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神话”破灭了?中药“奢侈品”时代已终结

曾经市值一度逼近3000亿元的“药茅”片仔癀近年来股价一路下跌,截止2025年10月27日午间收盘,公司每股收报178.42元,总市值为1076.44亿元,与前期高点相比缩水就近2000亿元。


曾经市值一度逼近3000亿元的“药茅”片仔癀近年来股价一路下跌,截止2025年10月27日午间收盘,公司每股收报178.42元,总市值为1076.44亿元,与前期高点相比缩水就近2000亿元。

作为A股中药板块“龙头”,片仔癀为何近年会“跌落神坛”呢?

从“一粒难求”到“无人问津”

曾经被誉为“药中茅台”的片仔癀,从巅峰时期的1600元一粒到如今电商平台售价跌破600元,片仔癀的价格泡沫彻底破裂,市场热度急剧降温,这家老字号药企的“神话”就此终结。

据了解,片仔癀锭剂这款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曾因稀缺性和资本炒作被推上神坛。2004年至2020年间,其零售价历经19次提价,从325元一路涨至590元。2023年5月,片仔癀逆势提价至760元,创下近二十年最大涨幅。然而,这一涨价策略并未持续奏效,反而成为价格崩塌的导火索。

2025年片仔癀的价格开始断崖式下跌。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京东京喜自营官方店的片仔癀锭剂售价已降至599元/粒,美团买药折后价为685.62元/粒,天猫阿里健康大药房则维持760元/粒的官方指导价。而在二手回收市场,片仔癀的价格更是惨不忍睹,部分回收商坦言:“行情太饱和,市面上的货太多,价格高的礼品回收价都在下跌,买的人不多了。”

线下药店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山东济南某连锁药店店长表示:“去年还能卖800多元一粒,现在标价760元也卖不动,一个月可能也卖不了几颗。”另一家药店店员则透露,目前店内片仔癀锭剂价格已低于原价,且近期再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片仔癀价格崩塌的背后,是成本飙升与资本炒作的双重打击。一方面,天然牛黄和麝香等核心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的3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的140万元/公斤,尽管国家重启进口试点后价格有所回落,但仍较2019年上涨4倍。

而麝香作为稀有原料,年产量仅500公斤左右,配额管制严格,近十年涨幅超过200%。原料成本占片仔癀生产成本的90%以上,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资本炒作和市场营销的泡沫终被刺破。片仔癀曾因礼品属性和投资属性被资本哄抬,黄牛加价、药店限购成为常态,甚至被炒作至1600元/粒。

然而,随着市场理性回归,消费者对高价药的接受度大幅下降。中国中药协会专家指出:当药品价格因临床需求或疾病的减少、临床经验的反复验证、替代药品的出现等原因,药品价格会自然而然地回归理性。

片仔癀价格的崩塌,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危机,更是整个中药行业面临挑战的缩影。专家指出,中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源于疗效和创新能力,而非稀缺性和资本炒作。与此同时,片仔癀的多元化战略也未能奏效。当市场回归理性,中药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回归药品本质,用疗效和创新能力赢得消费者信任。

三季报创下近十年“最惨”业绩

片仔癀近日发布2025年三季报,业绩大幅下滑引发市场震动。伴随业绩下滑,片仔癀市值较2021年巅峰时期蒸发近1800亿元,老字号药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成长阵痛。

片仔癀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64亿元,同比下滑26.28%;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滑28.82%,创下近十年最差季度表现。

片仔癀的业绩崩塌始于核心医药制造板块的失速。三季报显示,医药制造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0.16亿元,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同比减少7.51个百分点至59.38%。其中,作为公司“压舱石”的肝病用药(片仔癀锭剂及胶囊)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降至61.11%,较2023年巅峰时期缩水近18个百分点。

更严峻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安宫牛黄丸所属心脑血管用药板块遭遇“滑铁卢”。该板块前三季度营收仅0.93亿元,同比下滑65.2%,毛利率跌至8.57%。医药流通业务同样承压,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毛利率减少4.19个百分点至8.64%。就连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化妆品业务,营收也同比下滑23.82%至4亿元。

“肝病用药和安宫牛黄丸的双重失利,直接动摇了片仔癀的增长根基。”证券分析师指出,片仔癀系列药品曾占据公司医药制造业营收的95%以上,如今核心品类业绩下滑,暴露出产品单一、创新不足的战略短板。

业绩下滑的背后,是原材料成本持续飙升的残酷现实。作为片仔癀核心成分的天然牛黄和麝香,价格近六年涨幅惊人。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的3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5月的170万元/公斤,尽管后续有所回落,但截至10月仍维持在140万元/公斤的高位,较2019年上涨4倍。麝香价格十年间涨幅也超过3倍,两类原料占片仔癀原材料成本的比重高达90%。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理性回归加剧了库存压力。截至三季度末,片仔癀存货规模达61.60亿元,较年初增长24.02%,渠道库存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68天升至112天。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片仔癀锭剂每粒零售价与官方指导价出现倒挂,部分渠道售价低于600元,而终端回收价更是从2021年的1600元/粒暴跌至400元/粒。

面对业绩和股价的双重压力,片仔癀开始加速战略转型。2023年至今,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累计认缴出资超10亿元,参与设立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基金、片仔癀盈科生命基金及中金医疗基金等,聚焦大健康领域,助推当地中医药产业集聚。其中,由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基金投资的广生堂,因其慢性乙肝治疗新药出色的Ⅱ期临床数据,年内股价涨幅超251%,成为中药企业向创新药战略延伸的典型案例。

然而,市场对片仔癀的转型效果仍存疑虑。业内人士指出,公司研发投入长期不足,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虽增长24.41%至1.80亿元,但占营收比例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化妆品业务试图切入高端美妆市场,但受产品消费需求疲软与品牌认知度不足影响,高毛利优势未能转化为稳定增长动力。

目前来看,片仔癀这家老字号药企的跌落神坛,标志着“奢侈品药”时代的终结。未来,片仔癀能否通过战略调整重塑市场信心,仍需时间检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