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市场历史新高,A股继续震荡!行情滞涨,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关注+点赞+评论=你的支持

随着美联储9月宣布降息,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增配港股已成为多家机构的共识。在机构看来,港股对全球流动性较为敏感,当前正处于“估值洼地”,且受益于美元走弱及人民币资产重估,因此具备显著的配置价值。9月以来,多只港股相关ETF迎来资金大幅流入。今年以来,在相关政策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国际化需求持续增长、港股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等多方因素的“托举”之下,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升温。

 

 牛熊星图.png

短期套利资金撤出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是导致近期银行股持续震荡的主要因素,本轮调整与银行基本面关系不大。展望后市,阶段性调整不改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长期逻辑。四季度银行板块本就容易出现行情,尤其是经历了三季度的回调,银行股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更大。随着政策加码,险资、主动基金、被动基金等都有望为银行板块带来增量资金。

 

中国锂电产业链投资额快速增长,固态电池现已成为锂电行业最热门的投资赛道。随着锂电设备企业披露半年报,固态电池作为新技术被频繁提起,设备公司从今年6月起开始陆续给下游厂商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设备,且今年上半年固态设备订单快速增长,这都预示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机会也日益凸显,设备端作为整个产业资本开支的最上游,必将率先受益。


 红牛市上涨.png

河北、甘肃、宁夏、山东、内蒙等多省推出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为储能提供了有力的保底收益。同时,新能源进入市场促进各省峰谷价差显著拉大,如山东、山西等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导致今年以来峰谷价差明显提高。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结合市场化峰谷套利,多省储能项目可实现良好的经济性,尤其以内蒙为明显。

 

测算光伏项目通过自发配储将电力转移至高电价时段上网,将具备明显的经济性,消纳困难的地区自发配储有望成为趋势。全球储能需求在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储能系统成本价格下降双重驱动因素下同步爆发,国内外储能需求实现共振,带动板块进入新周期。

 

 3.png

上证指数从9月份开始横盘已经1个多月了,对于当前行情,从结构上看,热点逐渐从科技股蔓延到国企改革,而大部分国企估值较低,这些低估值品种限制了指数的调整空间,但是低估值品种无论以何种形式走强,都是行情进入后半程的标志。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0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5.9%,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4.1%。美联储12月维持利率不变概率为0.8%,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7.3%,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82.0%。

 

创业板指数并未一鼓作气地创出新高,反而是出现了“反弹慢牛”的走势,如果欧美股市历史新高大家无所谓,那么日韩等等亚太地区股市纷纷创出历史新高,牛哥就很不爽了!从9月以来,包括紫金黄金国际、潮宏基、海澜之家等多家知名企业披露了赴港上市相关进展。从全年来看,目前已有11家A股企业完成“A+H”上市,30余家企业正策划赴港上市中,未来“A+H”上市热潮有望延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10月22日收评&复盘#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