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万亿,公募配置比例创新高!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吸金”7.55亿元

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持续买入,截至9月3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达到10057.3亿港元,金额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年度最高水平。

9月4日,港股高开,腾讯音乐、比亚迪电子涨超3%,美团、中芯国际、携程集团涨超1%,腾讯控股涨0.58%。

港股科技50ETF(159750)涨0.55%,近4个交易日获资金连续净流入3300万元,年内合计“吸金”7.55亿元。

图片.png

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持续买入,截至9月3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额达到10057.3亿港元,金额创下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年度最高水平。

回溯历史数据发现,自2023年7月以来,南向资金已连续27个月净流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呈现加速净流入状态。从历史看,南向资金净流入超千亿港元的仅有9个月,今年就占6个月,其中4月净流入额1666.72亿港元,为历史第二高,3月、2月净流入均超1500亿港元,分别排在第三、四名。

此外,2025年公募基金中报显示,主动权益型基金的资产配置呈现出明显的“港股优先”特征。

根据中泰证券统计,港股通持仓占比显著提升至16.85%,成为配置比例第一的方向。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权重TOP5:

图片.png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截止日期为2025年中报

从持仓结构看,主要集中于互联网科技、半导体以及新消费等领域。在前20大重仓股行列中,港股通标的占据5席,腾讯控股以612.13亿元的持仓市值稳居主动权益基金第一大重仓,此外,还包括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中芯国际和泡泡玛特。这5只港股通股票合计在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中占比达到29%。

中泰证券认为,在A股部分核心资产估值不低的情况下,估值更优、资产独特的港股市场成为了重要的收益来源补充。

截至9月3日,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估值为22.62倍PE,处于近10年9.77%分位数,与去年9·24行情前估值水平相当。

图片.png

来源:Wind,截至2025.9.3

事实上,港股今年以来展现出了较好的赚钱效应。截至9月3日,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过26%,港股科技指数(CNY)涨幅超35%,优势更为显著。

图片.png

来源:Wind,2025.1.1-2025.9.3

光大证券也发布研报指出,尽管港股已连续多月上涨,但整体估值仍处于偏低水平,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在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美联储降息周期有望开启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CPO到顶?“易中天”集体暴跌#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