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ETF单日跌超4%!AI算力需求爆发下急跌是“倒车接人”?

半导体设备ETF单日跌超4%!AI算力需求爆发下急跌是“倒车接人”?

今天这行情,又给大伙儿好好上了一课吧?我知道,现在不少人心里哇凉哇凉的,节前冲进去的筹码,这两天怕是套得结结实实。有些朋友甚至开始拍断大腿,骂骂咧咧地找那些之前喊“牛市”的大V们讨说法去了。

尤其是半导体板块,昨天午后多家券商确认将中芯国际、佰维存储等9只A股股票的融资融券折算率统一调整为零,短期肯定会对资本市场产生一定扰动。10月10日,聚焦设备、设计等核心环节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跌超4.69%,成分股中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热门股跌幅居前,部分资金或许也借着这一消息止盈。

不过,从大的资金面上看,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近5个交易日全部实现净流入,累计净申购超6亿元,今天盘中又是持续溢价状态。这种持续的吸金能力也表明半导体短期回调,或许反而是上车的机会。

我的观点也一直没变:对于好主线,好资产,下跌不是灾难,是给你第二次上车的机会。市场本身就有自我修正的需求,前期涨得太急,估值高了,就像气球吹得太鼓,回调一下,把泡沫挤一挤,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现在跌得越透,磨得越久,未来真正行情来时,才能飞得更高。尤其在需求、供给、技术三重共振的背景下,半导体仍然是投资的主线,回调或许是布局的好机会。

【需求端:AI算力需求爆发】

10月6日,AMD与OpenAI共同宣布达成一项战略性合作。与此同时,OpenAI在9月30日正式发布了最新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了iOS社交应用“Sora”。AMD与OpenAI的合作其实也是在给市场传递信号,算力需求的爆发期还没到顶。

而随着AI算力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规模持续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从占整体半导体产业价值量远大于其他细分领域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由2010年的1,440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15,202亿元,201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33%。

【供给端:存储芯片涨价,产能紧缺】

在AI算力需求爆发之外,存储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缺货潮。近期多国芯片巨头上调产品报价,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存储芯片的涨价潮已从HBM蔓延至全品类。据Digtimes消息,虽然国庆期间供应渠道商及买家放假,但询单需求热度却没有减弱,存储现货市场价格快速飙升。近一周来,DDR4 DRAM涨幅已超12%,DDR5 16Gb现货价格则涨8.5%。这一轮存储芯片涨价潮已从HBM蔓延至全品类。

有报道称韩国和美国大型DRAM厂商已暂停企业客户报价,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DRAM报价将上涨30%以上,部分规格涨幅或超50%。中芯国际的订单能见度已延伸至2026年,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达108.3%,充分印证了产能稀缺性逻辑。摩根士丹利也预测存储器行业周期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2026年出现短缺。

【技术端:国产替代加速,设备材料突破在即】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国内DRAM龙头长鑫科技IPO进程稳步推进,其子公司长鑫存储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唯一实现大规模量产通用型DRAM的IDM(垂直整合制造)企业,据Trendforce数据称,2025年底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同比增长近50%。

长鑫科技产能扩张与国产HBM量产将直接拉动上游设备与材料需求,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且近期美国立法者呼吁更广泛地禁止向中国销售芯片制造工具,未来半导体国产替代将会加速。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指 数,截至8月底,该指数前五大权重占比超58%,前十大权重占比近78%,网罗寒武纪、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华海清科等龙头股,前十集中度在A股有ETF跟踪的半导体主题指数中居第一。从行业分布看,该指数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等核心产业链占比超9成,更聚焦“卡脖子”关键环节,直接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作者:呦呦切克闹闹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