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信号灯】
| 时间:2025-10-17
| 研报主题:券商板块
| 信号灯颜色:■重点关注
★今日精选研报:[国泰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三季报利润进一步提速,重视板块进攻机会》、《市场持续升温,利润同比高增》、《重申券商板块战略配置机会》(2025年10月15日)
★要点信号解读:[资本市场政策持续松绑,增量资金加速入场,叠加业绩全面爆发(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70%),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有利于券商板块上行节奏。优先关注业绩在第四季度有兑现的、中大型市值相关标的。]
★★★★核心结论及解读
1、短期机会:三季报业绩兑现期,净利润同比+80%驱动估值修复。
2、中期机会:增量资金持续入场,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
3、长期机会: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券商ROE有望持续提升。
4、估值优势:板块PB 1.4倍处于历史低位,PE 16.6倍具备修复空间。
5、报告核心标的:【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中国银河】
★★★★核心逻辑解读
一、政策端: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1)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资本市场战略地位。
(2)"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持续发力。
(3)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工具创设。
【我们的解读】
政策从"防风险"转向"促发展",资本市场定位提升至新高度。制度红利持续释放,为券商业务扩容提供长期支撑。
二、业绩端:三季报业绩全面爆发
(1)9M25E归母净利润yoy+70.2%,3Q25E单季yoy+80.8%。
(2)经纪业务收入同比+179%,投资收入同比+29.8%。
(3)投行业务回暖,IPO融资规模同比+148%。
券商行业盈利预测,资料来源:证券研究协会、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的解读】
券商业绩的高增长是今年伴随市场不断突破的必然结果,在交投活跃和投资改善双轮驱动下,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增长。
三、资金端:增量资金加速入场
(1)美国放水,全球流动性宽松开启,资产价格将重估。
(2)保险资金增配权益("5+3+1"考核推动)。
(3)居民存款向权益迁移,新开户同比+89.8%。
(4)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1万亿,私募基金增长0.7万亿。
A股日均成交额,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A股账户开户数量,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的解读】
美联储降息,全球流动性释放,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重置刚起步,增量资金入市已然开启,目前市场日均2万亿左右的成交量有目共睹,且这种成交量在A股历史上都是很高的。券商作为市场中介无疑是全面受益的直接对象。
四、估值端:历史低位具备修复空间
(1)板块PB 1.40倍(10年46%分位数)。
(2)PE 16.6倍,远低于历史牛市40倍水平。
(3)主动偏股基金配置比例仅0.64%,明显低配。
【我们的解读】
券商板块的估值与业绩、政策面严重背离,修复空间充足。历史上券商行情中PB可达1.8-2.3倍,当前位置安全边际充足。
五、业务端:各业务线全面改善
(1)经纪业务:日均股基成交2.06万亿,两融余额2.12万亿。
(2)投资业务:权益市场上涨,自营投资收入改善。
(3)投行业务:IPO加速回暖,债券承销稳步增长。
(4)资管业务:权益基金规模修复,AUM稳定增长。
两融余额,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投行业务组成,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的解读】
券商业务并非只收交易中介相关费用,还包括自营业务、财富管理、机构业务,这些多元化收入保障了其业绩的稳定增长。
六、配置逻辑
(1)短期内配置三季报高增长龙头标的,如中金公司、广发证券。
(2)稳健型关注大型头部标的,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3)博弈高弹性可以布局特色中小券商,如东方证券、兴业证券。
【我们的解读】
目前市场50家券商,标的特点各有不同,但业务趋同性很高。建议"龙头+弹性"策略,同时配置业绩确定的龙头券商和弹性较大的中小券商。既能享受板块β收益,又能获得α收益。
★市场分歧解读
目前市场对于该板块的分歧在于,对券商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和其自身价值重估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一部分声音认为券商仅仅是一个护盘工具,而非资金博弈决定其价格。不可否认的是,券商和银行、保险一样对指数有一定的“稳定器”作用。但在交投活跃的强势市场中,随着指数的不断提升,券商的低估值为资金提供了极具性价比的筹码,其价值必然兑现在价格增长中,而非一味被用于和指数绑定的作用。
★风险提示
当大盘转弱时,券商往往是第一个倒戈相向的。
券商的本轮行情基本是脉冲式而非持续性的。
券商标的很多,选择需要一定功力。
★★★★★我们的“信号”评级
■ 重点关注
[核心建议:虽然券商的走势持续性存疑,但其确定性仍然使之具备配置性价比,且政策、流动性、业绩和估值皆对其有利,临近业绩兑现点位。建议重点关注行业龙头以及特色中小券商,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盛金控】、【湘菜股份】。]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素材引用券商公开研报、官方媒体、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市场有风险,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