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6日)美股的表面波动幅度有限,主要股指在上周五(10月10日)的波幅区间内震荡。然而,这种“表面平静”之下,隐藏着明显的结构性风险。
五个信号——表明市场的风险并未下降,反而可能在逐步攀升。

一、五个信号积聚
1. 贸易摩擦因素仍未缓解。
本轮市场回调的直接诱因依旧存在。新的贸易摩擦消息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成为压在投资者信心上的第一块石头。
2. 标普500期指与现指价差明显收窄。
期现价差的缩小,通常意味着市场对未来走势的预期趋于谨慎,机构资金的对冲行为在加强。
3. 黄金的快速上涨反映了“杠铃交易”的机构倾向。
近几日黄金价格明显上扬,表明资金正从高估值资产向避险资产转移。杠铃式配置(同时押注美股与黄金)中的黄金一端正在被加重权重。
4.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逼近4月初低点。
这显示出机构避险情绪浓厚,资金正在离开风险资产,流向长期国债。
5. 成交量结构显示机构仍在减持。
反弹阶段成交量缩减,而下跌时成交量放大,反映出机构在利用反弹减仓,而非重新进场。
二、高估值叠加“数据真空”:市场进入脆弱状态
事实上,从9月的视频与分析中,估值过高的风险我已多次提及。
而当前美国政府停摆,使市场失去了关键的宏观数据指引,形成了一个“数据真空”。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触发回调的直接因素——贸易摩擦——短期内无法消除,而政府停摆又持续未解,美股在当前位置下行的概率,显然高于上行的概率。
若停摆持续,美股可能在此区域形成一个中期顶部,并以“双顶”形态出现的概率最高。相关逻辑,我将在后续视频中进一步拆解。
三、“罗生门”式市场:不同视角的不同现实
当市场进入这种高不确定性阶段,往往会出现典型的“罗生门”现象——
同一轮行情,不同的观察者,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画面。
在这种环境下,具有比较优势的公司将展现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也因此具备更优的“风险收益比”。
这类公司,正是机构调仓的重点方向。相关主线可参考我在8月30日以来的视频与文章内容。
四、短期突发与长期结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轮回调的直接动因是突发事件(贸易摩擦)。
这种事件性因素可能短期推高波动,但并不会改变估值层面的系统性压力。
因此,即使突发风险缓解,估值偏高带来的中期调整需求仍可能存在。
展望
昨天录制的黄金相关视频尚未发布,今天盘后我将继续录制一期更深入分析美股的内容。
截至目前,美股本周尚未创出新高,时间因素尚不足以触发 SMART交易体系 的重新计算,因此相关关键位置仍可参照上一期笔记。
市场正处于敏感阶段,策略应以防守为主、观察为辅,切勿在短线波动中被情绪带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