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概念强劲反弹,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一度涨近3%,盘中交投活跃

据报道,10月30日晚间,创新药企博瑞医药发布重磅公告,正式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拟实现“A+H”两地上市布局。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上涨2.75%,最新价报0.9元

截至2025年10月31日09:55,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强势上涨2.51%,成分股三生制药上涨9.75%,映恩生物-B上涨7.28%,信达生物上涨5.51%,科伦博泰生物-B,荣昌生物等个股跟涨。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上涨2.75%,最新价报0.9元。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9.15%,成交4862.2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30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年日均成交1.19亿元。

据报道,10月30日晚间,创新药企博瑞医药发布重磅公告,正式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拟实现“A+H”两地上市布局,华泰国际担任本次发行的独家保荐人。这一动作不仅是博瑞医药资本市场版图的重要拓展,更是其全球化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公司明确表示,此次港股上市将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强化国际化业务基础提供核心支撑,标志着这家以代谢性疾病领域为核心的创新药企,正式迈入“本土深耕+全球拓展”的双轮驱动新阶段。

消息面上,小核酸药物被誉为继小分子与抗体药物的第三次制药行业浪潮。尽管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且尚无本土产品获批上市,但基于庞大的患者群体和迫切的临床需求,一方面,国内创新力量正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行业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预计到2030年,中国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2014年GalNAc技术的突破为肝靶向递送树立了成功范式,极大激活了产业发展,而当前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正在实现商业化盈利、适应症拓展、肝外递送及双靶点技术等多维突破。中国企业在该领域与全球同步发展,在心血管、乙肝基础上正向减重、中枢神经系统等前沿领域延伸,技术层面已无代际差距,FIC和BIC潜力显著,预计2026-2027年将有一批新分子进入IND阶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25年10月发布,其中医药部分明确围绕“民生”与“创新”两大核心展开。万联证券分析称,政策强调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机制,并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在创新导向下,重大疾病领域如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受到重点关注,同时ADC、细胞与基因治疗、双/多特异性抗体、核酸药物等新技术平台具备长期发展空间。此外,政策还提出发展医养结合服务与银发经济,强化基层医疗体系建设,为相关细分赛道带来结构性机遇。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5.2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份额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份额达5.98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资金净流入2109.24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4720.91万元,日均净流入达944.18万元。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信达生物、石药集团、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2.15%。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个股赏金大作战#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