上半年的收入全部来自此前的订单验收,同时又没有多少订单新增?财报里没有做解释,公司也没有搞业绩交流,有知道内情的朋友可以补充一下。
此外,上半年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长了近14%,其中大部分增加的都是应收账款,是否说明公司的销售政策又放宽松了,如果真的如此,在当下的行业大环境下可不是好事情。另外应付票据及账款又减少了34%多,这也导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直接为-7.8亿,这可以说是公司主动降杠杠,资产负债率确实明显下来了,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公司的行业地位变了?这同样也说得通,毕竟下游日子不好过,上游也很难有特别好的日子过,一方面下游对销售政策变得苛刻,另一方面,公司上游的零部件企业担心下游坏账,收紧了账期。
具体是哪一个?又或者都有?财报里同样没有做相关披露。
03 未来的预期
由于今年持续超预期的业绩,市场也对捷佳伟创做了一定的估值纠偏,但相比同行,它的估值依然是明显偏低的,说明市场对它的担心依然存在。
虽然公司不仅仅是topcon设备厂商,也有hjt电池设备、钙钛矿设备,同时也在向半导体设备业务拓展,但topco依然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两年的超预期业绩也是得益于此前订单的持续兑现,而公司在hjt设备业务上的竞争力是不及迈为的,钙钛矿则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距离,半导体设备不说跟其他专业设备厂商竞争了,能不能赢得了迈为都难说。
客观讲,如果就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而言,捷佳相比迈为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这也是此前包括现在市场依然愿意给迈为更高估值的原因。
捷佳要做的就是必须持续用业绩去打破市场的偏见,才能最终为自己迎来公正的估值。
如果三季报不能证明自己在抢装潮后能持续有超预期表现,尤其是订单上不能持续增长,那么最好是在海外以及hjt、半导体等业务上能有更大的突破,捷佳的估值也会有明显的提升,不然市场的偏见又会如山崩地裂一般压下来。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