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网络安全老炮,能否二度雄起?

亏损收窄,未来可期?

3.png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8月21日,天融信(002212)半年报正式出炉。

据中报披露: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虽仍为亏损状态,但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约68.5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收窄约64.57%。业绩好转,无疑是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针,恰逢近期股市回暖,天融信的股价顺势节节攀升。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自8月21日开始,公司股价已上涨幅度约60%。涨幅虽明显,但将时间线拉长,相较于最近五年的跌势,显得有些“不足挂齿”。

图片1.png来源:亿牛网

那么,天融信是怎样的经营之道,如今业绩增长又能否维持?

一、重组上市,不温不火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发展。顺应时代潮流,1995年,#天融信 成立,主营#网络安全 业务,成为我国最早的网络安全企业。1996年,天融信率先推出填补国内空白的自主知识产权防火墙产品,开启了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自主创新之路。2000年,天融信防火墙率先超越国外品牌,跃居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虽占尽先机,但却被众多后来者超越,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客户结构单一。天融信属于靠政府业务起家,(据创始人介绍:中标国家统计局项目后,公司销售才开始发展)所以其客户主要为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

第二,竞争激烈,产品被超越。进入21世纪,伴随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众多新兴企业涌入网络安全行业,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天融信虽在防火墙等传统业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不断推陈出新,其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市场竞争力显著下降。

或许是受以上因素影响,天融信曾尝试境外和港股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2016年,上市公司南阳股份(天融信旧称,主营#电线电缆 业务)收购天融信100%股权,2020年公司又将电线电缆业务全部对外转让。至此,公司正式脱胎换骨,完成上市。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网络安全和智算云两部分。2025年上半年,业务占比分别为86.98%和12.40%。

图片2.png来源:同花顺iFinD-营业收入结构

行业来看,业务属于战略重点。但一方面受下游企业预算有限影响;另一方面子公司违规被暂停部分业务采购资格等影响,最近两年,公司业务规模不温不火。

图片3.png来源:同花顺iFinD-营业收入

二、毛利率很高,净利率很低

盈利能力来看,最近几年,销售毛利率稳定维持60%-70%之间,业务盈利能力较强。

图片4.png来源:同花顺iFinD-销售毛利率

毛利率虽高,但净利率却很低,根源在于公司具有“销售”和“研发”两大吞金兽。

先说研发费用。

公司的业务属性,就决定了公司若想不下牌桌,就要持续投入研发。且随着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对网络安全技术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比一直维持20%-30%的占比。2025年上半年,占比更是高达36.26%。

再说销售费用。

研发不是终极目的,将产品卖出去才是。为实现商业化目的,最近两年,公司销售投入占比(=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在30%以上。

受行业属性影响,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服务,都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因此,销售人员薪酬占比高达50%以上。

图片5.png来源:天融信2025年半年报

扣除两大吞金兽,公司净利率所剩无几。

图片6.png来源:同花顺iFinD-销售净利率

三、大股东相继离场,呈群龙无首之态

说完业绩,再来看看公司的经营状态。毕竟好的股东资源和强大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强大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重组上市后,南阳股份原控股股东郑钟南直接持股比例23.26%,天融信原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明泰资本和章征宇持股比例分别为13.98%和4.97%。

图片7.png来源:同花顺iFinD-前十大股东

然而,此后几年,“三大巨头”持续减持。截至2025年中期,郑钟南直接持股比例仅剩7.2%,章政宇持股比例仅剩0.77%,明泰资本已清盘退出(公司无增发)。

图片8.png来源:同花顺iFinD-前十大股东

而且,据财报披露,自2020年10月26日,公司已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图片9.png来源:天融信2025年半年报

业绩不温不火,大股东相继离场,这或许是天融信股价一跌再跌的关键因素。错过了互联网浪潮,在此波科技浪潮中,天融信能否抓住机遇,成为其逆风翻盘的关键。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