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29家递表,港股IPO爆了!西普尼首日狂飙258%

港股打新“A股化”,散户中签难度增加

今年港股IPO火爆出圈!

随着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恒瑞医药等巨头陆续上市,市场热情被彻底引燃,投资者跑步进场,港交所也登顶全球新股融资王。

昨天(9月30日),紫金黄金国际、西普尼、博泰车联三只新股同时上市,不仅认购倍数与冻资额“双高”,首日涨幅也集体“爆表”!其中,西普尼首日大涨258%,成为今年涨幅最猛的港交所新股,另两家的首日涨幅也在50%以上,中签的都赚翻了。

目前,长风药业、挚达科技、金叶国际集团三只新股处于申购中,预计将于10月上市。此外,同仁堂医养、轩竹生物、海西新药、聚水潭都在9月过聆讯,处于待上市状态。

近期更是有许多公司扎堆赴港上市,仅9月29日及30日两天,就有长春高新、贝达药业、百利天恒、大金重工、晶合集成、极米科技、普源精电晶存科技、精实测控、聚芯微电子、蓝纳成、麦科奥特、米连科技等29家公司递表港交所,其中有不少是A+H双重上市。

港交所网站显示,截至9月30日,2025年受理的新申请高达286家,远超2024年末未处理完的94家申请,可见港交所IPO市场之火爆。

赴港上市的企业绝大部分来自大陆。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今年已有190多家内地企业赴港IPO上市备案(如需详细表格请后台留言“备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的具体情况。

据Choice数据,2025年1-9月,港股共迎来66只新股IPO上市,新股首发募集资金累计约1829亿港元(含超额配售),募资额已超2024年全年的两倍,这主要得益于多家大型IPO上市的拉动。

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仍位居港股IPO募资额榜首,募了约 410亿港元;9月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以249.84亿港元排在第二。

同时,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的募资额都在100亿港元以上,前五大IPO合计募资986.7亿港元,占今年港股IPO募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从个股表现来看,“金表大王”西普尼在上市首日涨超258%,位居前三季度港交所新股首日涨幅榜首。

此外,银诺医药-B、中慧生物-B、健康160、映恩生物-B、劲方医药-B、维立志博-B等多家医药股在上市首日大涨,进入涨幅榜前十。这与今年港股医药、新消费大火的整体环境相一致。

从上市首日涨跌幅表现来看,2025年1-9月,在港股IPO上市的66只新股中,共47家在上市首日收涨,3家收平,16家收跌,上市首日破发率为24.24%,创近三年新低。

尤其是在下半年,港交所新股的首日破发数量明显减少,7月至9月上市的24家新股中,仅3家破发,可见港股的打新赚钱效应明显增强。

除上市数量和募资金额大幅增加外,今年港股IPO的认购也非常火爆。

其中,大行科工、布鲁可、银诺医药-B、蜜雪集团的认购倍数均超过5000倍。尤其是大行科工以7558倍的认购倍数成为今年港股的“超购王”,其申购一手中签率低至0.02%,跟许多A股的中签率有得一拼了。

过去港股打新以“高中签率、低门槛”著称,但近年来,在港股打新赚钱效应提高的吸引下,打新人数激增,叠加港交所新规降低散户配售比例,共同拉低了散户中签率。

2025年8月,港交所正式生效的新股配售机制改革,允许发行人选择两种配售机制:机制A:将原本最高50%的回拨比例下调至35%,意味着即使散户超额认购百倍,也无法获得更高比例的股份;机制B:允许发行人预设公开配售比例在10%至60%之间,不设回拨机制,多数公司可能选择仅10%的股份面向散户,进一步压缩散户获配空间。

此外,像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部分热门新股,在招股阶段就申请豁免回拨机制,将散户配售比例固定为7.5%或21.5%,更多筹码流向机构,这种变化与A股“机构主导”的发行结构日益相似,导致散户“打新红利”被稀释。

港交所此轮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新股定价效率、减少破发、稳定上市后股价,通过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定价与配售,让“最有议价能力的资金”主导市场,这虽然有助于降低新股破发率,但也增加了散户打新中签难度。

按月份来看,刚刚过去的9月,港交所共迎来10只新股上市,单月募资总额达478.38亿港元,上市数量仅次于6月,募资额仅次于5月。

从行业来看,消费和医药依然是港股IPO的热门领域。

按GICS一级行业来划分,今年前三季度在港股上市的66家企业中,有17家来自医疗保健行业,非日常生活消费品、日常消费品各11家,而首发募资金额最多的是工业,主要得益于巨无霸宁德时代的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A股上市公司赴港寻求A+H双重上市的热度高涨。年内已有恒瑞医药、三花智控、蓝思科技等多家A股公司成功在港二次上市。此外,还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在港股IPO的不同阶段。‌

受惠于⿎励内地⻰头企业来港上市的政策,以及港交所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同时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叠加国际资⾦回流香港,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充沛的“子弹”为巨型IPO提供承接力,市场估值稳步回升,共同推动港股IPO市场的繁荣。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