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和科幻之间的界限,只是时间的问题。
撰文|蓝洞商业 于玮琳
经典科幻中那些脑洞大开的桥段,时至今日仍让人津津乐道。
比如,1977 年上映的科幻经典《星球大战》中,莱娅公主通过机器人 R2-D2 投射全息影像求救;
再有,1980 年代经典剧集《霹雳游侠》中,智能汽车 KITT 不仅能自动驾驶,还能通过无线电操控家用设备;
以及,2002 年的科幻惊悚片《少数派报告》中,汤姆·克鲁斯戴着泛着蓝光的传感器手套,手指上下翻飞,操控着面前的全息数据墙……
硬科幻之所以为硬科幻,不仅在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更在于其紧密的逻辑背后,有着充分的实现可能。将于 11 月 6 日在深圳举办的「2025 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上,这些曾让人震惊到起鸡皮疙瘩的场景,将照进现实。
据悉,在这场以「新电子·新体验·新消费」为主题的大会上,与会者将看到新一代智能座舱的实感首发,座舱与全屋智能变身为跨空间的移动管家智能体,堪比《霹雳游侠》的 KITT;首展的裸眼全息空间 VR 设备,比《星球大战》的全息通讯设备更有实用性;而华为旗下的最新产品 MateTV 巨幕,能做到毫米级的运动轨迹捕捉,你甚至不需要阿汤哥的手套,就能直接通过多指独立运动来操控大屏……
消费电子协同 AI 摧枯拉朽的进步,让人想起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劳·莱姆的那句名言:「科学和科幻之间的界限,只是时间的问题。」
超过 2000 款创新产品,宣告消费电子这场「时间游戏」的拐点已然到来。而水面之下,与会行业人士更关注的底层的技术逻辑和创新路径,以及生态体系的构建,潮水涌动的方向,将决定着中国的创新者能否领跑这个新的时代。
图据CEIC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宣传视频
趋势:消费电子拐点已至
如果穿越回 2010 年,你很难让当时的人们相信,只需要五年时间,背包里装的翻盖手机、照相机、Mp3,甚至是钱包,都会被一部智能手机所替代;
这就好像 2025 年,有人告诉你,很快我们将可以戴着 AI 眼镜远程查询路线,通过裸眼 3D 屏幕沉浸式浏览内容,在自家座驾里通过智能管家规划行程……曾经被手机驯化的「低头族们」,将从屏幕中抬起头来,用语音、手势与物理世界交互。
这是天方夜谭吗?不,我们已经处于消费电子新一轮浪潮的拐点,正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所言,「物理 AI」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不仅是技术方向,更是未来十年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智能出行的核心变革力量。
Gartner 预测,2025年,全球 AI PC 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7780 万台至 1 亿台,占PC市场份额的 30%-40%,2026 年将突破 50%,这意味着,AI不再是云端附加功能,而将成为嵌入手机、电脑、眼镜等终端的核心算力。
消费电子的变革,像一场酝酿中的宇宙大爆炸,黑科技的突破从多维度汹涌而来。
首先是作为「神经网络」的连接技术,解决了设备协同的核心痛点:我国原生的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NearLink),有效弥补了蓝牙和WiFi在时延、可靠性、连接数方面的短板。让无线键鼠、耳机可以实现低延迟传输,空调等家电凭借精准感知智能送风,车钥匙、手表与汽车、家居无缝联动。
图据国际星闪联盟宣传视频
在此基础上,音视频技术的持续突破为消费电子的沉浸式体验注入了「灵魂」。伴随 OpenAI Sora 2、百度蒸汽机、昆仑万维 SkyReels-A3 等大模型的密集落地与技术跃迁,文生视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不仅能精准遵循重力、惯性、碰撞等物理规律,让动态画面更具真实质感,还可从文本直接原生生成同步音频,支持方言输出与语音情绪的细腻传递,更能以低成本打造逼真的个人数字分身。打破了传统内容创作的效率与成本瓶颈,也得以让消费电子的沉浸式体验更具感染力与实用性。
而操作系统的迭代,无异于消费电子的「大脑革命」—— 传统操作系统的 AI 能力多为应用层后期叠加,难以完美适配原生设备,新一代操作系统则真正让 AI 成为 「原生大脑」,将智能体验深度嵌入各类用户场景。
以今年 10 月华为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 HarmonyOS 6 为例,其 AI 能力实现了全场景实用化突破:想定制专属壁纸时,AI 可学习书法作品等素材的艺术风格,精准生成契合用户审美偏好的个性化壁纸;接听陌生来电时,能智能识别刷单返利、虚假机票退改等典型诈骗场景;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时,当旁边有人凑近,屏幕会立刻雾化处理,反应速度相当快。
无可否认,原生 AI 正在重构人机交互逻辑,让消费电子的 「大脑」 更懂用户。
这场宇宙大爆炸的另一头,是用户对于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逻辑彻底颠覆。
智能手机迭代早已跳出「更薄、更高清」的存量替换,转向「AI 办公、跨设备协同」等增量场景创造;智能穿戴设备不再局限于计步、心率监测,而是延伸到血糖检测、情绪识别等健康管理场景;全屋智能开始大踏步发展,从被动接受命令的「小度」「小爱同学」升级为主动预判需求的智能管家。
技术与需求的碰撞,彻底改写了消费电子的产业逻辑。从参数堆料转为 AI 场景化价值,从品牌方主导、供应链被动执行,转向品牌+供应链+AI 厂商联合研发、价值共享;从贩卖设备,转向设备 +AI 服务的长期价值输出。生态协同、场景适配成为行业共识,对于单打独斗的创新创业者来说,如何乘势而起呢?
2025 消费电子创新大会,可谓恰逢其时。
答案:你和你的「明日生活」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创新电子消费市场,正以强劲的市场活力与技术突破引领全球产业新风向。
咨询机构 Statista 数据显示,2025 年起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将重回增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 11537 亿美元,2024—2030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8%。其中,中国稳居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市场,2024 年规模达 2044 亿美元。
细分赛道亦是如此,以智能眼镜为例,根据 IDC 数据,2025 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突破 406 万台,中国以未来五年 55.6% 的预计增速领跑全球。
在 AI 全面重塑产业格局的浪潮下,最适合举办世界级创新消费电子盛会的,无疑是中国。
11 月 6 日-8 日,深圳会展中心召开的 CEIC 大会将揭开「明日生活」的神秘面纱。
华为鸿蒙 6 全系产品将在此全球首展,覆盖鸿蒙电视、电脑、平板、手机及穿戴设备五大终端品类。正如华为余承东所言:「未来的操作系统应如空气般无感服务」,这款重构 AI 时代的操作系统,将带来突破设备协同边界的震撼体验;
新一代的智能座舱将以车 - 家智能联动重构出行与居家场景,与全屋智能无缝衔接,化身跨空间移动管家智能体,手机导航可无感流转至车机,车机又能远程操控家中设备,所谓「人未到家、环境先备」;
未来的个人视觉体验将是如何?裸眼全息空间 VR 设备将给出答案,它可灵活变身为桌面空中成像设备、车载悬浮显示终端、便携式巨幕投放设备及光场屏设备,无需佩戴任何辅助器具,就能让你提前触摸未来。
据 CEIC 组委会副主任、WAA秘书长杨涛介绍,本届展会规模达 1.5 万平方米,聚焦五大创新赛道,覆盖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园、数字健康与新技术芯片五大核心领域。包括央视总台、中国移动、华为、比亚迪、荣耀、蔚来、小鹏、海思、亿航智能等全球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300 家科技企业,将全方位呈现消费电子的最新成果与前沿趋势。
不难看出,对于行业的创新者而言,一个清晰的共识已然形成:所有的产品都不是单一的黑科技的展示,而是聚焦于一个完整的,甚至无限延伸的使用场景,这是本次大会的初衷所在——打造覆盖智慧生活、高效工作、智能出行的全场景展示平台。让「底层根技术—创新产品—精彩体验」构成闭环链条,给出对未来用户需求的超前洞察。
图据国际星闪联盟宣传视频
除了前沿产品的沉浸式展示,本届大会还将同步上演一场思想盛宴,三场高规格的主论坛与 16 场垂直领域分论坛重磅登场。包括上海海思 CEO 高戟、西班牙科技和信息技术协会(AMETIC)主席 Francisco Hortigüela、中国电信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褚国庆、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数字官张明川等数十位行业领军者悉数到场,分享前沿思考、拆解实战案例、预判行业风口。
托举:CEIC2025 的生态愿景
如果说消费电子的技术突破是引爆行业变革的「奇点」,那么完善的生态支撑,就是让这场「宇宙大爆炸」持续释放能量的核心引力。CEIC 2025 从不只想做一场短暂的展会,而是要打造一个能托举创新、链接价值、定义未来的生态共同体。
展、会、节一体化的大会安排,就是 CEIC2025 的愿景体现。在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的「展」和思想碰撞的核心场域「会」的基础上,还设置了「节」的部分。包括打造「科技+艺术」互动体验的菁彩音乐节,挖掘创新力量的第二届「星闪杯」应用挑战赛全国总决赛。
尤为利好创新创业者的,是本届大会特别设置的创新「碰投会」环节,十余家顶级资本机构将现场对接高成长项目,从创意萌发到资本落地,打通消费电子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而支撑这份愿景的,是深圳乃至中国独有的产业生态「沃土」。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重镇,深圳早已形成从芯片设计、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市场渠道的完整供应链体系,「三天出样品、一周量产」的产业效率,让创新想法能以最快速度落地为产品。
更重要的是,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创业者保驾护航:今年 3 月深圳率先出台了《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 年)》,并设立了 50 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终端基金和 10 亿元规模的网络与通信和智能终端基金,重点投向消费电子产业链企业,助力深圳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消费电子产业集聚区。
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既为创新产品提供了试错场,也为商业化变现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完整的供应链、强劲的政策支持与庞大的市场需求形成合力,中国便成为了消费电子创新者最理想的「试验田」与「孵化器」,而 CEIC 2025,将成为这片沃土上最亮眼的 「生态窗口」。
这场消费电子的「宇宙大爆炸」,已然拉开序幕。当越来越多的创新者从这里出发,当越来越多的生态伙伴在这里聚合,中国消费电子必将彻底告别「跟跑」的时代,超越「并行」的阶段,以生态协同的硬实力,领跑全球消费电子的新未来。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