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行业“销冠王”,极米奔赴港股IPO

七年行业“销冠王”,极米奔赴港股IPO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在消费电子行业全球化加速、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投影行业企业极米科技正迈出资本市场“双线布局”的关键一步。

最近,这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正式披露,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文件。

作为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投影行业销量冠军的企业,极米科技此次“A+H”两地上市计划,被业内普遍解读为加速全球化战略落地的核心举措。

另据市场信息,此次赴港上市交易规模预计约1亿美元,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海外市场渠道拓展、车载投影技术研发、工程级产品生产线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全球市场,可能是这家投影龙头企业,通往明天的关键命题。

对于极米而言,其赴港上市不仅是对自身行业地位的背书,更承载着中国投影品牌向全球高端市场突围的期待。

01 七年行业销冠,要去港股IPO了

成立至今,极米已经成长为国内投影行业的龙头企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4年收入计,极米科技是全球第一大消费级投影品牌。在行业地位稳固的背后,是极米科技持续亮眼的业绩表现与深厚的技术积累。

2025年8月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66.22万元,同比激增2062.34%。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极米科技在财报中明确,核心驱动力来自三方面:产品结构优化(中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至62%)、车载新业务逐步起量、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

《节点财经》看来,支撑业绩增长的核心,是极米科技围绕投影技术构建的三大“护城河”:​

其一,光机自研的“心脏优势”。作为投影仪的核心部件,光机直接决定产品画质与亮度。光机自研自产策略极大地提升了极米的竞争力,并显著降低了产品不良率。基于此,极米将行业标准的一年质保期延长至两年,这不仅增强了消费者对极米产品和技术的信心,也进一步展现了企业对自身技术和质量的坚定自信。

其二,EagleEye鹰眼计算光学技术的“体验革新”。众所周知,投影是被动发光原理,这让投影护眼舒适,但也更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Eagle-Eye鹰眼硬件级计算光学是极米的另一项重磅技术,它通过对观影环境的全方位感知,用光学硬件对投影画⾯进⾏自动无损调整,从白天到黑夜时时刻刻为用户智能呈现无损好画质。

其三,GMUI交互系统的“生态壁垒”。作为极米自主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GMUI不仅整合腾讯视频、爱奇艺等主流影音平台资源,还创新开发“全自动梯形校正”“自动避障”“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这一系统,不仅为极米带去增值服务的收入,更形成“硬件+内容+服务”的完整生态闭环。​

依托技术优势,极米科技已成功突破消费级市场边界,向技术门槛更高的车规级、工程级领域延伸。​

02 国内破局:车载业务成“第二曲线”

尽管极米科技在国内投影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但近年来行业环境的变化正迫使其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中国乘用车销量预计2024年将达3105万辆,同比增长3%。车载场景下的投影技术应用逐步增多,包括车规级幕布、激光车灯、激光大灯、天幕投影、智慧表面、车窗透明显示等多类型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极米科技将目光投向了快速增长的车载智能显示市场,将车载投影业务视为突破增长瓶颈的“第二曲线”。

据了解,极米科技于2024年3月正式成立车载事业部,抽调光机研发、软件交互、结构设计等核心部门骨干组建团队,聚焦智能座舱投影与智能大灯光学模组两大方向,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实现从技术研发到量产交付的突破。​

在2025年4月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极米科技首次公开展示了其车载投影解决方案——车内后排投影系统,该系统通过定制化的短焦投影模块与可折叠幕布实现投影。截至目前,极米科技已累计获得多个车载业务定点订单。

极米科技车载事业部总经理田峰曾表示:“市场感知能力、软件、硬件、全闭环生产能力,这是极米科技进军车载领域的四大优势。”

田峰介绍称,“极米作为家用投影市场的龙头企业,具备深刻的市场感知能力;在硬件端,极米科技十年来投影仪出货量已经突破700万台,在光学、结构、散热材料、电子技术等方面均有深厚积累;在软件端,极米科技进行了一系列标志性的软件功能革新,如全自动校正、自动避障、自动环境识别等,上述创新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极米科技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实现从镜片到镜头、从光机到整机全链路交付的企业。此外,极米在宜宾生产基地组建了车载投影产品生产线,在全产业链整合上具备明显优势。

以上四点优势,其他竞争厂商很难同时具备,这也构建了极米车载业务的核心护城河。

三、海外突围:差异化应对“出海内卷”​

在国内市场增长放缓、车载业务尚处培育期的背景下,海外市场成为极米科技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而此次赴港上市,正是其加速海外布局的关键一步。

据《节点财经》分析,极米希望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属性,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为海外拓展获取资金与资源支持。​

从海外业务现状来看,极米已具备一定基础:产品远销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市场,进入BestBuy、MediaMarkt、YodobashiCamera等国际知名连锁渠道;2024年首次推出搭载GoogleTV(含正版Netflix)系统的海外产品,精准匹配海外用户内容需求。

在亚马逊平台上,极米长期保持DLP智能投影机出货量领先,高端Horizon系列更在欧洲市场连续斩获销售额冠军,深度本土化战略与精细化运营成效显著。​

近几年,中国投影品牌“集体出海”已引发新的竞争压力。

2025年初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Vidda、坚果、当贝、TCL、峰米等近20家中国品牌集中亮相,发布多款4K投影仪、便携式投影产品,海外市场“内卷”加剧。

“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差异化才是关键。”业内专家指出,海外消费者更注重品牌、画质与用户体验,单纯低价难以形成长期竞争力。​

对此,极米科技已明确差异化应对策略:加大高端产品投放的同时,深化本土化运营。比如,在日本设立子公司组建本地团队,同时联合Disney+等海外流媒体平台优化内容生态;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复制日本市场成功经验。

《节点财经》看来,对于此次赴港上市,香港资本市场将为极米带来三大核心价值:一是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吸引全球机构投资者关注,助力海外品牌推广;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为海外并购、技术合作储备资金;三是优化股东结构,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从国内投影龙头到全球化企业,极米科技正通过赴港上市的“关键一跃”,加速国际化步伐,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题图由AI生成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