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上周全球市场涨跌不一,交投活跃度普遍提升,观望增多。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9月即将降息,市场预期联储年内降息2次左右。此外,上周中美经济预期均边际上修,美股科技26年盈利预期继续上修,港股盈利预期边际下修。
当今全球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日益复杂,单一市场波动往往会引发跨市场连锁反应。基于此,国泰海通海外策略团队特别推出“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系列周报,高频跟踪中、美、欧、日等全球重要资本市场的行情走势、交投情绪、基本面、资金流动等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1、市场表现:上周全球市场涨跌不一
上周全球市场涨跌不一,利率多数上行,金价突破,人民币升值。股市方面,上周(2025/8/25-2025/8/29,下同)MSCI全球-0.4%,其中MSCI发达市场-0.4%、MSCI新兴市场-0.6%。具体来看,发达市场中,日经225表现最强(+0.2%),法国CAC40指数表现最弱(-3.3%);新兴市场中,创业板指表现最优(+7.7%),印度Sensex30表现最差(-1.8%)。债市方面,法国10Y国债利率上升幅度最大(+8.9BP),德国下降幅度最大(-4.0BP)。大宗方面,COMEX银(+4.3%)涨跌幅靠前,ICE布伦特原油(+0.6%)涨跌幅靠后。汇率方面,美元升,英镑贬,日元平,人民币升。
上周港股材料板块领涨,美股能源板块偏强。港股方面,原材料业、能源业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9.2%、0.7%;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性消费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3.4%、-2.1%。美股方面,能源、金融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2.5%、0.7%;公用事业、日常消费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2.1%、-1.7%。欧股方面,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品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0.8%、-0.8%;金融、公用事业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3.6%、-3.3%。英股方面,能源、原材料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1.4%、0.7%;房地产、金融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3.4%、-3.3%。日股方面,能源、信息技术表现领先,涨跌幅分别为2.1%、1.4%;日常消费品、房地产表现落后,涨跌幅分别为-2.9%、-2.5%。
2、交投情绪:上周全球交投活跃度改善
上周全球股市成交活跃度普升。从成交量/成交额看,上周恒生指数成交较前周环比上升、为196亿股/8775亿美元,标普500成交环比上升、为41亿股/51469亿美元,欧洲Stoxx50成交环比上升、为12亿股/4245亿美元,日经225成交环比上升、为60亿股/11130亿美元,韩国KOSPI200成交环比下降、为5亿股/2898亿美元。
从投资者情绪看,港股方面,上周港股卖空占比较前周环比上升,目前为14.7%,滚动三年分位数38%,港股投资情绪处于历史偏高位置;美股方面,上周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较前周环比下降,目前为92.9%,滚动三年分位数87%,北美投资情绪处于历史高位。从波动率看,上周港股波动率上升,美股波动率上升,欧股波动率上升,日股波动率下降,此外美债波动率出现下降。
上周发达市场整体估值较前周下降。截至2025/8/29,发达市场最新PE、PB分别为23.3倍、3.8倍,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92%、99%分位数水平。从绝对估值看,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31.1倍、28.4倍,较前周-0.5倍、-0.2倍;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7.7倍、19.1倍,较前周-0.6倍、-0.4倍。从估值分位数看,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PE估值分位数最高,最新分位数分别为97%、91%,较前周-0.8pct、-0.8pct;纳斯达克指数、法国CAC40指数PE估值分位数最低,最新分位数分别为0%、48%,较前周-78.3pct、-3.8pct。
上周新兴市场整体估值较前周下降。截至2025/8/29,新兴市场最新PE、PB分别为15.4倍、1.9倍,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77%、86%分位数水平。从绝对估值看,创业板指、台湾加权指数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41倍、34.1倍,较前周+2.1倍、+14.4倍;恒生指数、韩国综合指数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1.4倍、12.1倍,较前周-0.2倍、+0.1倍。从估值分位数看,台湾加权指数、上证指数PE估值分位数最高,最新分位数分别为100%、88%,较前周+25.4pct、+1.4pct;恒生科技、墨西哥MXXPE估值分位数最低,最新分位数分别为18%、20%,较前周-57.4pct、-1.5pct。
港股方面,医疗保健业PE估值最高,地产建筑业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8/29,从绝对估值看,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47.5倍、29.5倍;金融业、能源业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8.1倍、7.9倍。从估值分位数看,地产建筑业、工业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89%、89%分位数;非必需性消费、公用事业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12%、16%分位数。
美股方面,房地产PE估值最高,信息技术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8/29,从绝对估值看,房地产、信息技术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43.8倍、41.8倍;公用事业、能源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9.5倍、17.3倍。从估值分位数看,信息技术、金融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99%、97%分位数;房地产、医疗保健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40%、53%分位数。
欧股方面,信息技术PE估值最高,非必须消费品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8/29,从绝对估值看,信息技术、工业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29.7倍、23.1倍;金融业、能源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11.0倍、10.8倍。从估值分位数看,非必须消费品、工业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89%、85%分位数;必需消费品、房地产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4%、21%分位数。
日股方面,其他产品PE估值最高,石油与煤PE估值分位数最高。截至2025/8/29,从绝对估值看,其他产品、石油与煤PE估值最高,最新PE分别为38.4倍、32.2倍;采矿、航运PE估值最低,最新PE分别为7.1倍、5.4倍。从估值分位数看,石油与煤、银行PE估值分位数最高,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97%、96%分位数;陆路运输、保险PE估值分位数最低,处于2010年以来从低到高13%、14%分位数。
3、资金流动:上周联储降息预期继续巩固
上周全球宏观流动性小幅转松。1)宏观流动性: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看,中国、日本利率上升,美国、欧洲利率回落。从央行政策利率看,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9月降息,例如沃勒在公开讲话中表明支持美联储9月16日至17日的下次货币政策会议降息25个基点。截至8/29,期货市场隐含利率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2次,较前周上升;欧央行年内降息0.4次,较前周持平;日央行年内加息0.7次,较前周下行。
2)中观流动性:从长端利率看,上周法国、英国1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9BP、4BP,德国、美国利率分别下行4BP、3BP。从货币互换基差看,上周欧元/美元、日元/美元基差分别走扩0.75BP、0.25BP,美元流动性边际收紧。
全球微观流动性上,7月资金主要流入印度、欧洲、中国香港与韩国。从亚太市场看,7月全球共同基金净流入印度、中国香港与韩国的规模为6139亿美元、3940亿美元、3441亿美元,净流出日本与中国的规模为8903亿美元、1771亿美元。从美欧市场看,7月全球共同基金净流入欧洲(英、德、法口径)的规模为5988亿美元,净流出美国的规模为35047亿美元。
港股资金面上,最近一周资金合计流入港股169亿港元。根据港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明细数据,最近一周(2025/8/20-2025/8/26)各类资金合计流入港股市场169亿港元,其中稳定型外资流出21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319亿港元,港股通流入99亿港元,中国香港或大陆本地资金流出54亿港元。
4、基本面:上周港股可选消费盈利预期下修
上周港股可选消费盈利预期下修。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25/8/29,上周欧股2025年盈利预期边际变化表现最优,美股、日股次之,港股表现最末。其中:
1)港股盈利预期下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190下修至2140。分行业看,原材料业(+20.8)盈利预期上修最多,必需性消费(-16.9)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原材料业>金融业>资讯科技业>能源业>电讯业>医疗保健业>综合企业>工业>地产建筑业>公用事业>非必需性消费>必需性消费。
2)美股盈利预期上修,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68上修至269。分行业看,信息技术(+0.6)盈利预期上修最多,日常消费(-0.3)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公用事业>通讯服务>房地产>能源>工业>材料>金融>日常消费。
3)欧股盈利预期上修,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335上修至336。分行业看,工业(+0.2)盈利预期上修最多,非必须消费品(-0.6)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工业>必需消费品>信息技术>金融业>公用事业>房地产>电信服务>材料>能源>医疗保健>非必须消费品。
4)日股盈利预期下修,日经225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027下修至2017。分行业看,石油与煤(+10.6)盈利预期上修最多,信息与通信(-6.8)下修最多,按修正幅度降序排列,石油与煤>运输设备>医药>采矿>化工>...>服务业>批发贸易>航运>信息与通信。
美国就业压力仍存,或影响9月议息决策。1)从高频数据看:上周美国周度经济指数较前周上升,金融压力指数处于负值区间;未来5年通胀预期较上周小幅上升;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为195.4万人,为2021年底以来较高水平;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销售周同比为6.5%,较前周回升;美国30、15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变动不大。
2)其他数据上:7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为48.0%,连续第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7月ISM服务业PMI为50.1%,高于荣枯线,但较6月的50.8%回落。就业方面,7月非农就业新增7.3万人、不及市场预期的10.4万人,同时5月与6月数据均大幅下修超10万人,失业率回升至4.2%,就业市场压力凸显。通胀方面,7月美国CPI同比为2.7%、较6月持平,7月核心CPI同比由2.9%升至3.0%、符合预期,但PPI同比由2.4%升至3.3%、显著超预期,关税传导担忧有所增加。
欧洲高频景气边际下滑。从PMI看,7月欧元区标普制造业PMI为49.8%,已连续第7个月改善;7月标普服务业PMI为51.0%,较6月的50.5%进一步修复。从生产看,6月欧元区20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0.2%,出现回落。从通胀看,7月欧元区CPI当月同比为2.0%,较6月持平;7月核心CPI当月同比为2.3%,较6月持平。从就业看,6月欧盟27国季调失业率为5.9%,较5月持平。从零售看,6月欧元区20国零售销售指数当月同比为3.1%,相较5月1.9%有所上升。
从经济领先指数看,上周中美经济预期上修。过去一周,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从15.1升至26.2,主要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英伟达等科技龙头中报亮眼等提振;欧洲经济意外指数从33降至至25.2,或受8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下跌等影响;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从-16.3升至-13.5,或得益于政策预期催化、居民入市预期、中报结构性亮点等催化。
风险提示:部分指标为测算值,美联储降息快于预期,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
注:本文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于2025年9月2日发布的《港股可选消费板块盈利预期下修——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9月第1期》,分析师:吴信坤、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