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种大宗商品的走势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那就是铁矿石。A股里该板块的一些企业,比如 $河钢资源(SZ000923)$ 、 $金岭矿业(SZ000655)$ 、 $西部矿业(SH601168)$ 等,都直接来了一波涨停。
金岭矿业股价变化(来源:百度)
#铁矿石 获得高关注,跟最近的一则消息也有着比较大的关系。那就是前几天有新闻报道,说咱们的矿产资源集团正式对国内的主要钢厂和贸易商发布了通知,要求暂时停止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
要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铁矿石出口国,要是少了我国这个需求市场,对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没过几天,又有新闻爆出,必和必拓已接受中国客户部分铁矿石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要求,于2025年第四季度起实施人民币结算。
必和必拓的新闻(来源:海外矿业投资)
那么,抛开这个“黑天鹅”事件不说,目前铁矿石市场的供需情况到底如何?铁矿石企业的业绩是否稳中有升?笔者今天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行业垄断,价格持续震荡
而从全球铁矿石供给格局来看,全球铁矿石供应由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FMG四大矿商主导,集中度还是非常高的。四家公司去年铁矿石总产量达11.39亿吨,控制全球主要供应。
这样一来,意味着我国铁矿石供应高度依赖进口,我国每年消耗的海运铁矿石总量约占全球市场70%以上,去年的外采度高达86%,进口量达12.37亿吨,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占进口总量的80%以上。
从这几个数据就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们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也可以反映出,我们对于掌握上游铁矿石定价权的渴望有多大。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开篇笔者聊到的跟必和必拓谈判的相关内容。必和必拓接受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首次在大宗商品(铁矿石)的核心交易中取代美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从今年铁矿石的价格情况来看,你会发现铁矿石价格在经历了今年3月初的下跌后,目前已经回到了年初的水平。尤其是在7月“反内卷”宏观预期影响下,黑色商品集体上涨,铁矿石也实现了跟涨。
铁矿石期货价格(单位:元/吨)
如果我们看一下今年以来的铁矿石供应情况,上半年海外供应是不及预期的,澳洲、非主流国家发运量同比下降,只有巴西发运量同比增加。今年上半年,全球铁矿石发运量为78387万吨,同比下降0.2%。
澳洲发货量(来源:Mysteel)
二、铁矿石巨头利润飙升,国内企业找机会
从去年铁矿石企业的业绩情况来看,海外的矿企可以说赚的是盆满钵满。
数据最能说明一切,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家公司去年合计盈利约1841亿元。其中必和必拓的业绩最为亮眼,公司铁矿石产量达到2.896亿吨,全年铁矿石销量达2.898亿吨,产销皆创历史新高。
而到了今年,这个状况还在延续。比如淡水河谷今年二季度铁矿石销量就达到了7735万吨,环比增加了17%。
淡水河谷铁矿石销量(来源:Mysteel)
其实,当铁矿石价格维持高位的时候,国内的矿企也迎来了业绩上涨,比如#海南矿业(601969)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10.4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更是同比提升了近40%。其中,铁矿石业务上半年成品矿产量120.75万吨,同比增长5.79%,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除了国内的铁矿石企业享受到了一定的红利之外,很多钢企也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比如中国宝武聚焦澳洲、西非两大重点区域,陆续布局了Ashburton项目、西坡项目,尤其还主导西芒杜项目北部区块的开发。
无独有偶,晋南钢铁也在去年年底宣布与淡水河谷将在中东建设选矿厂,这都是为了实现铁矿石话语权的手段。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去年全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仅291.9亿元。
三、在需求端找机会
归根到底,铁矿石的最大需求还是在钢厂。今年以来,国内粗钢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持续下降,建筑用钢需求减少更是显著,全国钢筋产量同比下降3%。
而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从全球的视角来看问题,其实海外还是有机会的。据中钢协预计到“十五五”末,全球粗钢产能增至24.818亿吨,较2024年增长2.78%。
其中,亚洲地区尤其是印度是主要的扩产核心地区,印度更是制定了至2030年产能达3亿吨的战略规划。
除此之外,全球钢铁行业也在经历着转型,预计全球城镇化率仍处上升通道,基建投资长期需求明确,叠加高端装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对特种钢材的增量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用钢增长,将形成需求支撑。
所以,要寻找结构性需求机会,才是铁矿石和钢铁企业更应该做的事情。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