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巨头加大本土芯片采购,半导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处于上行周期,人工智能、国产替代双轮驱动板块Q2营收、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且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2025 年第二季度,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共计投入 616 亿元人民币用于资本支出,同比增长 168%,主要用于 AI 基础设施和本土芯片采购。中国计划在 2026 年前将 AI 芯片产量提升至目前的三倍,以降低对海外 GPU 的依赖。

海外方面,自主可控趋势不可逆。CNBC报道,近期美国加大了台积电、SK海力士和三星在中国生产芯片的难度。文章表示,美国撤销了一项豁免(VEU),该豁免允许台积电向其位于中国南京的制造厂出口关键的芯片制造设备和技术。设备、材料、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依然是国内半导体厂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课题。

东莞证券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处于上行周期,人工智能、国产替代双轮驱动板块Q2营收、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且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展望下半年,人工智能需求仍然旺盛,内资晶圆厂先进制程扩产持续推进,而设备、材料、AI算力、存储等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有望继续深化,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重组与H股上市加快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

广发证券最新观点表示,半导体板块利润环比提升明显 中长期趋势向好。从资产周转的角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半导体板块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均环比下降,2025年第二季度半导体板块资产周转效率实现全面提升。随AI浪潮推动云侧和端侧持续创新,各板块经营面持续向好,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指数,该指数主要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等上/中游产业链公司,指数两高特征突出。

1)成份股集中度高:前五大权重占比近58%,前十大成份股占比超77%,覆盖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股,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2)行业分布集中度高:该指数更侧重上/中游设备、材料、设计等,合计占比约90%。从产业链角度看,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持续受到市场重视和产业政策支持。

从基本面上看,在AI应用爆发式增长推动下,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机遇。中报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标的指数 Q2营收同比增长21.28%,净利润同比增8.65%,整体仍保持复苏态势。

2.jpg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A股缩量调整,沪指3800挑战?#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