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增配转债,增配了哪些?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业谈债市;作者:杨业伟 王素芳

25Q3基金转债持仓分析

主要观点

2025Q3公募基金持有转债规模占转债总市值的55.34%,环比上涨12.93pcts,仓位小幅上升0.09pcts截止2025Q3,转债市场存量余额5720.72亿元,环比25Q2减少10.96%。权益势强背景下,固收+配置需求仍在,尽管转债存量规模加速下滑,但机构持有转债比重持续增加。2025Q3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3165.7亿元,占转债总市值的55.34%,较二季度增加12.93pcts;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为0.82%,环比上升0.09pcts 。

可转债基金、二级债基加仓转债。从结构上看,持有转债较多的基金类型为债券型基金中的可转债基金(38.93%)、二级债基(35.27%)、一级债基(19.83%)和混合型基金中的偏债混合型基金(3.95%)、灵活配置型基金(2.02%)。受基金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分化影响,环比25Q2,二级债基转债市值增加205.96亿元(+2.55%,表示转债持有比重增加2.55%,下同),偏债混合型基金减少35.97亿元(-1.88%),灵活配置型基金减少8.71亿元(-0.61%)。一级债基减持转债59.85亿元(-5.01%),可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增加359.72亿元(+7.67%)

61只公募基金持有转债规模超10亿元。截止2025Q3,持有可转债的公募基金共有2009只,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为3165.7亿元。其中持有转债市值超10亿元的基金共有61只,合计持有转债市值2198.96亿元,占投资转债公募基金市值的69.46%,环比Q2上升6.71%;持有转债市值超1亿元的基金共有291只,合计持有转债市值2953.81亿元,占投资转债公募基金市值的93.31%,环比25Q2上升1.76%。

可转债基金转债仓位上升、杠杆率下降。截止2025Q3,可转债基金(同花顺开放式基金分类中的可转换债券型基金)共计40只,持有转债市值共计1212.05亿元,较2025Q2增加359.72亿元,环比上升42.2%。可转债仓位由25Q2的84.99%略升至87.17%,环比上季度上升2.18pcts。与此同时,可转债基金资产净值上升速率高于基金资产总值上升速率,转债基金杠杆率由142.08% 下降至135.17%,降低了6.91pcts。

2025Q3,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高于中证转债指数。受权益市场行情影响,25Q3中证转债平均收益率(年化)达41.57%,转债债基期间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为50.3%。可转债基金25Q3的区间平均收益率高达67.31%,收益率为正的可转债基金有39只,其中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A 25Q3收益率表现最好为172.4%;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的收益率同样表现优异为160.4%。另外仅有天治可转债增强债券A的收益率为-8.26%。可转债基金中跑赢中证转债指数的有32只,胜率80%;跑赢转债债基指数的为29只,胜率为72.5%。

石油石化、电力设备、美容护理、计算机、钢铁等行业有显著加据2025Q3基金定期报告披露,公募基金持有石油石化行业转债的市值增速最快,环比25Q2增加59.14%。电力设备持有规模增速紧随其后,环比25Q2市值增加了40.93%,公募基金合计持有美容护理行业的转债14.83亿元。计算机、钢铁、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机构持仓亦有显著增加。减持方面,传媒、有色金属、社会服务、家用电器行业2025Q3公募基金持有市值环比减少较多。

兴业转债、上银转债、温氏转债、晶能转债、国投转债为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转债。40 只可转债基金 2025Q3 持有的前五大重仓个券共涉及 65 只债券。其中,兴业转债为 21 只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上银转债和温氏转债为 12 只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晶能转债和国投转债为6只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

风险提示:个券退市风险;权益市场波动;信用风险冲击。

报告正文

一、公募基金可转债持仓情况

2025Q3公募基金持有转债规模占转债总市值的55.34%,环比上涨12.93pcts,仓位小幅上升0.09pcts。截止2025Q3,转债市场存量余额5720.72亿元,环比25Q2减少10.96%。权益势强背景下,固收+配置需求仍在,尽管转债存量规模加速下滑,但机构持有转债比重持续增加。2025Q3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3165.7亿元,占转债总市值的55.34%,较二季度增加12.93pcts;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为0.82%,环比上升0.09pcts。

可转债基金、二级债基加仓转债。从结构上看,持有转债较多的基金类型为债券型基金中的可转债基金(38.93%)、二级债基(35.27%)、一级债基(19.83%)和混合型基金中的偏债混合型基金(3.95%)、灵活配置型基金(2.02%)。受基金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分化影响,环比25Q2,二级债基转债市值增加205.96亿元(+2.55%,表示转债持有比重增加2.55%,下同),偏债混合型基金减少35.97亿元(-1.88%),灵活配置型基金减少8.71亿元(-0.61%)。一级债基减持转债59.85亿元(-5.01%),可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增加359.72亿元(+7.67%)。

61只公募基金持有转债规模超10亿元。截止2025Q3,持有可转债的公募基金共有2009只,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为3165.7亿元。其中持有转债市值超10亿元的基金共有61只,合计持有转债市值2198.96亿元,占投资转债公募基金市值的69.46%,环比Q2上升6.71%;持有转债市值超1亿元的基金共有291只,合计持有转债市值2953.81亿元,占投资转债公募基金市值的93.31%,环比25Q2上升1.76%。

二、可转债基金的转债持仓情况

可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环比上升42.2%。截止2025Q3,可转债基金(同花顺开放式基金分类中的可转换债券型基金)共计40只,持有转债市值共计1212.05亿元,较2025Q2增加359.72亿元,环比上升42.2%。

可转债基金的转债仓位上升,杠杆率小幅下降。可转债仓位由25Q2的84.99%略升至87.17%,环比上季度上升2.18pcts。与此同时,可转债基金资产净值上升速率高于基金资产总值上升速率,转债基金杠杆率由142.08%下降至135.17%,降低了6.91pcts。

2025Q3,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跑赢中证转债指数。受权益市场行情影响,25Q3中证转债平均收益率(年化)达41.57%,转债债基期间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为50.3%。可转债基金25Q3的区间平均收益率高达67.31%,收益率为正的可转债基金有39只,其中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A 25Q3区间年化收益率表现最好为172.4%;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的收益率同样表现优异为160.4%。另外仅有天治可转债增强债券A的收益率为-8.26%。可转债基金中跑赢中证转债指数的有32只,胜率80%;跑赢转债债基指数的为29只,胜率为72.5%。

石油石化、电力设备、美容护理、计算机、钢铁等行业有显著加仓。据2025Q3基金定期报告披露,公募基金持有石油石化行业转债的市值增速最快,环比25Q2增加59.14%。电力设备持有规模增速紧随其后,环比25Q2市值增加了40.93%,公募基金合计持有美容护理行业的转债14.83亿元。计算机、钢铁、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机构持仓亦有显著增加。减持方面,传媒、有色金属、社会服务、家用电器行业2025Q3公募基金持有市值环比减少较多。

从信用评级来看,可转债基金中持有转债最多的 20 家可转债,有19家信用评级为 AA 级及以上评级,1家为AA-,其中9只转债信用评级为 AAA 级。从行业来看,19家属于银行、农林牧渔、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电子行业,顺周期标的居多。仅1家属于有色金属。

兴业转债、上银转债、温氏转债、晶能转债、国投转债为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转债。40 只可转债基金 2025Q3 持有的前五大重仓个券共涉及 65 只债券。其中,兴业转债为 21 只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上银转债和温氏转债为 12 只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晶能转债和国投转债为6只可转债基金的前五大重仓个券。

风险提示

个券退市风险。机构重仓个券部分面临强赎退市的情况。

权益市场波动。国内外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权益市场表现,需警惕权益市场的波动导致基金出现较大幅度回撤的风险。

信用风险冲击。正股退市、产品赎回等对低价转债造成信用踩踏。


注: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11月1日发布的研报谁在增配转债,增配了哪些?——25Q3基金转债持仓分析》;

作者:杨业伟 S0680520050001、王素芳S0680524060002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