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二大爷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行业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Wind 资讯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行业管理费合计收入达 623.13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微增 1.37%,看似平稳的增长背后,却是改革带来的结构性调整 —— 与 2023 年 7 月费率改革启动前同期的 713.05 亿元相比,管理费收入显著减少 89.92 亿元,这一数据直观展现出改革对行业收费模式的重塑成效。
“短期来看,费率改革让行业面临阵痛,但从长远视角,它正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告别‘卖方时代’的规模比拼,转向‘买方时代’以投资者体验和回报为核心的竞争新阶段。” 沪上某大型公募基金高管在谈及改革影响时表示。他进一步分析,新规虽对基金公司直销渠道收入造成一定冲击,但相较于代销渠道,影响程度明显更低;且随着产品吸引力逐步提升,管理规模有望实现稳健增长,最终将为管理费收入筑牢基础。
从管理费收入分布来看,行业头部集聚效应依旧突出,但不同头部机构的抗压能力呈现明显分化。2025 年上半年,共有 21 家基金管理人管理费收入突破 10 亿元,合计收入 388.51 亿元,占全行业总收入的 62.35%,头部机构的市场主导地位可见一斑。在头部阵营中,易方达基金与华夏基金继续保持领先,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分别为 39.19 亿元和 30.01 亿元,不过两家机构收入均出现同比下滑,降幅分别为 4.07% 和 3.41%。
嘉实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也未能避开收入下滑趋势,管理费同比降幅分别为 4.37%、4.28%、3.45%;与之不同的是,广发基金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上半年管理费收入逆势微增 1.38%。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基金公司在改革调整期实现了管理费收入的显著增长:天弘基金以 20.13 亿元的管理费收入斩获 6.26% 的同比增幅,中欧基金、国泰基金增幅分别达 8.17%、5.80%;建信基金和中银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增幅分别高达 7.15%、16.88%,成为行业调整中的 “增长标杆”。
相较于头部机构的分化表现,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更为严峻。交银施罗德基金 2025 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 10.93 亿元,同比降幅达 12.53%,在统计机构中降幅较为突出;而工银瑞信基金凭借稳健的运营策略,管理费收入基本持平,仅微降 0.06%,在行业波动中维持了难得的稳定性。
“短期看基金公司收入减少,但从长远看,这会倒逼行业提升投研能力。管理费下降后,基金公司再也不能‘躺赚’,必须靠优质业绩和服务赢得投资者认可。” 上述沪上大型公募基金高管坦言。新规发布后,易方达、华夏、国泰、中欧等头部机构迅速响应,纷纷表态支持改革,通过降费让利、优化服务等举措践行 “以投资者为中心” 的理念,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未来,随着费率改革的持续深化,公募基金行业将进一步回归财富管理本源,以投资者长期回报为核心构建新生态。这场改革不仅是行业的一次 “自我革新”,更将为投资者带来更优质、更低成本的理财服务,推动整个公募基金行业迈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END