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瑞微闯关科创板IPO,实控人钱永学身背5000万债务,小米华为已入股

年入21亿却难盈利,昂瑞微IPO背后的光与暗。

微信图片_20251030211126_3824_459.png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星空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近年来,半导体的自主研发越来越受关注,射频芯片作为手机、物联网设备的“信号大门”,始终是产业链攻坚的核心赛道。

在这片被国外巨头长期垄断的领域里,任何一家本土企业的资本化突破,都会引发行业关注——今年10月15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昂瑞微”)在科创板IPO过会,并于10月27日注册生效。

昂瑞微是一家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及射频SoC芯片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头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光环,年营收超21亿且受到了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入股投资。

但同时,昂瑞微也存在实控人钱永学背负5000万债务、公司持续亏损、依赖大客户等问题,为其未来发展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

1、创业13年成射频芯片小巨人,实控人曾借债5000万

「创业最前线」发现,昂瑞微在冲刺资本市场的道路上,步伐相对较快。

在今年3月,其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了上市招股书,4月份受到问询,被问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司的产品及市场竞争力、持续经营能力、经销模式及客户、实际控制人股权、应收账款等。

昂瑞微在今年7月和10月对两次问询作了回复,而10月15日其正式过会,并于同一天提交了注册。10月27日,昂瑞微已经注册生效,即将进入发行上市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昂瑞微成立于2012年7月,早期的实际控制人是杨清华。

而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2017年7月到2019年2月,昂瑞微曾两度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杨清华后来因为将主要精力用于经营贵州汉天下及苏州汉天下而逐步退出昂瑞微有限。直到2019年3月,钱永学成为昂瑞微的实际控制人。

钱永学出生于1978年3月,早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威盛电子、锐迪科微电子、毕昇微电子公司担任过研发工程师或研发部负责人。

参与创办昂瑞微的前身“昂瑞微有限”后,钱永学曾担任该公司CTO一职,2015年开始担任昂瑞微有限的董事及总经理,2019年升任公司董事长。

在创业过程中,钱永学带领昂瑞微获得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投资方包括小米基金、哈勃投资(华为旗下投资机构)、北京联想、中关村科学城、深创投、北京丝路科创、深圳松禾、共青城慕华等。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昂瑞微的股权十分分散,股东名单中的个人与机构共计多达71个,其中仅私募基金股东就有40家。

上市前,小米基金与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分别持股约4.16%、北京联想持股1.19%、中关村科学城持股1.15%、深创投持股0.17%、北京丝路科创0.35%、深圳松禾持股0.7%、北京集成电路持股1.75%、共青城慕华持股0.69%。

昂瑞微的实际控制人钱永学直接持股仅约3.86%,2023年3月,昂瑞微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设置特别表决权方案的议案,从而保证了钱永学直接及间接控制昂瑞微约62.43%的表决权。

钱永学为了增强对昂瑞微的控制权,也曾在2020年12月以借款的方式向北京鑫科筹集资金5000万元,并以这些资金入股昂瑞微。

因此,钱永学作为昂瑞微的实际控制人,其个人在上市前仍背负大额负债。值得一提的是,这笔债务本质上是关联方借款,北京鑫科也是钱永学控制的公司。

北京鑫科已出具确认函,如果钱永学要求延期偿还借款或未能按期偿还相应款项时,北京鑫科将采取协商展期的方式处理,不会强制要求钱永学以转让或质押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昂瑞微股份等形式进行偿还。

此举虽然能保障钱永学的个人债务不会影响昂瑞微的控制权变动,但如果他的资信情况、财务能力或流动性状况出现其他重大不利变化,或与债权人出现争议纠纷等情形,他所负大额负债将存在逾期或违约的风险,也可能会对昂瑞微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

尤其是其决策是否能够完全独立于个人债务压力,并始终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先,是投资者需要持续观察的重点。

当「创业最前线」问及“钱永学上市前还剩多少债务”时,昂瑞微方面并未直接回复具体债务数字,而是表示目前钱永学的偿债情况良好,且北京鑫科其他股东对这笔借款的决策表示支持,不存在潜在分歧。

2、业绩依赖前五大客户,累计未弥补亏损超12亿元

回到公司经营本身来看,昂瑞微的营收规模虽呈增长趋势,但盈利状况却令人担忧。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昂瑞微的营收分别约为9.23亿元、16.95亿元、21.01亿元及8.44亿元。从2022年到2024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50.88%。

而在同期,昂瑞微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净亏损分别约为2.9亿元、4.5亿元、6470.92万元和4029.95万元,累计净亏损约8.45亿元。

昂瑞微披露,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2.79亿元,预计IPO后,公司账面累计未弥补亏损将继续存在,导致一定时期内无法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

昂瑞微表示,考虑到市场景气度、行业竞争、客户拓展、供应链管理等影响经营结果的因素较为复杂,公司的营收可能无法持续增长,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亏损的风险。

据昂瑞微预计,他们有望在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

但令人担忧的是,昂瑞微的收入高度依赖前五大客户。

昂瑞微的核心产品——射频前端芯片,其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智能手机,并正在重点拓展智能汽车领域。

射频SoC芯片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无线键鼠、智能家居、健康医疗、智慧物流等,产品下游市场集中于消费电子领域。

基于此,昂瑞微的客户包括荣耀、三星、vivo、小米、OPPO、联想(moto)、传音、realme、阿里、拼多多、联想、比亚迪、九号、台铃、汉朔、三诺医疗、凯迪仕、惠普等。

报告期内,昂瑞微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44%、75.84%、69.52%和59.07%,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对昂瑞微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贡献较大。

正因如此,昂瑞微也同时面临着大客户收入下滑的风险,并且报告期内就有大客户减少了对昂瑞微产品的采购,导致公司业绩出现波动。

招股书披露,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昂瑞微的主要终端客户A阶段性减少了采购规模,仅2025年上半年该客户贡献的射频前端芯片收入就同比减少4.7亿元。

主要是因为客户A结合自身终端销售预期及供应链情况,调整了采购节奏及采购结构。

这一情况也导致客户A对应的经销商科芯通讯——同时也是昂瑞微的第一大客户,从2024年起减少了向昂瑞微的采购金额。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昂瑞微向客户A的销售收入同比变动分别为1325.68%、13%及-73.54%。

2025年上半年,科芯通讯对昂瑞微产品的采购数量为1.05亿颗,较2024年上半年同比减少了58.63%。

这也直接导致昂瑞微在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滑了32.17%。

招股书还披露,2025年1-9月,昂瑞微预计营收较上年同期减少19.19%至21.57%,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03.4%至487.3%。

业绩继续下滑的原因还是受主要客户阶段性调整采购规模及节奏、自研自产相关芯片及向其他供应商的采购份额有所增加等因素影响。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突显了昂瑞微经营的脆弱性。

此外,昂瑞微的供应商主要包括稳懋、Tower、长电科技、甬矽电子等。

鉴于集成电路行业的特点,昂瑞微采用了Fabless的经营模式,将晶圆制造、芯片封装测试等生产环节委托第三方完成,也导致该公司对前五大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

报告期内,昂瑞微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比例占当期采购总额的62.65%、61.34%、59.09%和65.01%。

3、超7亿存货及1.4亿应收账款,短期债务激增

除了盈利困境,昂瑞微的财务状况也透露出压力信号。

在存货端,报告期各期末,昂瑞微的存货余额分别为6.45亿元、6.92亿元、9.2亿元和7.11亿元。

大额的存货不仅大量占用营运资金,也存在跌价和积压风险。在射频芯片行业,技术迭代快,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因此昂瑞微的存货跌价风险较高。

报告期各期,昂瑞微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86亿元、1.65亿元、1.34亿元和1.36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1.39亿元、6521.42万元、4025.46万元和2351.73万元,金额较大且存在一定波动。

在应收账款方面,报告期各期末,昂瑞微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129.53万元、9461.77万元、8289.43万元及1.44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28%、6.85%、5.81%和10.56%。

昂瑞微表示,2025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比例上升,主要是当期对存在账期的荣耀、三星、小米、vivo等品牌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提升,品牌客户直销应收账款相应增加导致。

尽管这些品牌客户在昂瑞微第一大客户减少采购之后,成为昂瑞微业绩稳定的“压舱石”,但他们同时也给昂瑞微带来了更多的应收账款。

为缓解资金压力,昂瑞微近年来也大幅增加了短期借款。

招股书显示,自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昂瑞微的短期借款从2002.15万元激增至3.05亿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也从9.74%增至52.6%。

这也促使该公司的流动负债从2.05亿元增至约5.81亿元,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昂瑞微的货币资金约为5.42亿元,对同期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或有不足。

对此,昂瑞微向「创业最前线」表示:“公司2025年半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12.25万元,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扩大以及募集资金的到位,公司不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

同时,其表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银行借款额度约为9.23亿元,随着募集资金的到位,公司未来资金相对充裕。

报告期内,昂瑞微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从2022年的17.71%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7%,已经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与中位数。

同时,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下降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也低于平均值与中位数。这表明昂瑞微的偿债能力在减弱,财务杠杆快速提升,偿债压力在加大。

尽管昂瑞微在科创板已经注册生效,但该公司实控人的债务问题、客户依赖的经营风险、以及激增的短期债务,共同构成了其未来发展之路上的挑战。

上市后,昂瑞微仍需要努力突破盈利困局、优化财务结构、并最终穿越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波动,这将是这位“小巨人”真正迈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注:文中题图及未署名图片均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